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陈维暨程然双个展拉开2015 K11“影像馆”艺术季

2015-03-06 16:46

《陈维:在浪里》与《程然:音乐还在响,乐队不见了》

  雅昌艺术网讯 作为chi K11美术馆2015年的首个艺术项目,K11 ART FOUNDATION将联合LEO XU PROJECTS,同期呈现两位艺术家的个展,《陈维:在浪里》与《程然:音乐还在响,乐队不见了》,以双个展的形式揭开2015年K11购物艺术中心chi K11美术馆以“影像馆”为主题的新一轮艺术季。

  陈维与程然是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中极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均在世界诸多美术馆、双年展中频繁亮相。本次双个展将是两位年轻艺术家近阶段创作完整的一次亮相,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能解中国新生代创作者,在其艺术语言中对影像、空间、表演等媒介所做的革新和实验。程然更是为本次展览创作了全新的作品《昼夜星辰》,并在本次展览开幕的当日(2015年3月17日18点)带来了一场结合音乐、空间、剧场各方面的表演。

  本次双个展从2015年3月16日延续至 5月31日,展览期间期间,K11亦将组织一系列以艺术家的演讲互动讨论等形式的活动。

  【附录】

  陈维:在浪里

  陈维,1980年生于浙江,现生活、工作于北京。陈维的作品因其电影化的摆布和手工造景的语言而广为人知。这些观念化的摆拍作品消弭了现实与影视、风景与梦境的边界。其近期的作品在延续其代表性的观念摆拍的同时,简化了图像的信息、剧情与叙事,而更多地着重于对个体情感与感知细微精准的洞察。本次K11的展览将酒吧舞池作为一个特殊的场域,从空间与人物两条线索展开,细化并描摹了本地青年藉由流行文化获得自我的释放与体验。另一方面,陈维重新想象并再造了理想形态下的酒吧与舞池,这些大尺幅的彩色摄影细节饱满,细致入微地检索了这一特殊建筑空间的文化表征;在这些人物缺失的建筑摄影的之外,艺术家创作了一批青年肖像——他们在迷离的光影和含混的舞台布景中展现了介于酒吧舞蹈与现代舞之间的行为表演。“这组作品的创作初衷是捕捉年轻人生活中‘出神’的瞬间。这种难以言状的精神状态不仅存在于俱乐部文化给与青年的片刻沉醉、迷失,更可以推及到广泛的当代文化活动与消费中。这如同社会气候与不断更新的青年文化两者摩擦中产生的‘忘我’。”陈维自述道。

  流行(音乐)文化,自1980年代以来就为大陆青年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提供了直观的灵感与素材,以及接触国际最新文化产品的二手渠道。陈维这组以俱乐部文化、酒吧和音乐为出发点的作品,在剥开青年内在的感观世界的同时,亦是从剖面感性地回溯了本土流行文化中青年群体生活方式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在幽暗的展厅空间里铺陈开去的硕大灯箱摄影是这一代人的集体群像。“……音乐和氛围带领着这些跳舞的人,当他们搜寻着自己的梦。但最终,酒吧俱乐部把众人同一化。你不能背离群体。”陈维在《卫报》在采访中如此描述他这批群像中的《在浪中》(2013)系列。而陈维为本次个展订制的两件装置,亦是其鲜见的大体量的现场作品。K11的展厅届时将被置换成似真似幻的酒吧、舞池内景。原本灯影晃动、觥筹交错的舞池现场被剧场一般修饰、放大,变成了文学作品陈词滥调下的青年文化“胜地”。

  近年,陈维的作品在国际诸多美术馆、双年展中频繁展出,例如,《表演与想象:中国摄影1911—2014》(挪威斯塔万格美术馆,挪威斯塔万格,2014)、《我的一代:年轻中国艺术家》(美国坦帕美术馆,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2014)、《中华廿八人》(鲁贝尔家族当代艺术基金会,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2013)、《漠然

  之索》(横滨创造都市中心,日本横滨,2011)、《意派——世纪思维:当代艺术展》(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2009)、广州摄影双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2009)、《调解——波兹南双年展》(波兰波兹南,2008)等。2011年,陈维获得了首届亚太区摄影奖。2014年,他入围了英国保诚当代艺术奖。

