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蔡小华推介词

  蔡小华“怀着对艺术之神的敬畏,战战兢兢地走过二十几个春秋”(摘自“自述”)。他是“岭南画派”名家蔡鹤洲、林金秀夫妇的后人,自幼年起就对传统艺术耳闻目濡,并怀有深厚的感情。成年以后,恰逢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他以敏感的心灵和敏锐的目光,开始了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的艺术实践,成了西部的一名新潮人物。90年代,他是国内抽象艺术领域一名代表。批评家这样评价他:“抽象画通常是平面化的二维造型,蔡小华的《悟》却引进了空间造型手段,使他的抽象画具有了立体感。他把不可建构的对象在矛盾空间中表现出来,产生即别扭又实在的视觉效果。”(彭德《立体化的抽象》)

  但他真正的艺术目标却是在传统艺术、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之间架起一座可以进行沟通、转换的实在之桥梁。既要保持与传统的“文脉”联系,又必须拥有一个国际性的广阔视野。为此他在近些年里经过艰苦摸索,推出了《心象》《想说什么》等一系列新作,实践着他的艺术目标,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状态。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最明显的一点是他做了大胆的减法。表面上看,经过一番提炼后,画面更加简洁、单纯,甚至还有些虚无之感。但在实质上,他的一系列“人格化符号”却变得更加凝炼而有力,更加能凸显东方艺术“以虚代实,虚实互生”的精神品性,自然也更加个人化。而作品的内涵也相应地变得多义和丰富起来。这些新作即是在“剥离”现实和自我,同时也是在解读现实和诉说本心。一个现代人的灵魂和肉体在这里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拷问。蔡小华作品因此也就具有了一种形而上的色彩。

作者:陈孝信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