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京海墨韵名家柳长德:畅谈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

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

——柳长德

从历史看中国画的发展,传统与创新并不矛盾。一个画家没有对传统的系统了解,没有对传统的学习研究,没有对传统的消化吸收。那创新就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因为后人总是站在前人已经攀登的高峰上。创新就是传统现代酿造出的美酒。


柳长德作品《青山绿水最宜人》

在中国画的发展当中,如何从当代多元化的绘画创作格局中和迫在眉睫的社会需求现状下破茧而出呢?那我们看看大师们都选择了怎样的方式。

认真审视当代取得成就的画家无一不是根据个人对传统的理解学习消化吸收、掺和融汇他类艺术再化解出新的视觉形象,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特点及审美理念。


艺术语言很强调个性化,有创造性画家的个人风格或品性往往是唯一的,如齐白石的工写结合、吴昌硕的金石气、黄宾虹潘天寿、陆严少等人都从传统自生身寻找新的笔墨语言形成新的有个性的画法从而成为新的传统规范。(为什么说是新的传统规范呢?因为他们的画法、特点已成为人们认可的程式,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徐悲鸿、吴冠中、林风眠等人又将现代西方的写实艺术与传统融合,创新形成新的传统规范。他们取得的成就已得到了后代人的认可,得到了“历史”的承认。


齐白石作品

这种新的模式如:齐白石画虾、吴昌硕画梅、徐悲鸿画马、吴冠中的彩墨、林风眠的现代风格已被人们称为典范、示为传统。一种模式被大家普遍认可就会融入民族的血液中而被后人继承变成了新的传统。传统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的。能不能给传统下这样的定义呢?传统就是:传统加当代等于(新)的传统。(新)传统加当代又等于(新)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流淌新传统又变成了老传统 。


徐悲鸿作品

对于中国画来说一种新的能成为“规范”的模式要一系列的作品,一定量的笔墨语言和语汇的积淀,要理论的研讨。随着时光的推移最后的精华才能发出辉,才能融入民族的文化中。传统不是一成不变,传统也不是抱守遗产,传统是有容乃大。创新才能使传统更加发扬光大。好多传统的艺术就是没有创新,没有与当代社会生活,文化、相结合而消亡。一种事物不发就是衰退的开始 。


柳长德作品《朝晖红颜》

中国画创新形式无边无际的宽泛。中国的文化是容纳型的。画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体验,自己对文化的偏爱来创作。但要成为新的规范谈何容易。需要系列作品去证明,需要主线清晰的理论思想,需要一生的努力,需要漫长的时间去选择,有时是几代人以后的认可。在一代又一代画家中能成为让后人称为传统的能有几人呢?


柳长德作品《雨洗山色新》

推动中国画发展的车轮需要有志者的双手,需要一又一代人的努力,更需要无数的铺路石。

古人说:“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万事以心为本,未有心不至面而力能至者。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向目标前进。“宁为有瑕而为玉,勿以似玉而为石”。


柳长德作品《旭日东升》

柳 长 德 简 介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院画家

甘肃收藏协会书画研究会创作委员

中国爱国网首席画家

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

育人画家、美术教育工作者

京海墨韵艺术馆艺委会委员

甘肃君创书画院副院长


文章由京海墨韵新闻中心整理发布

微信关注公众号“北京京海墨韵书画院”或 京海墨韵艺术馆“,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