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访】王心耀:我“变”是因为我在“动”

  导语:2015年6月底至8月底,王心耀的“知新——王心耀中国画作品展”和徐勇民、樊枫的展览形成中国画联合展的形式在汤湖美术馆展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心耀在写实主义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创造了一系列以西藏人物和风景为题材的作品,其中包括《高原的祈祷》、《高原的雪》、《回草原》、《逝去的云》等引起美术界关注的重要作品。而在此次的“知新——王心耀中国画作品展”上,艺术家展出了涵盖山水、人物、花鸟不同题材的中国画作品,第一次集中展示了自己的国画创作。 

王心耀近照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会以“知新”作为这次展览主题?

  王心耀:“知新”是对我当前创作探索和思考状态的概括。一方面,“知新”给大家一种新的认知:中国画也是我的作品形式之一。并且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我对传统进行了有方向的研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笔墨、造型还是很认真地以传统学习的方式来承接的。另一方面,因为之前多年进行西画创作,我在把中国画与很多西方绘画的技巧、方法、表现形式结合,最终呈现的绘画面貌会让观众对之前所见到的中国画相对固定的程式产生观念更新。在我看来,对绘画风格的理解与认识是放在东西方文化形态的差异与融合中进行的,作为发生在当下的视觉艺术,理应建立起一种具有世界性精神的思维方式,从而将我们内心流淌出来的思维观念生发成一种与世界相联的丰富情感;也希望能够通过我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自由状态,以个体化的观察视角赋予中国画创作的多种可能性。  

王心耀 《巴黎印象NO.1》 纸本水墨 50cm×50cm 2010年  

王心耀 《巴黎印象NO.2》 纸本水墨 50cm×50cm 2010年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会从油画转向中国画创作?

  王心耀:并非是“从油画转向国画创作”。现在我仍然在进行油画创作,只是当前的思考和实践更集中在中国画上,希望能够在中国画方面也形成系统的探索。在我们大学的时候,国画和油画都是必须要学习的内容。但是现在我们把艺术划分得过于细化,一是因为深受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影响,每个人在特定岗位做着固定的事情;二是因为当前商业模式的需要,人们都有了更个性化的需求,这种个性化必然要求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艺术也是如此。但是仔细想想,我们民国时期的大家,有多少不是学贯中西的?

这几年我更多地放弃了我擅长的人物创作,在我看来,我现在的气质更抽象,思考也更多地从艺术规律和本质来考虑,选择中国画的方向也是基于同样的想法。年轻的时候追求写实技法,追求画得真实,到了现在的阶段,更倾向于中国画的深邃、简洁,以及所营造的意境。“中国山水”的系列实际上就是借用中国符号对油画进行半抽象的探索,而“山水”系列则是用西方的语言形式表现中国的山水形态。

从大趋势上讲,构建艺术的本土价值观和语言,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题中之义。但是我开始本土艺术语言的创作,是基于近几年的个人感受。我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游历期间,感受到太多历史带给城市文化的魅力,而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城市太新,也就显得太轻。可是我记忆中的武汉并不是这样的,那里有小街小巷,有民风民俗,这些记忆现在想起如同梦幻一般。在“老巷记忆”系列作品中,我把当代元素融入我对这个城市的记忆,来共同表现城市当下的发展状态,其中,有追忆,有伤感,当然,也有期望,有反思。

王心耀 《意大利诺瓦小镇NO.3》 纸本水墨 50cm×50cm 2010年  

王心耀 《肯尼亚印象NO.2》 纸本设色 68cm×79cm 2014年 

王心耀 《南非印象NO.8》 纸本淡彩 18.5cm×26cm 2014年

  雅昌艺术网:有学者在对您的作品进行评论时提及“变”与“常”的关系处理,您是如何看待您作品中的“变”与“常”?

  王心耀:你所提到的“变”与“常”出自朗绍君先生对我的一篇评论文章。他是这样说的,“不停地变化探索,而不固定于某一种面貌或画法,可以避免风格化之病。但主变而不守常,涉广而不专一,就难以建立起精神与形式高度和谐、经得起推敲的个性风格。变而能常者为上,这是艺术史的经验。”

  我理解的“常”更多地与艺术家个体相关,毕竟艺术的本质在于人。每个人的气质相对来说会体现出“常”的状态,尽管在几十年之间,人的气质会呈现出一种变化,但是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细微的、不显著的,我们仍然能看得出他的曾经风貌,因为他的变化是一脉相承的,时间、经历等等因素在他身上产生的作用也是在这个脉络之中的。真诚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精神凝结,艺术家的个人气质在作品中也表现出理所当然的一致。事实上,通过对事物的思考并不难发现,我们做每件事都有一个相同的精神内核,无论是写文章、画画、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事务与人际往来的处理,这个精神内核是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价值观,是一点一滴形成也并不容易改变的。绘画的形式语言、内容题材之变在其中就更显得微乎其微。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的“变”即是我的“常”。在艺术创作中,我追求自由的表达状态,不愿意受到形式语言的束缚;我的个性和经历也让我更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固定地做同一件事情、对着同一个对象都容易让我感觉审美疲劳,重复别人、重复自己都不是我想做的。你看毕加索做过版画,有过写实作品当然也有立体作品之前的各种尝试,夏加尔的风格也处在“变”的状态中。这种“变”在我看来,是一种对时间的回应,每个阶段都在寻找与这个阶段的自己更契合的表达方式、情感载体。  

王心耀 《高原情》纸本水墨 60cm×50cm 2011年

  

王心耀 《中国风》油画丙烯 185cm×185cm 2014年(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王心耀 《中国风系列之三》布面油画综合材料 185cm×185cm 2014年

  雅昌艺术网:对于您而言,近年频繁的欧洲游历是否是这种“变”的具体原因?

  王心耀:可以这么看。八、九十年代,我从中学老师转职成为记者,视野突然之间被打开,我选择了在西藏题材上进行表达,在这个阶段画了一系列有关藏区风情和人物的作品,做了一些很好的探索。在这个交叉期间,适逢85‘思潮,我就系统地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了了解,这姑且也算作是一次游历吧,在当时的思考状态和大的美术创作氛围下,我创作了一些抽象的哲理性作品。近几年每年都会去几个欧洲城市游历,尤其是“丝绸之路”上的古老城市。这些古老城市的灿烂文明带给我的不只是震撼,还有遗憾。因此,我在近年的创作中也进行了相对完整的探索,“自然系列”、“中国山水系列”、“欧洲写生系列”即是在这期间的创作。这一阶段的作品,既有我对即时所感的记录,比如在古巴感受到的特别氛围,比如在南非和肯尼亚彩墨创作;也有我对我们当下艺术表现形式、文化发展状态的反思,比如在中国符号下进行探索的《中国山水》、回应武汉城市变迁的《老巷记忆》。

  在我看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一方面是要读书,强化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增加对事物的普遍理解和基本认知,这会提升艺术家的敏锐度。另一方面,游历也非常重要。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非没有道理,游历中所见所感会在更大范围内让自己有对比和参考,给自己更清晰的定位和判断,强化对事物的感受力。这种敏锐度和感受力正是艺术家创作冲动和创作内容的重要来源。  

王心耀 《远处的雪峰》纸本水墨 50cm×50cm 2010年  

王心耀 《自然·有云的山峦》纸本水墨 68cm×68cm 2012年 

王心耀 《幽谷孤芳》纸本水墨 76cm×30cm 2014年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洪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