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错位与荒诞

  李:刘佳是川美学生中最幸运的了。上学时就和画廊签约,在创作之路上走得很稳健,做了很多作品。上学时候就到法国图卢兹美术馆搞过展览。当时还被该馆收藏几件,你的作品有卡通一代的特征,也有一种荒谬感和戏剧性,又消解了卡通的样式化,雷同性,复制性。而刘佳憨实质朴,且极会打算盘的性格给我们流下更深的印象。从你的作品谈起吧,你从狗牵人《人间戏剧系列》到现在的《家居系列》荷花系列作品,一共做了几年?有多少件作品?

  刘:我最早从02年开始做,到现在一共有25件作品,我在02-05年只做了三件作品,我是从05年才开始大量的做作品。最开始,因为是在学生阶段经济条件限制,我做的比较少,后来在毕业的前一年,我觉得各方面条件比如经济、对艺术的看法也比较成熟,所以就很快的做作品,在三年的时间里做了20来件作品。

  李: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助手?你认为助手的介入,对你整个创作过程会不会有影响?

  刘:应该是06年和07年开始使用的。作者自己传达还是要准确些。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与人的沟通和管理,这个不是我的长处。管理不好助手,他就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这对于作者设想的作品最终效果要打折扣。雕塑必须要有助手协助,因为他是一个多工种、材料多、制作程序复杂,有些不是艺术含量的事情就可以放给助手做。这样作者就可以去思考更多艺术方面的东西。这就能提高作品的质量。当作者有比较大的构思作品也需要助手协作,雕塑永远是一个需要团队精神的艺术门类。

  李:你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喷漆吧?就是表面光洁华丽那种,你为什么选择表面很光滑,喷漆的效果?而且都是呈现白色基调为主。

  刘:基本上都是喷漆。这是人的一种感觉,传统的一些作品方式比如木雕、石雕等,还是觉得有点视觉上的审美疲劳。我想使用新的方式,最早是磨光后涂丙烯,这个和以前作品处理方式上不太一样,但我后面都会加一些手绘。喷漆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它被广泛运用,而把喷漆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是刚起步。光洁的效果是当下的视觉感受。还有一个就是我在作品上画了很时尚的符号,比如斑点,斑点现在本身就是一种时尚的符号,它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动画片里经历、看到。所以我就用这样的材料来更贴切的传达我的艺术理念,并切入到当代艺术中。因为当你用最初的一种手段切入到艺术里去后,这是自己很喜欢的方式就想再深刻的挖掘其中的可能性,因此不会去变。再一个问题就是,本来已经很熟悉一个制作流程,自己一直再研究它的新的可能性,也许到了一个阶段就会产生一些新的东西。所以现在我在变化中。就像从第一个系列到第二个系列,作品表面的喷漆的方式和视觉效果都有很大的区别。

  李:你最早做的是狗牵人,然后是猪扛着人,这是一种对象的置换,你怎么会想到的这样置换?还有你想表达的仅仅是对象的关系上的置换还是更多关心人和动物所反映的生态问题?

  刘:这是一个偶然。那时我每天都在想找什么题材,后来就偶然翻到本介绍人和宠物关系的杂志。上面有张图片:一个小女孩牵着一条体形很大的狗。我觉得这激发了我的幽默情绪。用作品讲关系的人很多,特别是很多人用正式的语言表达。但用幽默把关系结合起来讲的人,在我开始做作品的时候可能不那么多。所以我选择用幽默来做作品。这图片上的小女孩和狗本身在形体上就是不对称的,我关心的对象置换和人和动物的关系两方面都有。

  李:如果把你的作品被归为卡通一代,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刘:我觉得我不太像卡通,其实我的作品不卡通,我在处理的方式上尽量走的很具象。雕塑不管是老一代还是新的一代,都有造型上的变形。我在造型方式上不是我卡通的造型方式。我的造型方式和传统的美术学院沿用的造型方式比较类似。我作品的细节永远是真实的,它不存在形体上大的比列夸张、或是臆造了没有的细节,这还是一种很写实的范畴。我的写实还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写实,每个局部都是具象的。这是我觉得我的造型方式和卡通不一样的地方。

  李:卡通变形有哪几种方式?

  刘:我自己理解的卡通只要是形式上去划分,就像小孩、青少年到20几岁的青年,他们接受的东西还是比较可爱。比如大家公认的小孩可爱,在造型上,他为什么可爱?头必须要大、眼睛也大、身子和手比较小,皮肤光滑、柔软。我觉得在作品里面要有这些因素才能叫卡通。

  李:对,正如我开始说的,你作品有传统的写实基础在里面,同时夹杂了你对造型理解的特殊方式,这又是和卡通不同的地方。那些蹲在浴缸上的小猫人,都软塌塌的,且有种诡秘的感觉,一群蹲在或躺在浴缸里,把现实的物体放大了,把所表现的人物缩小了,有种童话的感觉,我的女儿经常画一些同样想法的画,比如一个碗里能装一个老鼠帝国。这里有种童心。你认为你作品造型的特征显得更重要,还是你自己做为一个80后的人的特征更重要?

  刘: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时代。这个时代赋予我们在处理形体和视觉感受上的不一样。这个不一样针对我们的上一代。有时候我们这一代人把问题作的浅一点,这个浅不叫优点,也不叫缺点。80后的一代人多能表现这种特质。但我们不好说在这个横切面上,某个东西的好坏对错。比如在前一代,大家的理解都很苦难、深刻。这样我就不好说这是否是优、缺点。但我们这一代人看问题就要轻松些了,我们这代本身就没经历大的挫折或是时代背景赋予我们的苦难,这里面可能只有个体与个体间会有挫折、苦难。整个背景不是很沉重,相对来讲还是很愉快地。

  李:这段不是很沉重的历史背景就使你们这代人非得和卡通连在一起吗?

