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热点】成都高地艺术区将拆迁 自发性艺术群落的命运归宿

2015-06-18 11:46

高地艺术区

  导语:位于成都南端的万安镇里有一座名为高饭店村的小村落,这座从外观看上去与其他村庄一样质朴的村落,在艺术圈子里却显得不太一般。这里被艺术圈所熟知的唯一原因大抵是因为“高地艺术区”。高地艺术区成形于2009年,从第一位艺术家何工入驻以来,陆陆续续聚集了三十多位艺术家在此进行创作。近日,我们从刚刚回国的艺术家何工处获悉高地艺术区即将瓦解,雅昌艺术网随即与高地艺术区的艺术家们进行了一次对话,探寻了这一自发性艺术群落的命运多舛。

何工工作室

  六年前的一语成谶 年底前或将解散

  据悉,由于天府新区的发展建设要求,高饭店村和周边的其他村落正在面临拆迁,这也意味着高地艺术区不日即将解散。高饭店村党支部徐书记介绍,高饭店村的具体拆迁日期还要根据天府新区的建设改造安排,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受到相关部门的具体通知,因此,还不能确定高地艺术区的确切解体日期。

  早在2009年的时候,何工就曾写下这样的话语:“我们注定会自生自灭。今天的高地是一个偶然,或许它很快就消失了,但是我们会记得曾经在这里诗意的栖居过。”一语成谶,这个由一群因孤独与理想而聚集的艺术家们所组成的艺术群落或许年内就会瓦解。何工告诉雅昌艺术网,“我不知道具体会是哪天,政府现在已经决定了要拆迁,周围的村庄都开始动工了,我们的生活用水也越来越小,慢慢地生活可能会更受影响,最晚今年年底,我们也不得不搬走了。”

艺术家何工

  2009年的4月1日,艺术家何工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弯曲的乡间小路、大片绿油的荷塘、一座座独栋的小房子,他便决定留下,当即与房东签下租住合同,第二天就入驻进来开始了属于他的艺术战役。“在群体中我往往感到孤独,随着时间的延续孤独也不断加深,为了逃避孤独我会不断的离开群体,这就是为什么一人来到现在的高地,但是很快我就被新的群体和新的孤独包围。也许别的来者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果真如此的话那么高地就成了我们暂时的避难所。”这是何工在自述中写到的关于高地的最初由来。

  清静的环境,廉价的租金,再加上一不小心就总爱向好友分享,何工的工作室附近很快就聚集了一群富有理想的艺术家们。高地的命名最早是来源于在这里入驻的第二位艺术家谢平,“高地的英文词汇highland指的是高处,有一种很好的意味象征。其次,打仗时人们常常说占领高地,也是其中的一层含义。”谢平是2009年5月入驻的,来高地之前谢平是在成都的浓园艺术区进行创作,吸引他搬来的不只有高地清净的村落深处的外围环境,还有这里的“孤独”,不被同质化的艺术孤独。

高地艺术家工作室

高地艺术家工作室

  六年间各项努力终不及城市发展速度

  高地艺术区这六年来曾得到过社会各界的各种关注和支持,高饭店村书记、万安镇镇长等领导都曾来关心和探望。高地艺术区的食堂“国际锅”长期受到企业家何农的支持,国际锅的全部厨房设备和大量食物都来源于他的巴国布衣客栈。何农是艺术家何工的弟弟,他对艺术事业的支持远不止资助国际锅食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如同提奥。”何工如此评价他的弟弟。艺术家周春芽也曾为“国际锅”食堂捐赠过三万元的现金,如今高地即将拆迁,余下的艺术家还打算集体创作一件作品赠予周春芽,“施恩不报非君子。”艺术家何工是这样认为的。

  除了外界的支持,何工作为第一个来到高地的艺术家,也多次为高地艺术区做出贡献,多年生活在国外的他对于外国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他常组织国外的艺术家前往高地驻留,去年还组织高地的艺术家前往其美国的工作室进行驻留。他还自己投入资金租下一座三层小楼作为高地的公共空间,一层是高地艺术空间,用作高地艺术家作品的展示和各自艺术的交流,二层和三层则提供给经济能力薄弱的青年艺术家和参与驻留计划的外国艺术家创作。

  徐书记告诉雅昌艺术网,高地艺术区的艺术家这六年间与村民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村民也乐于他们的入驻,至少在经济上艺术家一定程度地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但在当下即将拆迁的情况下,村民更愿意选择拆迁,在他们看来,进入城镇化生活将比房屋租金的收入来得更加幸福。

  目前,高地的艺术家已经从开始的三十多人发展成为现在的十人左右,有的艺术家有了一定的资金就搬去了蓝顶、浓园等其他艺术区,余下的艺术家近期正在成都周边四处寻找,他们的最高期望还是想找一个与高地一样的地方,可惜的是至今还没有找到。至于成都其他的艺术区,他们一致表示不会过去,如何工所言,这里的艺术家都是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理想和对同质化的思想排斥才聚集于此,因此他们不愿前往其他的艺术群落。“如果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我们宁愿各回各家,独自在民居房里创作。”高地艺术家谢平、方伟绩等人均这样说。

高地展示空间

  城市建设中的艺术区命运归宿

  然而这样的自发性群落即便复活,又能继续坚持多久?何工认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自发性艺术群落的解散是必然,而他也正享受这样一种漂泊的状态,因为在他看来,艺术家就是永远行走在路上的流浪者。

  其实,像高地这样的自发性艺术区,在成都还有北村,北村艺术区位于成都市东北的新都区,基本是由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师生组成的艺术聚落,前几年,这个艺术区也因为艺术生态问题和艺术家的各自发展方向不同等原因“自由解体”。那么,解体是否一定是艺术区的命运归宿?

  除了高地、北村,成都还有浓园、蓝顶等艺术区,事实上,2003年形成的位于簇桥乡的老蓝顶也是由周春芽、杨冕等艺术家自发组织的,厂房式的工作室外围环境非常差,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用水污染等问题非常严重,周春芽曾提到自己在老蓝顶生活时每年要生3、4次病。2009年艺术家们陆续搬迁到了新的蓝顶艺术区,新的蓝顶艺术区由蓝顶公司开发运营,是一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艺术群落模式,何工说道:“成都新蓝顶是一种很新的模式,类似于艺术房地产,蓝顶公司获得了政府的这种许可和支持,建的房子也相对较细致,这样的模式一方面使得艺术家获得自己的工作空间;另一方面商人获得应得的利益。”但他也认为这样的开发商行为会让艺术区失去本该有的精神。

  像蓝顶这样的艺术区并非独树一帜,成都还有西村、浓园艺术区,何工认为,浓园是一种中间商打擦边球的模式,他们从政府手里拿到绿化地,再盖了画室租给艺术家。西村也是由开发商主导的一种艺术区模式,或许是因为模式不同,目前这几大艺术区在成都的发展还算平稳,暂未出现类似的解体问题。

  城市发展、城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拆迁也是其中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在中国,艺术区面临拆迁的情况也是常有发生。如何能在确保艺术区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城市化建设,在高楼大厦的城市中保持对精神世界的涤荡,这或许是现代化城市良好发展的需要。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伟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