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美评大家评论李学功集锦

  孙克:李学功先生是个多面手,涉猎既广才气又高,他往往就可以作为一个话题被业内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他所取得今天的成就,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秉承了文人世家的血脉,二来也是最主要的就是他对艺术有着超逾常人的“悟性”,在他一本画册的序言中,我曾用“艺商”这个词来形容学功在书画艺术方面的潜能和表现,从他习画以来,便不拘于一人名下,转益多师,学而化之,作品或凝重祥和,或流畅奔放,或精工细琢或信马由缰,令人回味无穷,爱不释手,他那幅10米的巨幅梅花,首先给我的感觉是震撼,站在这幅画前,会令人的心胸顿时为之开朗,所感到的是一种艺术作品传达给人的一种壮美之情,但是细细品味,又感受到他的构思精巧,全篇连贯紧凑,但又舒展大方,鲜活自然。古人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话,我觉得李学功的作品应算的上是“书大作如写小品”这在国画艺术上可算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成才的途径有很多种,有勤奋成才,也有“天将奇才”在从艺的道路上,勤奋固然很重要,但当艺术成就发展到一定阶段,光有勤奋还远远地不够,还需要有对艺术的深刻的理解,也就是悟性,这样讲,并不是说学功不够勤奋,而是说由于李学功在艺术方面“艺商系数”之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之深,决定了他在艺术成就方面是“天成”大于勤奋的,不断的涉猎不断的思索,不断地否定自我,会使得李学功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日益完善,会像流动的江河之水,奔流不息,汇入更加广阔的艺术海洋。

  薛永年:看李学功先生的画,觉得具有很丰富的内涵,就花鸟画来讲,之所以形成独有的个人特色,。我觉得是涉猎百家,广泛吸收的结果,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齐白石、石鲁、潘天寿等大师们的影子,但细细看来,又不是原封不动的搬袭,而是在自身的理解中又加入了许多新的变化,中国的传统文人画,不以壮美见长,但李学功的花鸟画,在传统中体现了一种壮美之情,构图纯朴自然,笔法敦厚老练,寥寥几笔,却意味深长,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他的“太行千仞”组画,是一种长期沉淀的文人精神的尽情释放,是一种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的尽情表白,我觉得他是在用心从艺,用真诚作画的。他的书法也具有很深厚的功底,一看就是多年临习并下了很大的功夫,这在当今一些画家当中是不多见的。

  梁江:刚才有很多人一再提到李学功的字,我是很欣赏他的书法的,他给很多画家的画上都题了字,按说每个画家的画代表了个人情感,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但李学功的字配在每位不同风格的画家的画上,都显得非常协调和自然,这不是偶然的,这说明了李学功先生具有极高的个人修养和广泛的包容性,他的书法重拙古朴,大开大阖,气势如山。

  王炜:早就听说李学功其人,但看他的画今天还是第一次,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是以书入画,大家都谈到了李学功的书法很好,我认为作为一个国画家,尤其是画花鸟大写意的画家,首先书法要过硬,如果书法不过硬,应该不是一个完整的国画家,在没有发明文字以前,作为人们交流工具的书是由画的形式来表现的,也可以是最早的画所表达的是书的内容,可见,书画是相通的,书画书画,缺一不可,其实画中的线条要求的就是书法的基本功,如果国画的一些技法比作血肉,那么书法功夫就是骨头,缺乏技法的画是生硬粗糙的,而缺乏书法功夫的画则是软弱无力缺乏骨干美的,时下有很多画家,不注重对书法的练习,这是很不对的,这样也不可能成为一名有成就的画家,翻阅美术史上的名家巨匠,我们可以看到,有成就国画的大师们无不具有很深厚的书法功底,现在我也在研究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比画还要难,他可以一下就看出你的水平到底有多高,因为画的某一笔,画的不好或构图稍微差一点,还可以加以修饰,还可以藏拙,但书法一笔写错了,就无可掩饰了,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用色彩,又不能反复修改,还要作为一种艺术品给人以和画相同的艺术享受,这中间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这次画展的其他同志要想提高自己的技艺,我认为还是要在书法上多下点功夫,不要总是自己画完了再由李学功题字了。

  贺成才:作为老朋友,我为今天李学功先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而感到高兴,很多人跟他交流的时候都在探寻他成功的法门,在这一点上,我对他是很了解的,他不仅书画过硬,同时还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和诗人,大家知道,中国的文人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很注重画外功夫的,一个缺乏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的人,他的画也一定苍白无力,缺乏灵魂的。多年来,不断提高的个人修养使李学功的书画充实丰厚,过硬的文学功底给他的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这一点上,李学功先生给一些画家们提出了发展的方向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唐世和:李学功先生的《醉入梅林三十里》构图丰满,气势磅礴,主体形象处理错落有致,穿插有序,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历来被看作是用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超然淡化的内心世界的文人小品——花鸟画,在当代画家李学功笔下,追求的却是“大花鸟画精神”。学功绘画功力深厚,用笔用墨多取书法之法则,使画面呈现一种古拙苍润的艺术效果。因此品读他的作品,总会有一种大度之气在画面中涌动,在品读者的心中激荡。著名作家李准先生说学功“集才气、豪气、正气于一身”。如果我们把这“三气”视为一种大度之气,视为他的品格特征,那么他绘画的风格特征就是他人格特征的真实写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