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程大利评张觉之——觉之的悟性

程大利评张觉之|《觉之的悟性》

诗是语言的艺术,用语言创设意境。画也如此。中国画的语言就是笔墨,是用笔墨在说话。在中国画看来,眼前世界俱平等相。一气化形,万物成象。凡操笔蘸墨作画,并知“一画”之真谛,以此破氤氲混沌作为神奇者,即可为丹青高手。“一画”的核心即是笔墨,所以宾虹老人说中国画“舍笔墨而无它”。说这段话,是为了给张觉之的画作一注脚,从笔墨的角度去看看觉之作品的价值。

觉之,原名张星。自幼爱画,受过科班训练,研究生后又到美院、国家画院再深造,在我印象中,他40岁前一直在求学状态。如果说学历是他取得成就的原因则太片面了。因为,他比绝大多数的博士生画的好,虽然他并没有读博士。当然话又说回来,黄宾虹、齐白石连本科也没读过。所以,学历与笔墨是两个概念。中国画成功的关键是画家终身学习的状态。清人沈宗骞说:“初十年但得略识笔墨性情,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乃可几于变化”。三十年也没说成功。中国画的学习是漫长的过程,积学渐修,厚积薄发;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大器晚成带有某种规律性。

觉之,悟性过人。我作此论,是因为他知道不走捷径的道理。可染先生说:“实者慧”,又说:“白发学童”,都是悟性过人的话。而绝大多数画家都想着提高效率,成功得快些。而中国画偏偏反对效率,主张笨功夫。宾老说“大家不世出,百年或可一遇”就是因为一辈子下笨功夫很难做到,而“巧”人到处都是。中国画固然尊重天才,但更重道心的恒久。道心与才华无大关系,但道心关乎悟性。

道心,是对规律的尊重,是对艺术的敬畏,是“绝智弃圣”的笨功夫。孔子说,知(智)可及,愚不可及,是说“愚”是很高的境界,一般人达不到。要给道心下个注,就是笨人笨想法,一步也不能省的无休止往前走。觉之正是这样做的。看看他临过的碑帖单子:《散氏盘》、《石门铭》、《石门颂》、《西狭颂》、《好大王碑》、《杨淮表记》、《爨龙颜碑》、《祀三公山碑》、《李思训碑》、《魏孔羡碑》、《广武将军碑》、《张迁碑》、《开通褒斜道刻石》、《中岳嵩高灵庙碑》、《何君阁道铭碑》等均下了苦功。而于《石门铭》、《散氏盘》、《好大王碑》、《开通褒斜道刻石》、《中岳嵩高灵庙碑》用功尤勤。眼界已与时风拉开了距离,腕下更多出了盘龙铁鼎之趣,宾老称此为“力学”。张觉之的学书之路正是力学正道。唐代韩愈见石鼓文曾激动不已,赞道:“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玉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他看到其中的力量之美,而且这种力量有刚中见柔的美感,这正是中国画最高级的笔法所在。觉之的花鸟、人物乃至山水的笔趣正在于斯。他散氏盘的笔法能落实到他的树干枝叉乃至花叶间,无一笔轻浮气息,且提按转捩,虚实处理融通自如,审美的眼界远脱时下流风,呼应着古贤的老拙、沉郁、朴厚和刚猛。以笔力而论在同辈画家中难有几人达此境界。

当然,画山水须以笔法应虚灵境,仅有力气还不足以成诗。这就是宾老“实处易,虚处难”六字箴言的秘诀所在。天光云影、龙蛇起舞、神变无穷、幽微难测。而对自然造化,画家“伫中区以玄览”,因幽微而旁通。不画处比有笔处还要费神而艰难,这就是天地中的“无尽藏”,没有大修为,让山水画动人心魄实在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古往今来,最经典的山水画就那么几幅,那正是中国艺术的“不二心法”所在。乐泉先生说是“白云无门”,诚哉斯言。那就是心智、功力、品性、修为乃至体魄的综合体验了。当然,这一切要落实到一笔一笔的“表现”,若说有法,“心法”即是最高法。觉之似已认识到这一层并且身体力行。看得出他在“出世”与“入世”的认识中的思索,对人生的价值的探究。须知,许多先贤大德终生的自省自励就是为得涅槃后的升华。白石先生的“身与心为仇”,宾虹老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都带有先知性的启示。所以,觉之自觉而非他觉的修行之途从正定始,持正念而“勇猛精进”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很多人走过的路。如王维、李公麟、倪云林、董其昌、八大等等。中国艺术的神奇处在于无论笔还是墨皆是世界观。你说人品好才能画得好,有时候会碰到反驳你的人。但是,你说态度好才能画好,就没人反驳了。这个“态”和这个“度”就是世界观,所以文征明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这个法就是心法。人品不好何处得心法?

说到这里,再回到觉之的画上。他走的路是一条正路,忘了哪位画家说过,“走上正路的十不及一”。觉之每日习碑练贴,心追手摹;时时进山,追索大衍运行。观象、观法进而观道。这便是师造化。师造化与写生还不尽相同。对“写生”的理解也是仁智不同。我写生时是把外观、内观、远观、近观、游观、谛观等等观结合在一处的。以觉之的悟性,完全可以做到心物合一,然后动笔。我看觉之的山水深藏大潜力,因为他已经用心去观而不仅仅用笔去写。当然,落实到笔上又会回到原点——书法。

觉之的书法已然是他腾飞的基础。书与画的关系是中国画史的定论。20世纪黄宾虹又强调了一下——以“篆籀之笔”入画,又说:“作画当如写字法”。记牢这句话就叫“悟性过人”,本文开始我对觉之的评论如是。实际上,老老实实按规律去办就是悟性过人,因而必成大器。今人聪明者太多笨人少,竞相走省时间的捷径,也会一时风光,但皆于画无益。画是一笔一笔画成的,后人也会一笔一笔地去看。把画与画、人与人一笔一笔地比较,文野高下都在其中了。

值此觉之画册出版之际,有感于觉之的艺术状态,想到画画的问题真不单单是画画。如果说中国画与西画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是观念。看经典看前人,所谓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世人多在皮相上注目,少有几人能看透玄机的。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一自然之定律或可为中国画的笔墨大道的精神所系。“造化”与“心源”原本是一回事,造化是人眼中的造化,心源是天地之藏,为“天地立心”应于“心法”之源头。画好画坏不重要,不断提高,不仅是修行,甚至是大福报了。

近几日思索觉之画作如是想法,与觉之共勉之。是为序。

丁酉大寒时于师心居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