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在宇宙中生成涟漪|对话朱思凝(Sining Zhu)

2023-06-11 08:4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3d08a733489d351db2ab18b5fa87a88e.png

朱思凝(Sining Zhu),跨媒介艺术家,本科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现生活和创作于洛杉矶,目前在加州艺术学院攻读纯艺术硕士。

朱思凝擅长通过田野调查和收集行为的方式,用装置、影像、行为和声音等多种媒介表达自我,展现其对当代社会环境和置身其中的个体生活的思考。其主题涵盖家庭关系、集体与个人、自我与他者、公域与私域以及生命和死亡等多个议题,通过跨媒介的表达方式完成对抽象主题和概念的转化,创造新的价值语境,唤醒观者思考。

《向你告别. I》体现着朱思凝对中国空巢老人现状和其与当代社会关系的关注。从展厅的这一头一直延伸到那一头,上面散落着烧焦的石头,黑色的碳物质不可避免的在地面上留下痕迹。仔细观察才会发现,这些随处可见、形状普通的石头上被她刻上了老人们温柔的遗言。压抑的心情终于通过烈焰灼烧喷涌出来,并在燃尽的那一刻遁入更为永恒的沉默和黑暗。

本次4C Gallery展出了朱思凝(Sining Zhu)的系列作品之一《向你告别. I》,她的艺术作品还包括《胎记》、《消失的信件》、Wash My Body、The Other Death等。”

对话朱思凝:

Q=景炜 A=朱思凝(Sining Zhu)

Q:这次在4C Galley展出的作品《向你告别. I 》中,你将空巢老人的遗言刻在石头上然后进行燃烧,将老人温和却又压抑的告别转换成一种略带“侵略性”的表达,让文字模糊直至褪去。很好奇你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开始关注到空巢老人这样一个群体,并逐渐确定表现形式的?

A:契机是疫情时期的一则新闻,它引起了我的注意:某空巢老人自杀并留下一封遗书。当我看到遗书的时候,内容是很温柔、平淡的,里面写了对子女的叮嘱,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关怀,但唯独没有提及老人自己。当温柔的遗书和极端的自杀行为并置在一起时,强烈的矛盾感和惊诧的情绪使我想继续探索调研其中的原因。

最后决定使用的表现形式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做了很多实验后形成的。最开始是想将老人连接到不断挤压的地层结构和化石中。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时间的流逝以及复杂的外界环境的变化,最真实的信息被掩埋,并幻化成像化石般的结构。之后在我散步时,注意到了街边随处可见的石头。石头平凡,易于遗忘,但又坚硬,使我立刻想起了老人的处境。在收集石头的过程中,袋子的重量一点点增加,我心中的沉重感也随之而来。这使我更佳坚定地选择简单的石头作为创作媒介。

石头和火焰本身带有很多含义。石头犹如一个个小房子,老人们被困在这个保护和牵制的小空间中。最开始,石头上被雕刻的遗书清晰可见,在燃烧的过程中一点点变黑,直至全部被掩盖。全黑的燃烧痕迹像是从内而外蔓延出来,这时我觉得文字内容已经不再重要。而是被转换成了一种被隐秘的、压抑的情绪连接着整个社会事实和沉默的忧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8a8bd99f4da156444b1fb7f89b954908.png

展览现场

Q:在《向你告别. I 》中,有没有哪些信件是你在收集和再创作的过程中印象尤为深刻的?

A:相对于信件,整个调研过程的经历使我印象深刻。因为当时我在美国,很难实际进行线下调研和采访。我就通过微博、知乎等网站去寻找我可能采访到的对象。很幸运的是,一个志愿者团体回复了我并且帮助我联系到村里的一些空巢老人。当志愿者去看望其中一位老人的时候,他很激动地擦抹着眼泪,但却不说话,过了很久才说很感谢有人来看望他。

除此之外,我还看了两部电影《喜丧》和《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喜丧》讲述了老人在被送去养老院前四处辗转多个子女家不被理解和被嫌弃的故事。《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讲述的是一位一生都在做棺材画匠的老人因为土埋到火葬的政策改变,而决定让孙子以游戏的方式让自己离开世界。两部作品从家庭、社会、政策和文化等很多方面让我看到了老人告别时的孤独和沉默,以及代沟、新老交替事实下的无奈。

在整个调研中我感受到了这些事件不断地发生在身边,老人这一群体在家庭和社会中逐渐被扁平和模糊化。不仅是农村,很多具有良好服务设施的大城市也无法避免。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时常向自己提问:我们是否对于这个群体存在无意识的偏见和误解,是否真正做到聆听他们?在未来又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Q:在观看你的其他作品时也总会感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及无力之感,似乎潜藏了很多纠结和无奈。这是否和你关注的母题有关?能否聊聊你为什么对这些主题格外感兴趣?

A:我觉得若隐若现的忧伤感并不是被赋予和展现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存在于很多事实和主题之中。我并非想要传递一种完全悲伤的情绪,更多的是希望观众能连接自身和当下环境,去正视和面对现实中的痛苦、死亡和无力,并产生疑问。

我作品所涉及的主题源于对自我探索和个体身份认知的疑惑,这些疑惑连接了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微事件,也有很多熟悉的人和素未谋面的人都在焦虑着的相同问题。这不仅仅是个体问题限制下的困境,也与身边的环境、社会、制度和文化息息相关。例如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在《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一书中所提到的:当前社会是处于一种流动的,液体状的现代性状态,而之前则是稳固的。它的特征是个体的、不确定感增加的和矛盾私有化的。 一个人可选择以流畅的方式从一个社会位置转移到另一个社会位置。 但同时,鲍曼还用“不确定性”、“没有安全感”、“瞬间生活”这样的词汇来描述现代化的世界。这使失控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

所以我想放大到社会性问题,重塑个体与集体关系的语境,感受其中的涟漪效应。

Q:从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到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再到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思索,我注意到你的作品逐渐转向对更为私密的领域的观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创作主题的转向呢,还是说这其中是带有连续性的?

