微信分享图

墙报专访梁爽:每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自然人都是在描绘自己的内心

2017-08-09 18:11


艺术家梁爽

1.看了您的履历,您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央美读的。央美对于您的艺术创作的影响有多大?


10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到17年毕业,我在美院待了整整七年。在这七年中,我也从一个考前班的学生蜕变成具有一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央美人。我觉得好的艺术创作需要良好的的艺术氛围以及扎实的艺术理论为依托,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央美都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教育,为我们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后盾。


2.在您的美术生涯里,有没有什么比较重要的经历影响了您的作品?


每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自然人,可以说都是在描绘自己的内心,写实也好,抽象也罢,形式的不同不会影响艺术家向外界传达他最本质思想的初心。不得不说,胖胖(我父亲)的病确确实实的影响了我的创作,成为我作品中最常出现的主题,也是我内心最深最真的伤。在我大四毕业创作时,胖胖突发脑溢血……庆幸的是在鬼门关徘徊挣扎了24天之后,胖胖脱离了危险期。到今天,我写下这段文字,已经过去三年两个月了,这段时间里,我画他生病,画他复健,画他开心,画他痛苦,并没意识到他已成为我画面中的绝对主角,我就这样用画笔记录了那段时光,也多亏了画笔,帮我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刻。最后呈现出《胖子的日常》等系列作品。


3.您在自述里谈到写意人物,真的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传统,去推陈出新。您是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呢?


黄宾虹先生曾说从传统中入,从传统中出。一句即可看出学习传统对于画中国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跳脱出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具体到实践上,委实不易,推陈出新我认为我还没有做到,就我的毕业创作《印象拉卜楞》而言,我只是以我所学,用心感受,去描绘我眼中心中的拉卜楞寺。


4.您的推荐人刘庆和老师在您的推荐信里说道美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扎实严谨的基础和技术。在央美比较传统的教育体系下, 您是否觉得很难再央美的环境下去真正的创新?


刘老师提出的观点确是如此,学院派背景下,学生的基本功相对更加扎实,技法上更加纯熟,说白了,就是少走了很多弯路。央美国画教学比较传统,但也正像之前问题里所说,我们要从传统中入,不急于跳脱,对于大学生来说,20几岁的年龄想要脱离传统还为时尚早,央美提供了最扎实的基础教学和最高端的学术氛围,在央美的环境中确实很难真正的创新,难的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无论是阅历还是能力上都远远达不到创新的标准,而不是央美传统的学习环境阻碍了我们创新。


5.您的作品相对来说传达了传统的东方文化。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里,您会不会担心您的作品会很难与国际接轨?西方国家的观众可能很难真正的看进您的作品里,毕竟他们缺少东方文化的熏陶,您对这种现象担心吗?


目前来说我是不担心的,作为黄河母亲的子孙,虽不曾亲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体内却流着炎黄的血脉,东方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表现传统的东方文化更符合我们内在的气质,有种天人合一的仪式感。对于西方国家的观众,我觉得,只要作品足够好,它就像音乐,爱,一样,是可以跨越国界的。


6.您在未来的创作中有什么打算吗?有没有想过突破写意人物呢?


在央美学习的七年中,有一个观点在我心中越来越成熟,虽然我不知道它是对是错,但就目前的我来说,我认为绘画没有太大的界线,写意人物,工笔人物,山水,花鸟,油画,版画,雕塑等等等等,它们是共通的,我的绘画可能是以写意人物的形式出现,但是我的思想,我的观察,可能就不仅仅局限于写意人物的思路了,所以就这一点来看,我可能会多多少少的突破写意人物,当然,这还要看我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李雨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