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古人最奢侈的杯子,精致得超乎你想象


南唐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在我国古代,因为制造业不是很发达,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都比较原始,做工更谈不上精致。不过,古人一些用来喝水饮酒的杯子却精致的超乎你的想象。以现代人的话来说,这些杯子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奢侈品了。


杭州博物馆战国水晶杯


有时候为了制作一个杯子,花费的人力物力堪称惊人。例如杭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战国水晶杯,全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1990年10月在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出土,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单,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


根据专家估计,制作战国水晶杯需要熟练的工匠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制成。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如此大件的水晶杯仅此一件,堪称是最珍贵的国宝之一了。试想一下,在当时究竟是什么样身份的人才能用这种杯子喝水?至少皇亲贵胄诸侯王一类,才能使用这么名贵的杯子吧。


山东博物馆黑陶单柄杯


哪怕是在遥远的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使用的杯子也豪华的超乎你的想象。一般人对于石器时代的印象,大多是停留在刚刚脱离饮毛茹血的生活。但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单柄杯,距今至少有4000年以上,是新石器时代的珍贵文物。这个黑陶单柄杯光从外观上来看,就十分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在4000多年前,制作杯子的人就贴心地给杯子加了两个把手,如此用心制作的杯子,已经不单单是杯子了,跟现在的那些陶艺大师想比也不差分毫,甚至可以当成艺术品来欣赏了。


西安博物院云纹玉高足杯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他所用的杯子当然更加的珍贵了。不过,因为秦始皇陵处于保护状态,并没有相关的发掘计划,所以人们对此还是一无所知。不过,在当年阿房宫的遗址上曾经出土过一只云纹玉高足杯,现藏在西安博物院。这只杯子由整块美玉打磨而成,杯身上还雕刻着精美的云纹。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水晶杯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水晶杯,是公元1世纪的产物,在工艺上比战国水晶杯要高出许多。杯子的表面不但有复杂的花纹,甚至还有惟妙惟肖的树叶。水晶的质地硬而脆,想在上面刻出这样的花纹简直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从技术上讲,这件水晶杯比战国水晶杯还要高明。不过,考虑到战国水晶杯比这个要早数百年,从珍贵程度上来讲,战国水晶杯则更胜一筹。


洛阳博物馆的白玉杯


曹操虽然是历史上有名的奸雄人物,但是曹操在历史上也是一位以节俭著称的人。古代的帝王陵寝大多数都修的十分豪华,但是曹操的高陵却修建的异常简陋。不过,曹操虽然节俭,但到了他曾孙曹芳这一代,曹氏子孙的生活就逐渐奢靡起来了。洛阳博物馆收藏的这只曹芳正始八年的白玉杯就是最好的见证。这件白玉杯通体透白,外观晶莹圆润,一看就不是凡物。


刘益谦成化鸡缸杯


2014年的拍卖会上,上海藏家刘益谦以2.8124亿港元的成交价将一只成化鸡缸杯收入囊中,也不知道用鸡缸杯喝茶感觉如何?据这位藏(土)家(豪)说,这2.8亿港元的杯子“光滑得不得了,又糯又温和,语言都无法形容”。毕竟是3亿元拍下来的杯子,能跟普通的茶杯一样吗?


可能有人会问,一只小小的杯子,怎么能值这么多钱呢?因为它不是普通的古董瓷器,它是瓷器中的珍品。明朝人程哲认为:“在胜朝则有永、宣、成、弘、正、嘉、万官窑,其品之高下,首成,次宣,次永,次嘉……”而鸡缸杯的制作据《明史》记载,为烧成一件器物,不惜制作数十、数百,把其中最好的拿出来上供朝廷,次品全都打碎。如此高标准、严要求之下,当然出的都是精工细活。


目前存世的鸡缸杯不到20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最多,有8只;北京故宫博物院有2只;国外官方博物馆有5只;而私人手里有4只。


台北故宫收藏的成化斗彩鸡缸杯


故宫收藏的成化斗彩鸡缸杯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鸡缸杯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鸡缸杯

玉杯古代一般作为酒具或茶具。高足杯,器体作上侈下敛的圆筒形,深腹,高圈足,足柄为束腰圆柱体。耳杯,又称羽觞,器体椭圆若船形,出双耳状如新月,侈口,弧圆腹,底部多圈足。兕觥,即角形玉杯,殊为罕见。玉酒具造型精美,工艺复杂,是古代玉器中的稀世奇珍。


战国

战国时期的玉杯多为直筒状高足杯,器型古朴端庄。杯身横向分若干层,每层饰弦纹、云纹、谷纹、如意纹等不同纹饰,雕琢细致精美。


耳杯则为椭圆形,两侧各置一弧状耳,器身光素,内底饰以云纹。


汉代

汉代高足杯形制变化不大,有的在杯身一侧置一圈形柄,所琢装饰纹样沿袭了战国风貌。


此时的耳杯又名羽觞,形貌变化不大,外表或光素,或饰勾云纹。


唐代

唐代玉杯承上启下,既有前朝旧风貌,又表现出极强的个性特征。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王朝不断走向封建社会顶峰,其与西域各国的交流也日益加强。在此背景下,许多带有浓郁异乡情调的杯型纷纷传入中原,如角形杯、花瓣形杯等等,壁薄体轻,别具风格。除了器表光素、以形取胜的玉杯,此时还广泛流行在杯身上装饰云纹、卷草纹及各种花卉纹,多以浮雕工艺展现,极具艺术美感。


宋代

宋代,由于饮茶之风大行,玉杯仍然为数众多,且造型纹饰灵活多样。杯身或为圆形,或为椭圆形,或为八方形,有的还呈写实象形的桃形、花瓣形、荷叶形等等,样式繁多。一些玉杯两侧置有双耳,或在一侧置一单柄,柄多被雕琢成龙状、蟠螭状以及火焰状。


元代

玉杯在元代玉器器皿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并出现了不少雕工、磨工细腻的作品,如青玉雁柄杯、青玉龙首柄杯、青玉十角双耳杯等,均匀构思奇巧、工艺精湛之作。


明清

到了明清两代,玉杯的制作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工艺上更有突破,镂雕以及各种样式的杯型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足可谓集历朝历代之大成,且创新颇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