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儿童艺术教育,刻意的引导是挺重要的


 ZhouB 工作室 周氏兄弟  今天

思 想  |  艺 术  |  人生

 


很少见的大艺术家直白地谈孩子艺术启蒙教育







一些励志的关键词在人生的道路上似乎必不可少:想象、创造、突破,专注 ...... 之所以把想象排到第一顺位,乃因为巴勃罗·毕加索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观点——


“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得像一个儿童。”他的意思很明确,儿童不懂顿悟、始终是成人心中的一张白纸;儿童也不在乎别人喜欢不喜欢,充斥心灵的只有无邪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毕加索一直梦想着回到几乎真空的童真时刻 —— 无我、忘我,没有束缚去表达自我的状态。

对从孩子一出生就煞费苦心的宝妈宝爸们来讲,这却是一个不成立的悖论。虽然谁都懂得留白很重要,但面对一张纯净得几乎透明的白纸,不在上面写点画点什么,似乎父母自己的人生都不成立。

于是,小小的娃,开始跟随着报班,学习;上课,下课;家长不断地为孩子点亮一盏又一盏的明灯,但,也许他们还是活不出你所希望的那个精彩样子。


在上一期公号中,艺术家周氏山作的观点也很明朗,“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唤醒而来”


其实焦虑中的宝爸宝妈们也一定都懂得,拼命要给孩子的艺术学习加码,不是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炫耀,都没那么简单。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言外之意是 —— 没有艺术陪伴的人生可能会感知力少了点,创造性差了点,生活里也会时常蹦出一些无趣来。


所以不管您是刻板严厉的妈妈,还是相信野蛮生长的爸爸,不管您会被归为世俗的哪一类家长,您都值得被尊重,因为爱的无私和力量。 


这一期任性一点,还可以轻松多点。 


我们会继续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家长朋友们一起聊孩子、聊艺术,聊成长。                                


孩子们,儿童节,愿你有梦幻、有想象力、还有人生的突破。




问答精选



                                  
访问人:三岁——十四岁孩子父母
受访人: 艺术家周氏山作





01


问:上篇您提到目前中国有很多孩子在学习艺术,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前赴后继地学习这门学科?


答:从历史到现在这种例子都挺多,大家明明知道这是个没有保障的职业,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艰苦的职业,也好像是个贫穷的职业。虽然生活中也有很多诱惑,但他仍然去学习艺术。也许是出于生活的艰苦,也许是得到了某种资助,但都坚持下来,慢慢地成长起来......


周氏大荒 无题 纸上水墨,4岁,私人收藏


然后绘画、雕塑变成他唯一的最爱。最后他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杰出艺术家,成为一代宗师。会有少数成功者的艺术创造好像是给一个时代带来一种色彩,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也影响了周边的很多人。这个时代由于他们的创造而变得更富有色彩。

周氏山作 无题 纸上水墨,6岁,私人收藏


艺术家我想是非常伟大的,因为有创造力。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永恒的。它是人类精神的延续。




02


问:您觉得家庭熏陶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大么?


答:挺大的,我们小时候兄弟两人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里人也会经常告诉我们如何去欣赏好的绘画和书法。

好像当时我们的梦想就是:如果一生能做一件事——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伟大的艺术家,该多好。

我想童年无形中受到这样的一种影响,在今后可能会成长起来,孩子就会不断地去追求这样的东西。




03


问:我们是理工科家庭,只能给孩子报校外的学习班,周末两天四门课,我们也身不由己,都是轮班接送她,连轴转,不去不合适,往近了说升学有特长优势往远了说提升人的气质,反正就一直跟着学吧。也没啥天赋,跟着混。除了感觉每天辛苦之外,学费也交了不少,不知道会不会得到回报?

答:家长如果有精力、有条件当然还是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学习环境,付出是必然的。不过你看一些画家成长的道路,有好几个大师也都是出身贫苦的,往往很多人家里并没有条件,所以成长道路确实是因人而异。

某艺术机构在给孩子们做视频分享


04


问:据说一般艺术家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其他儿童艺术机构去学习,是有这种说法吗?

答:可能这是个危险的事情,如果你心里希望他成为特殊的艺术家的话。为什么说呢?因为老师有不同的类型,有的老师一下子就把他所有的兴趣都给扼杀了,一旦孩子对绘画完全没有兴趣了,以后他就不愿意去做了。


张壹娇出版人生第一本书


所以家长选择某一个特别适合孩子的启蒙老师是非常关键的。不光是在绘画上,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都非常关键,对孩子的影响会特别深,可能会引领差不多一辈子。


《食物日记》,张壹娇十岁


儿童节快乐



05


问:我家孩子特别逆反,要他学习什么,我们说东他偏要往西,每次我们都很手足无措。

答:你说的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我在国外有个朋友,全家人都喜欢大海,喜欢去sailing。但他的孩子最反感的就是划船,每次叫他,他肯定是不去的。所以朋友后来就故意说,你在家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们去玩。几次以后,孩子会很好奇说为什么不带上我?朋友知道你叫孩子去他是不会去的,他们用的是另外一种方式。


William,6岁


有一天我的孩子说,希望我画一个他最感兴趣的,他还要求说画一个“他”在草丛里看着发生的这一切。因为他最近喜欢看《动物世界》,我就给他画了一只豹正在咬东西,然后又加上一些他想象中的环境,他很有兴趣,最后主动用画笔上了色彩,这些等于是玩出来的。我倒也没有希望他成为艺术家,没有想那么多,可能也不必要想那么多。但刻意的引导是挺重要的。





06


问:有一种说法就是艺术和儿童有着天生的共性,我没太懂这是什么意思?


