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第三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揭晓

2016-11-15 20:31

  嘉宾合影

  2016年11月15日下午三点,第三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颁奖典礼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举行。英国的Laura Oldfield Ford 获得大奖, 中国的姚梦溪和美国的Peter Lunenfeld 分获中、英文二等奖。大奖得主将获得奖金50000元人民币,同时获得2017年春天在上海交流两周的全额资助;二等奖奖金20000元人民币。

  东新区副区长谢毓敏女士,宣布第三届国际艺术评论奖获奖者名单

  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主席Henry Meyric-Hughes讲话

  浦东新区世博地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陆敏之女士 致辞

  皇家美院院长胡安展望明年IAAC

  本届IAAC共收到中、英文稿件203篇,其中包括来自东西欧、南北美洲、印度、东南亚等全球各国103篇英文投稿,以及来自大中华地区20个省市和地区的中文投稿100篇,投稿者的地区分布、职业属性等相较前两届更加多样。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女士致辞

  上海至美艺术发展中心理事长张冰女士发言

  本届IAAC稿件所评论的展览范围广泛,从个展到群展、从公益美术馆展览到私营画廊举办的展览、乃至双年展或其它同类的大型综合展览。这也是IAAC设立的初衷之一:记录所规定年份期限内全球当代艺术展览的历史。

  评委座谈

  第三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秉持一贯的专业性与多元性,邀请了5位不同背景并富有国际声誉的评委组成国际评审团,包括新加坡NTU当代艺术中心馆长乌特·梅塔·鲍尔(Ute Meta Bauer)、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Cao Yiqiang)、《Cabinet》杂志英国编辑布莱恩·狄龙(Brian Dillon)、柏林作家及策展人戴维·埃利奥特(David Elliott)、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

  往届获奖者座谈

  在首轮评选中,200多篇投稿按投稿语言分别由中文或英文专家评委进行初选。在第二轮评选及终选中,评委会成员则用英语进行讨论,共同选出包括3篇获奖文章在内的20篇入围稿件。最终入围的20篇稿件表述方式各有千秋,从论述型到评论或分析型,或介于两者之间。

  二等奖获奖者姚梦溪获奖感言

  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主席Henry为姚梦溪颁奖

  在第二轮评选及终选过程中,评委会针对初选稿件进行紧张而充分的讨论后,最终一致决定了三位获奖者:

  一等奖由英国的视觉艺术家兼作家Laura Oldfield Ford获得, 获奖文章(英文类)题为《底特律:数码城市》 (美国)。评委们认为,文章对所评展览本身及其主题(实验音乐作为城市式微的产物及反抗和创意性再生的力量)陈述完整,且行文文笔充满活力、视角独特。

  二等奖(中文类)获奖者为策展人姚梦溪,获奖文章《展示与逃离——从何迟的“隔馆”说起》(北京箭厂空间)。评委们认为作者从个人的视角出发,以一种清晰、流畅及易读的方式进行论述,信笔引用大量资料,成功地弥合了文化间的一些鸿沟。

  二等奖(英文类)获奖者Peter Lunenfeld,获奖文章《评“1967-1971年LACMA艺术与科技档案展”》(美国洛杉矶美术馆)。评委们认为这篇文章针对一个复杂课题进行有力的学术性评述,同时作者亦强调了对艺术与技术关系的不同态度之间的一些悖论。

  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

  包括上述3篇获奖稿件在内的20篇入围文章,之后将会以原文和译文双语形式集结成书,于2017年春出版。

  国际艺术评论奖由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主办、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及安信信托?至美空间承办、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协办、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首席赞助。

来源:新浪收藏当代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