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克·塔蒂和他的电影

导演李小江艺术坏蛋网”其专栏里开始谈雅克塔蒂,李小江录了四期语音内容来谈这个人。下面分享李小江谈克塔蒂的第一条。


雅克塔蒂和他的电影

文/李小江


我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认识雅克塔蒂的,那还是DVD盗版碟时代。

有一次逛音像市场,我随手拿起一张碟,马上被它的封面吸引了,《游戏时间》,根据多年的经验,从封面判断,这是一部好电影。

我反复研究封面上的一行英文字:a film by Jacques Tati,我不知道怎么拼读这个名字。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雅克塔蒂是谁,身边也没人知道,国内好像也没什么资料。看完DVD之后,我疯狂喜欢上了这个导演,我到处去查他的资料。能查到的很少,只有有限的生平。当然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多了一点。但也仅仅是多了一点点而已。

1973年,雅克·塔蒂(Jacques Tati)在一个英语节目中模仿了一名伦敦警察,后来又模仿了一名法国警察。。。(视频时长:1分25秒)

雅克·塔蒂,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喜剧家之一 ,是伟大的现代喜剧的发现者。这个现代喜剧是什么意思呢,我尝试着用后面的时间来阐述哈。

塔蒂一辈子只拍了六部电影长片,几个短片,是那种以少胜多的伟大导演。一辈子只演了三个角色:邮差弗朗索瓦、于洛先生和他自己。

邮差弗朗索瓦就是传统的世俗丑角,是他早年在滑稽音乐厅和几部短片的核心人物。而于洛先生则是对卓别林创造的喜剧传统的一次飞跃。我刚才提到的现代喜剧其实是相对于卓别林代表的传统喜剧而言的。

当然,雅克塔蒂的成就远远不只是在喜剧领域,他的成就是属于整个电影领域的。所以可以进一步的说,雅克塔蒂创造的是一种现代电影。

塔蒂用了他一个可爱的老邻居的名字于洛,法语发音类似于胡洛,设计一套站不稳却跌不到的行头,拍起电影史上失败的伟大喜剧于洛先生系列。罗森鲍姆称它为对观众预期过高的喜剧,要求观众做一些现代知识储备,才能体会那种幽默的现代化

从弗朗索瓦到于洛先生,从《节日》到《游戏时间》,塔蒂不是忘记而是拒绝了那种世俗的搞笑技术,塔蒂不想做伟大的丑角,而想做伟大的现代喜剧发现家他创造的于洛先生穿着宽下摆的上衣,细脚零丁的瘦腿裤子,提着雨伞,在迷宫一般的城市和建筑里穿行,在街道和乡间摇摇摆摆,他竭尽全力地克制自己的身体不要摔倒,像不倒翁一样左摇右晃,优雅的制造他自己完全不自知的各种混乱。

特吕弗曾称赞道:一部布烈松或塔蒂的电影,必然是一部出自一位天才的作品,只因为一个单独、绝对的权威,从开场即强制执行,直到剧终。杜拉斯也曾说她鄙视所有活着的导演,除了雅克·塔蒂和戈达尔。

戈达尔说:塔蒂镜头下的草木,风筝,小孩,老男人......任何的,所有的一切,都奇怪而富有魅力。


雅克·塔蒂(Jacques Tati),1908年出生在法国伊夫林省(Yvelines)的乐佩克(Le Pecq),这座塞纳河流经的小镇位于巴黎西郊,离市中心不到12英里,风貌应该接近于《我的舅舅》里于洛先生的家。

塔蒂的原名叫雅克·塔蒂斯切夫(Jacques Tatischeff),姓氏来自曾任驻法外交官的俄国祖父迪米特里·塔蒂斯切夫将军,荷兰裔的外祖父万·胡佛是巴黎有名的裱画高手,据说曾为梵高、劳特累克之类的大家服务。·胡佛的逸事之一是:曾经拒绝客人以三幅梵高画作抵押裱框费。

塔蒂的父母一生都在经营祖传的装裱店,并希望儿子也能继承这份手艺。对于这个职业安排,成名后的塔蒂曾在一次采访中这么说道:按理说,我现在的工作应该是正给比费(Bernard Buffet,法国画家)裱画呢。但是,跟给别人裱画相比,我还是更喜欢被别人当画裱起来!

