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宾故居
19世纪的世界美术,现实主义绘画发展到了顶点,俄罗斯的美术与以法国为中心的美术是两座最高的高峰。出现了大批本领高强的大师,而列宾就是俄罗斯美术中最伟大的大师。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84年8月5日—1930年9月29日)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列宾也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他把肖像画称作“最有现实意义的绘画体裁”。他为同时代的名人作了一系列出色的肖像。其代表作品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及《托尔斯泰》等。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放在摄影技术时代,列宾的《意外归来》算得上是一幅出色的抓拍作品。现实主义画家,总是力求忠实于生活。一位革命者,在流放多年后归来。他步履沉重、身形瘦削、满脸胡茬,穿着陈旧的粗呢大衣。不速之客踏入家门的那一刻,打破了客厅的宁静。坐在沙发上的母亲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悲喜交加;坐在琴凳上的妻子停止了弹奏,转过身来;年长一些的儿子若有所悟,微张的嘴似乎要叫“爸爸”;尚处年幼的女儿满眼惊惧,不知所措。靠门的墙上,挂着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和乌克兰民族诗人舍甫琴科的画像——两位文豪会把瞬间沉默之后骨肉团聚的一幕尽收眼底。不过,在他们视线的死角,有一枚列宾丢下的闲棋。在打开的门的外侧,站着一位女佣,她是为归来者开门的人,她的手依然握着门把。身体语言告诉人们,她是一个随时准备行动的旁观者,一旦主人示意,便将归来者驱离。

《意外归来》
生活的逻辑,就是生活永远在逻辑之外。归来者在女佣眼中,是一位闯入者。尾随着闯入者的目光,包含着冷漠、提防、狐疑,甚而有一丝自责:我怎能如此草率放个陌生人进门?陌生,无疑是女佣提防归来者的浅表缘由,或许在革命者离妻别子之时,她还没到这个家庭服役。但更令她诧异的是,闯入者虽憔悴落魄,可眼睛里却流露着坚毅和尊贵,分明是专属于老爷的神情。而这种反差,在女佣想像力的边际之外。女佣的不解,表达了她对革命者、社会底层民众对进步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身份误读。这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意识形态领域最妙趣横生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