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诸家评说李克仁

  田树苌:李克仁对艺术形式的感悟与把握能力极强。草书在书写过程中是时间的艺术,在点画的快速流走中要充分表现其偃仰顿挫、轻重疾徐,时而如春风舒和,时而如朔风劲吹;其节奏或如珠落玉盘,或如刀枪齐鸣。草书完成后,它是空间的艺术,作品点缀的长短曲直,字形的大小正欹,墨韵的浓淡燥润,章法的黑白疏密,绚烂宏丽,一如赏心悦目之画卷。李克仁把自己积几十年对音乐节奏旋律的彻悟和对造型艺术形式美感的知觉,统而为一倾注于草书的创作中。

  李克仁作书神完气足,真力弥漫,但又萧散奇逸,烂漫天真。他的草书似乎有夹生不熟之感,惟其如此,正合董其昌所云:“率意出生,熟近俗态,生得秀色。”他的点画线条凝重苍厚,如壁坼漏痕,如银钩屈铁,雄健骏爽中蕴含着生辣艰涩,线条具有饱满的生命力和视觉张力。从李克仁的草书中,可以窥见他活跃的形象思维力和艺术想象力。一般来讲,点画精美在于挥毫,而结字章法的奇姿异态在于书家的睿智与妙思。李克仁在处理单字的形态、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摇曳、行与行之间的错落掩映等诸多方面,均显示出不凡的才质。

  李哲:李克仁对草书的发展规律与审美特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抛弃了常人先楷、行,后草书的陈旧模式,直接进入到狂草领域,他对历代如祝枝山、黄庭坚、张旭、怀素、王铎、傅山等人的草书——揣摹与临习,并且能够马上比较好地消化掉,将养分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来,而每有意会,便欣欣然不知昼昏,他是勇敢的,他是自由的。在狂草领域,他用了6年时间,去博取别人的60年,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其狂草的成绩的是建立在其“大美”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他认为是因为书法是符合老子阴阳论的,这就是其高妙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面,它们是相互依存、变化的。书法作品中的直与曲、粗与细、长与短、方与圆、藏与露、正与斜、燥与润、干与湿、浓与淡、呼与应等关系,其实就是一对对阴阳、矛盾的关系。如果能让自己成为处理这方面矛盾的高手,那么,其书法艺术就会达到较好的高度。李克仁的许多狂草作品都打破了行与行的关系,但从整体上来看又是很和谐的,这与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

  李元红:克仁狂草作品的线条极具活力,个性鲜明。那龙摇蛇摆、气韵灵动的立体感与律动感,几乎就是克仁书法作品的标签。克仁先生的书法作品笔意酣畅,气息贯通,毫无阻滞,尽显狂草艺术剑舞山河、蛟龙闹海、蛇鹤相争、山势连绵、枯松倒悬、巨石奔走的意境之美。

  在整体布局上,克仁的狂草强调气势,极尽变化,重在抒发内在的精神世界。克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大胆追求创新,突破了书法中平面的、静止的、直线排列的纵列关系和传统观念,而是追求动感与摆动。字讲求摆动,列亦讲求摆动,字随意动,列随情摆,犹如神龙摆尾,气象万千。正如王僧虔《笔意赞》称:“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使其作品产生气韵飞舞、龙腾虎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效果,使整个作品极具动感与活力,成了有呼吸与情感的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这样,在展厅众多的书法作品中,就会产生“非常打眼”的视觉冲击,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常常使观者目注神驰,抚心激赏,唏嘘赞叹,寻味良久。

  张翔洲:让我更为叹服的是克仁能在瞬间调动激情,一提笔可达“忘怀得失,彻底无我,全身心投入到自然的怀抱”“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状态。但绝非狂而无度、颠而失控之态。线条随意挥就,浑然天成,章法上跌宕起伏,将无声的线条转化为庞大的心灵乐章,尽显狂草雄深博大的连绵意味。此中真妙,欲言已忘,独具个人的笔法飘逸,形成苍茫广大的艺术特色,奔放中充满个性和外扬的视觉张力。

  艺兴: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草书大进,怀素见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而悟草书笔法,如今李克仁以其大作家纵横古今俯仰天地之敏思、以其曾长期为音乐人的生命体悟,将旋律节奏径入纸笔水墨,融会贯通,书写出一个响当当的“狂草山翁”名号,真是快活!细品李克仁君的书法,宛若游龙出海,天地无限,神出鬼没,虚实相生,环绕处灵活多变,舒展处俊迈奔放,既见群龙无首之自由化境,又隐约有顾盼衔接之呼应安排,传达出一种游刃有余的潇洒慧质和奔放空灵的豪情气韵。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