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漫谈湖田窑变形花口碟

2017-12-20 23:12

  ■浙江 黄素梅 毛恳忠

  青白瓷因“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名满天下。湖田窑是宋时烧制青白瓷最为著名的窑场之一。相较于其他窑口的青白瓷,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色釉纯润清雅,胎质洁白细腻,胎薄而坚实致密,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清澈如湖水,莹润似玉器,素有“饶玉”之称。宋女词人李清照《醉花荫》说:玉枕纱厨。这件如冰似玉的花口碟(见图),就是湖田窑所出的青白瓷。

  此器呈六瓣花口,直径12厘米,下承圈足。通体施釉,釉面不开片,釉色白中略微闪青,莹润似玉,晶莹透亮。内壁光素无纹,底心与周壁为一整体。外壁有六条纵向划痕。圈足上遗有紫金土垫烧痕迹。胎质洁白细腻,胎薄而坚实致密。迎光透视,光照见影,釉层高度透明,玻璃质感强烈。此器在入窑烧制过程中,在烈火的历练下,因胎体过于细薄,釉料相对于胎体显得较厚,胎和釉在火焰的烧灼下出现了力的不均匀分配,器壁的一面向上折起高出对面器壁4.8厘米的变形现象。因此,这件花口碟其实已经不再是常见的碟,而是一件变了形的有着独特个性的青白瓷。这样一件在烧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品,虽器型变形,但妙处在于在胎体的变形过程中,胎釉的结合却是恰到好处,没有出现一丝的缩釉,爆釉,釉色在1200℃左右的高温下呈现了脱胎换骨的凤凰涅磐,变得极为晶莹透亮,单从釉色看这已是湖田窑精品瓷中的一级釉色。自然的神奇给这件外形上的“废品”赋予了它最美丽的釉色。

  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因有颗粒杂质,温度不均匀,厚度不均匀,一边重一边轻,有震动,材质达不到要求,局部膨胀等原因而使瓷器变形。该器物整体没有开裂,没有起泡等其他缺陷,可以排除因温度的变化过快这一原因。根据该物是从匣钵中切割出来,圈足的外围一圈粘连在匣钵上这一现象,笔者推测应是在匣钵中用紫金土垫片时不平,在装窑过程中发生了震动,从而使它产生了局部的变形。宋湖田窑产品瓷质优良,由瓷石一种原料制胎,由于胎土淘洗精细,加上土中含铝量较高,从而在胎的结构上可塑性很强,经高温焙烧后引起的废品率已有所下降。

  这样一件废品湖田窑花口碟因其釉色之精美,意外地彰显了变形后的个性美,又因它“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清雅,成为一件极好的湖田窑器标本。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