  刘:不一定非的要和卡通连在一起。这代人在接受信息上,卡通对其的影响相对于前一代人要大一些。从小媒体和动画片就对他们又影响,这或多或少都会带一些。八十年代从5、6岁开始就每天看动画片。这里面还是媒体的问题,媒体的承载方式改变了,导致会这样影响这代人。八十年代以前的媒体是小人书、看不见图像的广播、电影。只有小人书和电影史可以看到图像的,小人书的画作者传达得就是他的艺术形象,你看小人书接触的就是那些作者的造型。而在我们这代电视就大量介入生活,动画片的传播力量很强。但可能在这里面卡通的有些影响不那么严重,而被有些人说的占到了全部的影响因素。

  李:能不能进一步谈谈那些洗澡盆,小猫人等,我很喜欢这个系列,这是怎么来的?

  刘:这是我《人间戏剧》系列的延续,我想再做深点,把上个系列的深度和广度扩开。我一开始讨论的是人和动物的关系,这是用的荒诞和幽默的方式在呈现,后来我把人、物、道具之间又呈现出新的关系。我想把自己一个阶段的艺术样式进行一个总结,再延续。

  李:你这一系列作品里也用大量的银色,比如浴盆里的水面。

  刘:我当时一直在想一个东西,银色的元素是亮光。我想在视觉上呈现出与时代、城市的结合更紧密。我觉得银色在我眼里能表达出这个时代。有的人觉得这个时代红色多、绿色多,这是个体差异。

  李:银色是你的特别感受和要求吗?为什么不用黑色呢?

  刘:我一直不喜欢黑色。我的作品从来就没大面积出现过黑色。黑色给人的视觉感受和我想传达的世界,在颜色上是不相符合的。我就喜欢亮堂堂的颜色。看到黑色我就想到了黑夜,但是在我看来黑夜不是很多,白天看得还多些,因为到了晚上我都睡着了,没看到黑夜!

  李:重庆的天总是灰色的,我刚来重庆的时候有时分不清早晨,中午,或傍晚。天总是银灰色的,尤其在冬天。

  刘:所以我也用了些灰色,作品基本上就停留在不是很亮也不是很白的基础上。

  李:后来是做大荷花了?

  刘:我把浴盆变异了,中间加了布纹这组成了另一个场景,我本来想做一张荷叶飘浮在空中,人的上半身在荷叶上,荷叶下面是人的脚,吊在空中的。这其中我是用布纹来组成一个荷叶。我还会再往下挖掘,都是把一个物体本身的功能、性质、状态变了,这样再和我的人物形象来嫁接。

  李:这个系列我也看过,烦琐细腻的衣纹被你变成了荷花叶的筋脉。同样是夸大了的物体。除了荷叶外,没往下发展?

  刘:最近我又做了新的作品会在10月份会展出。

  李:你的作品总有种失控或错位感,这种错位感体现在把景物的夸大,和把你所置放的角色缩小。有中对自然的恐惧感,和人心里深处的孤寂。这种孤寂就是即使你在浴盆上放了再多的猫人,他们还是那样弱小,还是漠不关心,怀疑自己的存在。现在说下另个话题,你是最早跟画廊接触的艺术家,你觉得这样对你好处在哪里?

  刘:最大的好处是画廊会给你信心。第二点是和画廊合作永远要保持谈恋爱的状态。画廊的主线是利益,在你能为他带来最大化的利益的时候,你们永远是最好的,但是当画廊去推其他艺术家而零落你的时候,你的作品有可能就不好卖,这是矛盾的。这不可能永远都很顺畅。总是在吸引与排斥间把握和画廊的关系。这样就觉得一直就是第一次接触的心态来合作。

  李:你怎么看艺术和商业这个问题?

  刘:现在看油画艺术为什么会火,而雕塑没火?我常分析油画和雕塑都是一种艺术样式,而油画的可操作性比雕塑要更强些。现在大家看到艺术市场的火热,这导致人们的资金大量注入油画市场,不断的做新的展览。在一个经济链条中,它相对很容易。艺术一旦进入市场,商业的力量就很大了。

  以前中国市场上国画为什么炒的这样高?在油画起来以前,国画卖的很好,到了一定时候国画一下就垮下来了。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是国画的复制品和赝品太多。赝品太多导致很多藏家吃过亏,所以就炒油画,因为大部分艺术家是在生前就开始炒作了,可以辩解真伪的能力就增强了。比如拍卖结束后,还可以找艺术家本人咨询,原来没签名的还可以补上。国画很多艺术家都是已故的,无法寻求真伪。这是资本的力量,资本是在寻找一个介质,让资本更好的流通,油画就很快,雕塑有它的客观原因。在艺术家本身来讲,雕塑做起来很困难,需要付出的心力与财力比较大,所以做的人相对会少,就导致市场上流通的作品少,这是雕塑自身的因素。

  李:这和快餐文化有一定关系,还有就是雕塑的造型加工复杂也有关系。

  刘:我觉得雕塑的价值被市场低估了。在拍场上,大部分是油画家在创新高,同时期的雕塑家的作品卖的也不贵。

  李:这有复制的原因。比如罗丹的《思想者》全世界都有,太多了,中央美院有、上海有、日本就更多。

  刘:雕塑都是有限量的签名的,并不是无限复制的,罗丹的作品可能是已经退出流通领域,只是作为终极收藏的教育形式呈现在我们的每个地方。

作者:刘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