卓别林曾在自传里感叹:感谢上帝让我只生了5英尺5英寸(165),要是再高一点,观众就没那么同情我了。塔蒂的出现应该能够推翻他的理论。不到十六岁时,塔蒂就已经长到6英尺3英寸(191),当地每逢葬礼,教堂都会让他举着十字架,走在送葬队的最前面。

2007年,法国制作了短片集锦《六位大师的童年》(Enfances),关于塔蒂的一段,也是描写他因为身高过高造成无法跟同学合拍毕业照的尴尬。当然,大个子也塔蒂带来了过人的运动天赋,独特的肢体语言,长手长脚身体前倾的剪影日后也成了于洛先生的商标。据说塔蒂不爱读书,他说自己的学历在一张邮票的背面就能写下来。

后来,塔蒂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觉得最初的喜剧意识来源于跟老师之间不断的麻烦——每次罚站,身处教室一角的他都会发现平时难得一见的情景,原来一本正经的老师在讲台的掩护下也会做些小动作,比如偷偷褪下一截袜子,或者挠挠大腿甚至屁股。这是艺术观察的第一堂课,我开始明白人不可能永远绝对正确。

1924年,十七岁的塔蒂在圣托贝海滩(St-Tropez)度假时首次表演了自创的哑剧,扮演一位漏球的守门员。整整五十年后,塔蒂在最后一部影片《巡游》(Parade)里还重现了自己的这段处女秀。1925年,塔蒂入伍服役,成为法国第16骑兵团的一员,部队驻扎在离巴黎不远的圣日耳曼昂莱(Saint-Germain-en-Laye)。

塔蒂精通骑术,骑马的元素也始终贯穿在他的喜剧创作之中,他在哑剧中能够同时模仿骑手和赛马,《于洛先生的假期》(Les vacances de Monsieur Hulot)里有一场于洛骑不上马的戏,1967年的短片《夜校课程》(Cours du soir)里专辟一章讲解如何表演骑马,塔蒂能在马上模仿职业选手、老板、贵妇等不同身份的人,显露出骑兵功底。塔蒂说过,喜剧演员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对体育运动的训练。1928年,他加入法国赛马俱乐部The Racing Club de France)旗下的橄榄球队,司职二排(second row)。

值得一提的是球队的队长阿尔弗雷德·索维(Alfred Sauvy),日后出版了《人口通论》并提出第三世界概念,成为影响世界的人口学家。每到比赛结束,塔蒂总爱在更衣室里模仿刚才的比赛过程,一个人能扮演球员、裁判和观众,常能引来全队队友的哄笑。索维发现了塔蒂的喜剧天赋,在他的支持和推荐下,塔蒂在俱乐部年会上公开表演了原创的哑剧《无声体育》(Silent Sport)。

1931年,塔蒂离开了父母的装裱店,告别了橄榄球,正式向演艺界进军。1930年代的欧洲,除了电影院,最主要的娱乐场所是Music HallMusic Hall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成音乐厅,有人译为杂耍戏院游艺场相对贴切一点。

这种娱乐场所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演出内容包括流行歌曲、喜剧和杂技,具体形式可以参照一下瑞典电视台为塔蒂拍摄的《巡游》。塔蒂的表演事业就起步于Music Hall,节目主要是哑剧(Mime)和模仿(Impression)两类。到了1934年,塔蒂终于在巴黎演艺界崭露头角,登上里兹饭店俱乐部的舞台,和他同台演出的有主演过刘别谦《璇宫艳史》(The Love Parade)的当红小生莫里斯·谢瓦利埃(Maurice Chevalier)以及Music Hall女王密斯丹格苔(Mistinguett)。1935年,在《无声体育》的基础上,索维改写出《体育印象》(Sporting Impressions)的新剧本,塔蒂在米歇尔剧场(Théatre Michel)首演成功。到第二年,他带着《体育印象》转投另外一家Music Hall——ABC剧场,成了那里的绝对台柱。

传奇女作家兼巴黎文艺名媛柯莱特(代表作小说《姬姬》Gigi),看过演出后对塔蒂赞不绝口,我觉得以后要是请不来像他这样令人叫绝的艺人,就别搞什么派对、综艺或者杂耍了。

