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早安,爱斯梅拉尔达

  2019年4月15日的一场大火,把几乎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一个地方——巴黎圣母院。一件人类文化遗产建筑珍品遭遇灾难,几千根木质梁架、构件瞬间变成灰烬。特别是当那座犹如少女般亭亭玉立的尖塔,先是无奈地被火舌舔舐、继而烈焰燃身、最后倾折焚毁、葬身火海,这段残忍而悲壮的画面,不知让多少观者撕心裂肺、铭刻终生。

  正好在十年前,我有幸出访法国,考察写生,曾经特意画过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所在的这片沙洲,据说就是巴黎的起源地。巴黎圣母院是十二世纪始建、历经百年陆续建成的大教堂,是最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以其规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筑上的价值而著称于世。从外观看,虽然主体塔尖始终未建,但整个造型还是非常高贵庄重,特别后面的飞扶垛显得甚为雄健优美。而室内的结构、造型更具艺术感染力。尤其那些细长高耸的束形立柱,更是赋予了哥特式建筑的特有的魅力。黑格尔曾论述过哥特式教堂给人的感受:方柱变得细瘦苗条,高到一眼不能看遍,眼睛就势必向上转动,左右巡视,一直等到看到两股拱相交形成微微倾斜的拱顶,才安息下来,就像心灵在虔诚的修持中起先动荡不宁,然后超脱有限世界的纷繁扰攘,把自己提升到神那里,才得到安息。说得好啊!我觉得,特别是在那高深幽暗的穹窿下,色彩斑斓的玻璃窗特别迷人,一线五颜六色、瑰丽奇幻的彩光泛出,那真是一束“圣光”,那种神秘感,那种神圣感,令人心生遐想,满怀祈求。对于中世纪的善男信女来说,这就是一个通道,一个天与地、神与人交流的通道,不知有多少心灵在此有所感悟,不知有多少灵魂在此得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教堂经过历代的损坏不得不于19世纪重修,只有三个巨大的圆形玫瑰花窗保持着13世纪的彩色玻璃。令人感到神奇的是,这场大火,不幸中之大幸,这三个巨大的彩色玫瑰花窗依然保存完好。那么脆弱易碎的玻璃构件在熊熊烈火的高温中居然安然无恙,不得不叹服古代建筑技术高超和工匠手艺的精湛。当然,也不妨来点浪漫的想入非非:也许正是上帝有意安排留下这个天地神交的通道吧?

YIChbF7TCa3E43zBAE7nSEM1I1s5HWEKibzeNQxT.jpg

  自然,这座古老的文物本身就蕴涵和承载着不知多少神奇的故事。最让这座建筑富于浪漫色彩并美名远播的,还是雨果从它那里获取灵感并以它为背景的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而更使它家喻户晓的又是上一个世纪中期由让·德拉努瓦执导、吉·劳洛勃丽吉达主演的依此小说拍成的同名电影。这其实也是一个野性浪漫的故事,观赏过这部作品的人,恐怕对影片的浪漫情调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对其中性格各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那位丑怪、忠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和美丽、善良的吉普赛舞女爱斯梅拉尔达都会难以忘怀。《巴黎圣母院》对人类的灵与肉作了深刻的剖析,对人类的情欲、人性进行了充分的描绘,尤其是对美、对爱进行了热情的讴歌。而这份浪漫也直接影响了我对巴黎圣母院的绘画创作构思,在造型上忠实对象的同时宽容了更多的主观畅想。所以,在我画这座教堂的时候,也有意舍弃了它中世纪的威严与肃穆,忽略了它哥特风格的厚重与巍峨,我把画面尽量处理得轻松些,飘逸些,以期达到心中那种浪漫的境界。在晨曦的薄雾中,教堂的近乎剪影般处理。外轮廓线条节奏优美,色调和暖温馨,似乎还萦回着钟楼的袅袅余音。前面的树枝采用灵动而流畅的线条,好像伴随着吉普赛女郎的节奏,在微风中轻歌漫舞。淡绿色的嫩叶布满了枝桠,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小鸟在树上跳跃打闹、吱吱喳喳,还不时给美女送去问候:“早安,爱斯梅拉尔达!”我就以这句问候做了我画作的标题。

  令人痛心的是,这场大火把人们从浪漫的美梦中拉回到残酷的现实,雨果倘若在天有灵,他的悲痛将更是难以想象。雨果在他的《巴黎圣母院》中对这个建筑倾注了大爱,他用了数十页的篇幅对这个教堂作了详尽的描绘和热情的赞颂。而在150多年前,雨果也曾对东方的另一件人类文化遗产建筑珍品——中国的圆明园表示过高度赞赏并对它被焚烧表示过强烈愤慨。这位大文豪于1861年曾这样形容圆明园的美:“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于自己的同胞这种野蛮的暴行,他毫无偏袒护短,而是义愤填膺并予以强烈的谴责:“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不难看出,现实中的雨果也同样具备小说中的那种大义境界和大爱胸怀。

r89Y4plSNJ71sLiAaceG14iQNONEbxxF3K0vu5qH.jpg

​  诚然,这两次焚烧时代不同,性质也截然两样。历史上火烧圆明园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野蛮暴行,今天的巴黎圣母院着火可能是管理疏漏带来的恶果。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给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人类历史已经发展到如此高度文明的阶段,但类似的悲剧还不断发生。例如前不久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失火,更早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在战火中被哄抢,阿富汗极端主义分子炮轰大佛像,以及我们国家在极左时期对文物普遍性的破坏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瑰丽历史上的一块块创伤和疤痕,它无时无刻地向后人发出庄严的警示。当然,这些都是世界性的大问题,不是个人发发议论就能解决的。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对于文明——文明的向往、文明的守护、文明的教育、文明的传播、文明的建设,这些都是匹夫有责的事情,除了尽量身体力行外,能够就此多发发议论也应该是一种贡献。

  话再说回来吧,颇感安慰的是,由于巴黎圣母院主要是石材构筑,所以主体部分和大的框架未被焚毁,大部分雕像、装饰也躲过一劫。也正因为这个有利条件,消防队员及有关专业人员才能及时进入、协同奋战,抢救出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更给人以期待的是,法国总统及当局迅速作出决定,计划五年内予以修复,政府部分拨款,同时社会募集。当即就有富豪做出反应:一个亿、两个亿,一天之内就募集了七亿欧元,充分体现法国民众对文化遗产的珍重和对维护民族尊严的责任感。这,也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我相信,一个修复后的大教堂——一个二十一世纪版本的巴黎圣母院将会以更新的姿态屹立于塞纳河畔。到那时我再赴巴黎,并再画一幅新版的《早安,爱斯梅拉尔达》。

作者:陈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