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从都市到山林

  从“都市”到“山林”,对于李孝萱来说。不止是一种逃逸而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在“都市系列”之外选择山林逸士似是对传统文人画的回溯,但其一如既往贯之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的批判性则并未泯灭。只是显得更蕴藉更内敛更深藏其间。从都市到山林,与其说是一个画家对现在的回避。毋宁说是中国文人一种深层的孤傲与苦闷的象征。

  中国文人的命运从来多舛因厄,要做一个很有独立思想的人,无疑会遭到现实的抛弃,甚至能招杀。而沉默无为,其结果又无疑慢性自杀。要不然你就去倡优,像东方朔,像石涛那样,三呼万岁,惟恐投不上怀抱。要不然就是逃遁山林。逃逸无疑逃亡。这是中国文人无奈的必然选择。他们把对现实的关注,转换对自然,对山水的亲和,自然“澄怀观道”以抚慰失落的心灵,从自然的瞬息幻化感喟人生无常之苦以及对生命意识的深切关怀。李孝萱笔下的山林逸士或许正体现着这种无常无奈的精神状态。对于当下艺术家来说,传统文化的魅力可能是一个神奇的沼泽地。一不小心便会不能自拔。李孝萱的“救命草”则是他对中国人文精神的深刻体悟,及其恣肆的自由心态和孤傲笔墨意趣。

  在这种文化的背后,李孝萱的作品能打动我的依然是传统笔墨的魅力。他强调书写性,独特的遒美与朴拙,木讷的单纯与自在的表达方式力避时下的单薄与制作。虽无八大的纯净与空灵,而颇能手实,让我们无法回避地走进他所营造的高古境界。所谓高古,无疑是对浮躁的一种平衡。那些高士的苦闷何况不是今人的苦闷?!李孝萱的笔墨也是平静的,轻松的,开放的,甚至幽默而诙谐的,让我们想到来自民间艺术的夸张与奇谲,北方石雕,木雕的大朴与拙厚蕴含其间。对于一个智慧的画家来说,传统不止是宋元明清的文人绘画,汉魏六朝的石刻古陶,三代的钟鼎彝器,都是艺术的母体。李孝萱的绘画可能并不与古代那些文人绘画亲近,却又无法挥去这一大背景的影响,这显然不是一种堕落,恰恰体现他作品的厚实与内在。

  而对山林逸士的观照,又可能将会对李孝萱再次回到“都市”提供新的视角,从山林到都市,又从都市到山林,往返之间,李孝萱又将为我们展示怎样的图象呢?

作者:许宏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