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谈传统玉文化的发展与流派的形成

2016-03-16 09:28

  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层面的,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思想、伦理、宗教中起到了特殊作用。比如中国儒家思想中,就有“君子比德与玉”之说。

  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从石器时代,人类掌握石器的运用,并发现它的美开始算起,玉雕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流派,有了独特的风格。扬州山子名扬天下,子冈牌无人能及,即便在高速玉雕机诞生的现代,后人对此也是顶礼膜拜。当下,海派玉雕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国玉雕文化上可谓浓墨重彩。扬州山子在现代工具辅助下工艺更为精细,实现了很好的传承;苏作玉雕这几年以强大的吸引力,将周边玉雕人吸引过来。相信不出几年苏州将会引领中国玉雕,成为中国玉雕界的风向标。

  一个玉雕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积极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实现从“匠人”到“大师”的转变。一件作品要如何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认为玉雕师必须是博学,包容的,有开创性的。纵观所有大师,他们的精品无一不是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重复别人的脚步,将无法让这个时代记住,也无法推动行业向前发展,更无法承担行业崛起的重任。艺术特征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也是一个艺术家创造成熟的标志,甚至有的艺术特征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民族的的特征,也是地域的特征。海派的形成就是最典型的,包容海纳百川吸收了历史上最好的扬州、苏州工艺,并且自己发展融合,实现新的突破,在中国玉雕史上涌现了一批举足轻重的一流大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中国的玉雕主要表现内容多涉及宗教,以吉祥寓意题材出现。这就是其鲜明的名族特征。很多大师出去采风,都会去莫高窟观摩,莫高窟里面的每件作品都是精美绝伦的,历经1600多年依然历久弥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永恒的,时至今日依然让后人仰望。历代玉雕作品绚烂多姿,它们折射了数千年政治、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禹治水”玉雕作品,高2米多,重5吨多,在过去科技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光运石就达三年,制作用了六年,前后耗时十多年。这不但是一件玉雕作品,更寓意了民族的团结,表达了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对于我们现在的玉雕人来说,科技的发展,资讯的发达,让我们新时代的玉雕人有了更好的舞台,更高的眼界,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创新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作品,做到承上启下,传承创新,争取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点印记。

作者:张寿燕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