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笔惊龙蛇啜清光——程大利先生近作赏读

  诗、书、印依秩入画,非只形式上之简单拼积。

  诗入画,所带入的,便是诗学,同样,书、印入画,亦带入了书学与印学。这样的多元“一合相”,断非简单的拼凑所可成功的。每种艺术形式介入绘画,都带入了它的技艺、精神,不知笔法、墨法、章法,何以作画?不明金石之学,不知诗律,怎能“以印入画”、“以诗入画”?更深入地说,于儒、于道、于禅皆无所知,遑论作画,即赏画亦必“隔”,此所谓“神障”是也。

——录自姜澄清《文人 文化 文人画》

规矩变化循造化 68cmx45cm

八荒悠游 138cmx69cm

册页选一 33cmx22cm

册页选二 33cmx22cm

  画家先得览“玄”,才能造“玄”。只有心镜清朗,才能映照万汇。所谓,“玄化”心灵,不外是做一番功夫,使自己在文化上接近中国画的灵界。“澄怀”之后,自能“味象”。要如宗炳那样,“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如此才能“畅神”。

  如果不对“玄”作学究式的讲述,大体说来,所谓“玄”,不外乎离世俗的烦扰而有淡怀素志;疏现实社会而亲山林崖穴。

  “玄”不外是幽远之意,并非只是“恍兮惚兮”的虚无。

  中国画有若清风素月,只送人一片清凉,当代社会太“热”,当代人太躁。一缕清凉,飒然袭来,能不“畅神”吗?过热的社会而以过热的艺术去应付,何异火上浇油。

——录自姜澄清《文人 文化 文人画》

静观四时 68cmx45cm

69cmx49cm

龙吟 68cmx45cm

大利笔 64cmx46cm

  两极对立、两极化一是中国美学精神的精微,此种精神源于易并兼收各家学说,而为石涛大加发挥,他对绘画所下的定义是:“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苦瓜和尚画语录·变化章第三》)他将微观的笔墨技巧与宏观的宇宙生变原理结合起来,从而使哲学精神与方法技艺浑然融化。这样的理论,使笔墨免于为狭隘的纯技巧规律所囿,而使一笔一画都与画家内心世界贯通,并导致画家以追求体证万物生变的自然精神为目标。

——录自姜澄清《文人 文化 文人画》

大利笔 33cmx33cm

磨洗山河心所寄 47cmx120cm

石径高低入洞门 64cmx49cm

吾师天地 69cmx45cm

欲言直恐泄天机 136cmx136cm

山水条屏 136cmx33cmx2

丘壑未易尽言 48cmx65cm

神龙戏海 47cmx172cm

  字、画只不过因具体的形态而别为二类,但精神却是一致的。虽然画是形状山川,字却不能摹形绘物,但它们都从天地的自然法则中汲取精华而创立自身的法。书法提供给绘画美学的原理及技术的法度,反之,书法在技术精神上,也是“绘画化”的,从“笔阵图”到“永字八法”等等,都在告诉写字的人,在运笔作点画时,要心存自然。

  这种取法于“天”,从宇宙律动、自然本真中去汲摄的形而上理,贯穿于书画各个层面,从笔墨技术到品鉴,都很“玄”,因此,“玄览”便成了书画审美的法门。

——录自姜澄清《文人 文化 文人画》

临池勤古今安有,漏壁工夫古已稀。

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放翁诗

50cmx36cm

戴叔伦

《怀素上人草书歌》

20cmx133cm

作者:青溪,象炀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