A:我的作品大部分都围绕着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而展开,不管从哪种角度出发,这些作品创作的本质/初心都是相互连接的。从一个群体和社会事件/现象出发,最后会回归到每个个体的身份认知,并与他人的链接。从更加私人化的角度出发,也会延伸到不同的群体所处的社会现状,突出其相互存在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在我看来无论哪种角度,都是思考和试图寻找答案的方式。像是作为媒介一样,我也在不断实验和延伸所有创作主题的局限和可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e8c47d30ee86afc0c8594a2b78fc393c.png

Birthmarks 胎记,Collected letter,digital video,color:8 minute 11 seconds,Dimension variable, 2023

收集的信件,数码影像,彩⾊,8分11秒,尺⼨可变,2023

Q:你的很多作品都围绕着收集到的信件进行再创作,信或者说文字/语言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我觉得文字是一种内省的符号,语言则是一种声音的媒介。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堆叠和收集,感受重复、相似和不同,我被这些来自不同人的日常化回忆和情绪所打动。我也意识到看似私人化的情绪暗示着一整个群体的集体性无意识。现在再去回顾我自己的作品,相对于文字中直白的叙述方式,我更愿意去思考在字里行间存在的看不见的心理活动。以我近期的一些作品《胎记》(Birth Marks),《消逝的信件》(The Disappeared Letter), “Wash My Body” 这一系列为例子,我在寻找人与家庭的关系,自然关系中对不可言说之物的解释和答案。我将信件揉碎,将言语重组,将感受转化为身体的颤抖等。在文字无效化和被抽离的信息中,映射并形成了新的集体,我希望不断地连接不同语境下的相似问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0c5b04230ea1c7df7825278eb001249f.png

The Another Death, Collected different skin texture on facial mask gel, Water, Water Pumps, Mixed Media, Dimension variable, 2022

收集不同⼈的⽪肤纹理⾯膜, ⽔,⽔泵和混合材料,尺⼨可变,2022

​Q:从《向你告别》到《另一种死亡》再到《Wash My Body》,你的作品都通过物品或积累、或重复的方式,在漫长的时间延宕中完成。时间作为丈量的坐标之一似乎格外重要,可以谈谈为什么这样的呈现方式吸引你吗?

A:这几件作品表达了“个体与群体”概念的转化。从最早的边缘人群与家庭、社会,到生命与死亡下的精神沉沦,再到私密与公共,人与自然。每个作为个体的一方都潜移默化的被淹没和逐渐消失,就像水消失在水中。我想以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去观看一切事物。在时间的丈量下,审视我们的渺小和无知。

我认为时间是持续的无常律动。一切细微的改变,每一秒的海浪拍打在我身上,每一颗水滴的滴落形成的不同形状,都视时间为节点,与我们产生紧密的共生和相互影响。在这几个作品中,都需要观众安静下来,观看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其中微弱的变化。如果观众直接离开或错过,也是我想呈现的。我不仅去放大时间的流逝概念,也想挖掘在等待时间,重复时间中产生的缺失与获得。通过时间维度的体会和经历即明晰又模糊了我(艺术家)的目的,使观众更加发散性地将自己投射进作品之中。

Q: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接下来的创作计划或者灵感?有没有哪些新的主题、媒介或者材料等是想要尝试的?

A:分享最近在我看的书《西藏生死书》中的几段文字吧:

“真正的修行也要知道,如果我们与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互相依存的,那么即使是我们最微小、最微不足道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会对全宇宙产生影响,丢一颗小石头到水塘里,水面上就会产生涟漪;涟漪合成另一个涟漪,再产生新的涟漪。每一件事物都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了解到,我们会对自己所做、所说、所想的一切负责;事实上,我们是在对自己,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整个宇宙负责。”

“也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我们相信自己就有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个别的身份,但如果我们勇于面对它,就会发现这个身份是由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元素支撑起来的: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传记”,我们的伙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我们的安全感就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当这些完全被拿走的时候,我们还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7af4fa0bfc5f86a98746e4ad0ec78e64.png

展览现场

4C Gallery参展的作品《向你告别. I 》与朱思凝其他作品所关注的命题看起来是如此的不同,却秉持着同样的创作风格和内在逻辑。其中展现了一种个体声音淹没在集体中的叙事形式,从而模糊了个体与群体的边界。同时更进一步地表明,这些集体的回忆都在某种程度上被转换成一种基于个人的假想,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边界。潜藏的意识和情绪被挖掘出来,因此存在于每个鲜活个体中连续而理性的回答便不再具有绝对的意义。这样,流动的、混沌的、多维的、超验的、非理性的和集体性的“自我”在相互作用力中碰撞出新的可能空间。

我想在探寻答案和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朱思凝从未依赖或创造答案。媒介对她来说只是载体,可以容纳任何表达和命题,为无数种回答融合在一起的迸发提供可能。她不想让作品成为只属于她的个人创造,而是把体会和表达的权利交由观看者。她创造一个包含了历史、时间、空间和社会的场域,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诠释者。

(文:景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