他的表演创造出一些独一无二的新玩意,里头融入了舞蹈、体育、讽刺,还有活人画(Tableau Vivant19世纪欧洲兴起的一种戏剧形式,演员在舞台上摆出静态造型)。双手就是他的装备和搭档,雅克·塔蒂能同时扮演马和骑士,带到巴黎观众面前的简直就是一头传说中的神兽——半人马。塔蒂自己认为所有值得一提的喜剧演员都是从Music Hall或者马戏团里练出来的,因为如果不站在舞台上和观众接触,学到自己的本事,就不可能拍出一部喜剧,除非他要拍的是文字喜剧。踏上舞台的同时,塔蒂也一直做着电影梦,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卓别林、基顿、劳莱与哈台那样登上大银幕。

不过,当时他最崇拜的喜剧明星是英国的小蒂奇(Little Tich),一位身高只有137的侏儒演员。小蒂奇存世的影像资料仅有两部,1900年拍摄的《大鞋舞》(Big Boot Dance)被塔蒂誉为银幕上所有喜剧的基金会早在1932年,塔蒂就试图把自己的体育哑剧拍成电影,不过这部名为《网球冠军奥斯卡》(Oscar, champion de tennis)的短片早已遗失,也许根本就未能完成。二战爆发之前,在橄榄球队队友和Musical Hall同行的帮助和引荐下,塔蒂一共演过五部电影,基本全是短片。其中值得一提的只有1936年的《小心左边》(Soigne ton gauche),塔蒂在片中扮演一位参加拳击赛的农夫,充分展示出他的肢体表达能力。执导影片的是只有二十三岁的雷内·克莱芒(René Clément),《小心左边》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后来,克莱芒拍过《铁路之战》(La bataille du rail)、《禁忌游戏》(Jeux interdits)、《怒海陈尸》(Plein soleil)等片,法国战后最重要的导演之一,被新浪潮敌视的优质电影代表人物,也是电影史上不可绕开的角色。

19399月,德国闪击占领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正在意大利巡演的塔蒂被召回部队,派往法国北部的康布雷(Cambrai)布防。19405月,法兰西战役打响,德国展开挥镰行动,同时进攻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欧四国,塔蒂所在的第16骑兵团参与了莫兹(Meuse)附近的战斗。614日,闪电战大获全胜的德军占领了不设防的城市巴黎,一周后,法国求和派维希政府宣布投降。法国沦陷后,已随部队撤退到中部的多尔多涅地区(Dordogne)的塔蒂退伍复员,回到了巴黎。德军占领时期,巴黎的娱乐场所照常营业,塔蒂重登舞台,在著名的丽都夜总会(Lido)继续表演《体育印象》。不过,丽都当时主要的顾客都是德国人,这段经历也让塔蒂日后受人指摘,成了他不愿提及的记忆。1942年,塔蒂受邀赴柏林斯卡拉俱乐部演出。结果,他发现柏林人大部分都已征兵打仗去了,城里的厨师、裁缝包括演员都是法国人,后来他甚至想过以此为题材拍部电影,表现占领下的柏林塔蒂在柏林认识了同样来自法国的亨利·曼奎特(Henri Manquet),两人一见如故,成了一生挚友与合作伙伴。随着战事变化,回到巴黎的塔蒂怕被德国人抓进集中营做苦役,1943年他就和曼奎特一起逃往非占领区避难。两人在安德尔河畔的圣塞韦尔(Sainte-Sévère-sur-Indre)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住了下来,合作完成了短片《邮差学校》(L'école des facteurs)的脚本。战后,塔蒂和曼奎特重返故地,在这个村子里拍摄了首部长片《节日》(Jour de fête)。


未完




李小江分享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网站并选择李小江的内容链接,他将每周更新两次语音内容。


199元人民币,可持续收听他一年的分享内容


常识不易流行

👇


“绘画艺术坏蛋店”微信公众号从14年开始独立运营,从介绍分享当代绘画介入今天艺术行业,一直保持独立的态度并尽可能做到在艺术圈之外发声。

14年到今天公众号几乎坚持每日更新,推广的作品以从70后到90后的相对年轻的艺术家作品为主。这里只做专业类内容推广,尽量避免热点”、“捧臭脚的内容出现。


2018年10月份试上线的独立付费阅读网站“艺术坏蛋网”(http://m.artofbad.cn) 主要针对的是今天艺术行业里重复性垃圾内容刷屏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捧臭脚内容泛滥以及对常识性问题理解缺失的现象,希望搭建一个平台供大家能“开放”、“自由”的交流并分享一些关于当下艺术方面的常识性内容。

作者:绘画艺术坏蛋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