  程然:音乐还在响,乐队不见

  《音乐还在响,乐队不见》,顾名思义,回溯了艺术家自2010年以来,以音乐和表演为主题或素材的录像与装置。展览将包括近七部录像作品、三件体量迥异的装置,以及近期创作的小说与唱片。此外,展览还将呈现艺术家为k11美术馆空间创作的一件现场装置与一部现场的表演。这些互文或相互呼应、回响的作品将清晰地描绘程然近期跨录像、装置、表演多个领域的创作方式——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认识中对录像的视觉表现和叙事方式的固有模式,回应了青年一代对新时代下的科技、媒体和传播方式的应用、借鉴。

  创作于五年前的标题作品,以复古的电子乐作为主线,记录一出夜幕中几近无人的城市图卷。这也暗示了在接下来的多部作品中,程然将音乐抑或是乐器作为了录像的主体,拍摄了排练房里时而真实时而超越现实的瞬间,例如,《口香糖纸》中无数口香糖纸团随着鼓面的震颤滚动徘徊,如同攒动的人头,又形似宇宙的星群;而同年的《日蚀》则展示了更迷幻的景象,视线随狡黠的镜头切换,从朦胧的日蚀跌落笃定地鼓手排练现场。作为今天中国录像艺术中视觉语言独特的创作者,对素材个性化的处理成了程然标识性的特点。《物各有时》几乎以静桢图像的凝视和扫描中展开,而其在柏林地铁里记录着流浪萨克斯乐手现场演出的录音则成了录像的主角。

  音乐不仅赋予了程然的录像作品以叙事和情节,甚至音乐的媒介——乐器和乐手们——亦在他的装置和现场作品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鹰与鹿》中艺术家将羽毛笔与古旧的乐器重新设计合成了一件具有古典设计和雕塑美感且自动发声的音乐装置。曾首展于阿姆斯特丹的大型装置,则以粉碎的钢琴骨架构筑起了弗里德里希的名作《冰海》中冰山的碎片与残骸。这件沉默冷峻的钢琴雕塑亦是对程然收集的贝多芬奏鸣曲辑的唱片封面的挪用,这种“绘画—雕塑—声音”之间的同感被程然打通,无形的音乐得以视觉物化。

  本次展览一同展出的录像装置作品《信》,是整个2014年在国际范围内备受好评的作品,亦是其在上海首映。在上海首映2014年在国际范围内备受好评的录像装置《信》。这部将情欲饱满、措辞诡异的垃圾邮件转译成多频录像装置的作品由著名演员刘嘉玲出演,她告白式的演绎,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穿行的舞蹈,以及上海这座城市科幻未来派的体貌,让《信》成为了一部介于未来乌托邦电影与浪漫剧场表演之间的作品。作品《信》曾首展于2014年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后在贝浩登画廊(香港)以及巴黎东京宫美术馆中以不同的形态展出。

  除了为展览特别创作的装置与录像作品之外,本次展览开幕当日,程然亦将与北京实验声音组合“苏维埃波普”合作一场题为《THE XXX》现场表演。届时,程然将以鼓手的身份参与演出,探索个体经验与身体实践之间的关系。

  程然,1981年生于内蒙古,毕业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迄今为止,程然的作品在国内外广泛展出,譬如,《Inside China》(东京宫,法国巴黎,2014)、《迷途:时间·空间·织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上海,2014)、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我们从未参与》(OCAT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深圳,2014)、《现在你见到了:来自Michael I. Jacobs收藏的中国录像艺术》(纽约白盒子艺术中心,美国纽约,2014)、《“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2013)、《180度透视——国家进行时:中国新影像艺术》(美国休斯顿当代美术馆与亚洲协会,美国休斯顿, 2013)、慕尼黑的Kino der Kunst电影节(德国慕尼黑,2013)、第26届欧洲媒体艺术节(德国奥斯纳布吕克,2013)、《录像艺术在中国——MADATAC》(马德里索菲亚女王美术馆, 西班牙马德里,2011)、《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上海, 2011)等。程然2013年获得了全球知名的Absolut艺术奖提名,2014年入围“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2011年他获得了《燃点》杂志的最佳录像艺术家奖。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