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特殊的品质

  我是在当年第七届美展上目睹了陈逸青《出青海》的,很多年过去后,对这幅画依旧有较深的印象。他是因为《出青海》而扬名画坛的,他的精神世界一直植根于青海,从未离开过。这么多年来,他一路走来,无论他怎样的调整,画面上属于陈逸青的那种特质的绘画语言一直比较持续和稳定!

  画如其人,陈逸青的画和他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致的,他的画不属于那种爆发力很强的类型,而是比较舒缓和隽永的,比较温文,像是在慢慢的、安静的述说,叙述着画面里的故事,因此也需要读者细细的品味。他的作品会给人留下很深的、难以磨灭的印记!《出青海》这件作品历经多年还能让大家记住就是因为他的特殊绘画语言的表述,给人意味深远的回味。80年代的中国艺术生态和思潮比较简单,那个时候的年轻艺术家比较纯粹和简单,中国普遍家庭不富裕,没有出过国,没有见过大世面,也没有资本市场的搅动,这些社会局限性造就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相信艺术是神圣的,对艺术的憧憬和追求也是很坚定的。在那个时期,受苏联绘画的影响,画圈里习惯用那种摆块面、见笔触的写实画法,而陈逸青的《出青海》却不一样,他在技术层面上的琢磨与精研,走出了常规的画法,用不一样的画法表达了内心的愿望,这和当时刚刚开放的中国整个文化大基调是吻合的。

  对于一个没有去过青海的人来说陈逸青现在的风景画有风景地图志的功能,他是依照现实中的诸多景观特色作为依据进行创作的,陈逸青本人也愿意将画面的风景是从哪里的现实风景素材演变创作过来的告诉大家。与其说他满足于再现一种带有地图的景色,还不如说他更满足于对这种现实风景的发现、认识与感悟,他从地理上走出青海后所接触五花八门的各种信息之后,以一种不期然而然的独特眼光和态度重新认识青海这块神圣神秘的土地上的美丽自然风光,青海的天高云灿,景色旷远壮美,有时的色彩几乎纯色,景色大而单调,要想画好很不容易,特别是不仅要把自己的身融进青海的景色中,还要将自己的神也进入青海这个纯粹的造化空间,赋予细致又能传达出风景本身没有人性和文化的思考,他画的不单单是现实中的青海风景,他把青海风光中的那种静穆、幽微、纯净、神秘感呈现在他的画面中,更将青海的神圣与灵魂融进了绘画中!他这种安静的呈现在喧嚣和欲望的都会里特别的反衬出一种明显的对比,是一种除去尘世烦忧和压力的诗意述说。

  近些年陈逸青一直坚持写生,他的风景大作与小写生之间有明显区别,小写生色彩感觉比较鲜一点,没有飘来飘去的,一直是在这个路上一步一步很坚定的往下走,他对描绘青海的风景已经到了一个很熟练的程度,可他已经不在于对形象的熟练和熟练的表现上,而是他不断地挑战,表现来自他的自身对青海大地深深的理解与崇敬!

  风景绘画写实与否的确与技巧的掌握和熟练表达有关,在资讯发达、信息开放的时代里,技巧已经不再是独门秘方,对于很多画家来说,掌握写实技巧以及特殊的材料运用和用这一技巧或者材料熟练地表现某一题材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擅长此道者并且大有人在,因此,绘画品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这也是画家最大的诉求。品质不仅仅是技术,还关乎画家的气质与修养,也是画家与别人的区别,更是他人难以复制的地方。陈逸青用细腻的绘画语言调动了自己对青海大地的特殊情感和经验,以及对青海民俗民风的理解,画面滋出了一种别样的感觉,呈现了典雅诗意,这就是陈逸青风景绘画的品质!

2013年3月20日

作者:曹庆晖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