答:因为儿童的天性首先是非常天真的,他见的、经历的事情很少,他想象中整个世界或者他自己的一种精神世界是非常纯真的,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William,7岁


一个新生命刚刚来到世界上,很多东西肯定是非常好奇的,他没有那么复杂,一切都是挺可爱的。


这时你让他用颜色去表达一些东西,一定是非常preference的,他又没有功利心,没有负担,不会去想自己画的东西别人喜欢不喜欢。

他觉得好玩,他就按照他自己的想象去表达,往往是非常生动的。想象也会大胆起来,没有理性的东西在艺术中应该是非常可贵的


创意艺术绘馆的老师和孩子们


通常艺术家经历了很多,往往丢失这些东西。如果自己见的多,最后又回到儿童的想象的世界里,我想就会比较有意思。

所以像现在的艺术、儿童的涂鸦,还有人类的原始绘画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
《斗牛士》,巴勃罗·毕加索,9岁,1890年

原始艺术中的符号性,它的单纯、它的重复、它的粗犷,还有他的不合情理,它的神秘性,这些其实都是艺术中非常可贵的打动人的重要因素。

儿童节快乐



07


问:刚才上面有家长提到,他们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让孩子上各种课外课,您怎么看待当下的这一类家长,比如顺义妈妈PK海淀妈妈什么的?

答:这个我想从某方面来说,是家长希望孩子活成他们所希望的样子,而不是说孩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个可能有好处,也有可能适得其反的。

墙上涂鸦,William,5岁

有个例子说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费了很多精力帮他安排,而他每个时期也都达到要求,完成父母的愿望,考上国外的名牌大学,一切的一切都是按照家长的意愿来

看起来每一步都非常理想。但这个孩子却在19岁的时候自杀了,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故事,为什么?因为孩子觉得自己一直都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愿望而活——“我都做到了”。


“但这是你需要的活法,并不是他需要的活法。”说明孩子压力挺大,这个故事好像是给家长们的一些警醒。你看在历史上,一些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杰出人物、伟大人物,好像几乎没有一个是父母下那么多心思去培养出来的几乎都是父母不怎么管,直接把他们扔在荒野里,自己好像就成长起来了。
北京798某展览现场



08


问:野生挺好的,可能这种格局更高,如果通过历史来看这个问题,儿童艺术教育还需要吗?


答:儿童艺术教育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很多人掺和其中,有些是把它作为business,很多有条件的家长好像竭尽全力地想为自己的孩子做得更多,也抱着一种美好的愿望。


但是也不能批评说是不好,只有自己经历以后,才会有一种反思。



问:那从某种角度,说到要去增加孩子的艺术修养,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这个还是必要的吗?


答:我的意思是说在艺术上,很多父母,特别在中国的父母,有一种简单说法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上,这在很多领域是有帮助的。所以父母的一切苦心也不完全白费,但是孩子学习艺术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成长起来。


问:就是说回到这个点上还是必要的,只不过是不能往专业的路上期待,素质教育是可以的,而且上大学有艺术特长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答:这个我也听说了,但作为家长,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创造好的艺术学习氛围和体验,激发唤醒他们潜藏着的天赋和一生的所长,而不只是功利地为了分数或其他。


国外的很多名牌大学确实特别看重儿童的一种独特的才华。比如说你曾经得过体操冠军或者高尔夫冠军、或者美式橄榄球、或者是音乐上的才华,在哪里参加过什么比赛,它都会有特殊的奖学金机制鼓励。


但是绘画上相对比较难。


9


问:你们近年曾出过一本绘本式的童年传记叫《Flying Painting》,这是给儿童看的读物吧?是英文版的吗?


答:当时西北大学的一位教授来我们艺术中心,她翻看周氏兄弟的画册,因为她是作家,她有某方面的敏感性,她说 two brothers,他们的成长道路,感觉非常有意思。



后来她就写了文本,她的经纪人和一个很好的出版社谈了这个事,出版社对 story 很有兴趣。她们知道我们是画家,就问我们愿不愿意自己画自己的story。

我们给她画了一张,一张就是好像两个人在船上,后面都是山,还有很多飞人,那个就叫《会飞的画》,出版社看了很激动。

我觉得这本书对于西方的孩子,他们应该是很喜欢看。这个书有幻想性的,有它特别的成长故事,还带有东方的神秘感。



书画完了我们自己看,都觉得蛮有意思的。世界上的绘画读物有很多种,但是从故事来说《Flying Paintings》是唯一的。它没有重复性,表述的也是真实的人生故事,本身就带有动感


2020.9月,芝加哥 ZhouB ArtCenter 周氏兄弟签名发布仪式


我想对任何今后想成为艺术家的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绘本。书里有梦幻、有想象力、还有人生的突破,我想这个是很好的。

最好的“儿童节礼物”分享给大家








1



1
主编丨西妍 
编辑丨泠泠
版权所有丨ZhouB Art Studio

 
 欢迎转载转发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联系我们:WeChat:254473958
图文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招/募 
 
对艺术热情大于一切,懂得基础软件应用和新媒体运营,具有一定的审美和对艺术的解读能力,有文字撰写、公号制作、视频剪辑能力,艺术院校相关毕业者优先,工作踏实、负责、有诚信 兼职)。


拓展阅读
人物:所有你未曾想到的故事,都藏在这800斤的画布里
活动:儿童学习绘画,半途而废是大多数,不可强求
人物:艺术是从一到万的无穷延伸
访谈:艺术早已开始解释和表现那种无法解释的东西。
话题:不是原作还卖天价?让你打开艺术视界的潮流限量原作版画
阅读 355
5在看5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 代丁海涛先生留言:特别赞成艺术家的观点:“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唤醒而来”。我见过的中国家长,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只会花钱培养,并不真正明白什么是唤醒。说到底,培养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家长自我修行的过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