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指数 | 月度(2022年5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

3cWRufGov7HeNUPYM2Lacj2cnvFjCOwQ1p166aPH.jpg

雅昌指数 | 月度(2022年5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策展人:冯博一 堆叠——東京画廊+BTAP(北京)成立20周年特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强策展”探索展览新玩法

2022年5月4日,“堆叠——東京画廊+BTAP(北京)成立20周年特展”在東京画廊+BTAP(北京)开幕,此次展览由冯博一担任策展人。

CNA1bTeCd7JolhMTf0poxqH75Mem57HLpGPp42hP.jpg

展览现场

策展人冯博一将此次展览命名为“堆叠”,意味着时间的积累,在互联网时代也代表着沟通与交流的多元端口。展览采用强策展的方式,参展艺术家需要针对其他艺术家已有的作品,作为自我创作的依据或媒介进行再利用和创作,艺术家们对其他艺术家作品不能进行破坏、覆盖和拆解,新作却包含了这些艺术家在观念、媒介和视觉语言上对其他艺术家的致敬、解构、调侃,甚至挑战与颠覆的一种“怎么弄都行”的游戏化过程。打破常规“纪念展”的模式,探索策展新可能和意义。此外,展览也反映東京画廊+BTAP在北京二十年来对中国当代艺术推动性作用和工作成效。

展览现场:艺术家大型“内卷”现场

这是一场不断变化的展览,不到展览最后一刻,没有人知道展览最终面貌会是怎样,策展人、参展艺术家每周都会重新布展,恰恰是“不确定性”对于展览来说才更意思。

kCaHgCeZm0c6ihPMgwHm7X0xplYearVIuqHvAP40.jpg

隋建国《棍》

8uLWLKMzQXXNHrKTDjnKs5YfbflTPjDoCkxhx51f.jpg

展望《木日比》

u8sZkcfwfYYrfuNiiGKu1NI3CQNowhQ2xKkVlsgz.jpg

徐冰《小民七言集》(局部)

kCy8JyxMEXrOzi8OgIVj50jzXLhJ4lwRP4i2N62n.jpg

张小涛《雷鸣·沉默》

比如展览最初入场的艺术家徐冰、隋建国等,其他后面进入的艺术家会根据他们的作品进行创作,像张小涛受徐冰作品《小企业七言集》的启发创作了《雷鸣·沉默》,陈文波的绘画作品《美好模型No.1,No.2》是针对隋建国、展望的“棍”状物而从他旧作中挑选的,而展望的《木日比》则是针对隋建国的《棍》从文本形象到其含义的解构接龙。展望的作品还是可以互动的,观众可以带上拳击手套,击打展望的作品;例如后入场艺术家缪晓春作品进来后,就和张小涛的换了位置。

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艺术家之间的竞争,作品跟主题是不是呼应,具不具有个人化的特点等等,可以看做是大型艺术家内卷现场。


策展人:陈晨 蒿亚楠“记忆那城”当代艺术邀请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探讨城市建设进程中文化遗产的兴衰

2022年5月11日,“记忆那城”当代艺术邀请展在天津巷肆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陈晨、蒿亚楠担任策展人。

F0h72FVEBz5ti5RYuNkJrncEOxwe8ljLyezZ8GzT.jpg

谭勋,《李明庄计划——柱头之一》,木檐柱,220×30cm,2008

j7LSrdcwqKTw9zu92FjY92c9m47cGGCrAZfv3RzA.jpg

张小涛,《萨迦》,影像,15分45秒,2011

展览以“文化遗产与城市”为主题,用影像、摄影、雕塑、装置等多媒介作品呈现了中国城市发展历史的进程与缩影,以“记忆”为线索,从个人、集体和城市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伴随城市建设进程中文化遗产的兴衰。

展览现场:这里有许多被遗忘的城市记忆

QTHRbBkYDgZ6g1FRaCf9Olt7TJZqTeWJmjm5x2si.jpg

陈秋林,《别赋》,单屏录像,9分钟,2002

mVJFr0ePBEMVAtDweyBDkIbo9MMtGtn96TY4qRLO.jpg

刘军,《尾矿·砼》,混凝土废料,尺寸可变,2019

J6ft95t0uP4OCPxHuFDeDg4DPZHHb34qzPa3IBr5.jpg

高岩,《装饰物1》,摄影,165×110cm,2017

这是一个会唤起很多城市记忆的现场,比如艺术家张小涛作品《萨迦》,通过考古与数字艺术的结合来考察《萨迦》的时空流变,其实也是在考察藏传佛教面临世俗化世界价值观的历史嬗变;谭勋的《李明庄计划之柱头》系列,艺术家将宋代诗书画意雕刻在清代的木檐柱上;陈秋林的《别赋》,拍摄了万县、云阳、奉节、巫山、大昌古镇等城市,片中第一部分记录了这几个城市的拆迁和移民们的现实生活;第二部分记录了即将或已经被破坏的三峡文化遗址,和在这些遗址中演出的京戏《霸王别姬》片段;第三部分是艺术家本人在拆迁废墟中的表演片段。艺术家们从个体视角记录一个时代集体的生存状态,用艺术作品再现并填补集体对城市文明的遗忘。


策展人:斯特凡诺·科利切利·卡戈尔 孙熳 筑梦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探索艺术家与构筑的技艺之间的关系

2022年5月28日,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以群展“筑梦”(Building and Dreaming)作为第二季展览的开启。此次展览由斯特凡诺·科利切利·卡戈尔与孙熳担任策展人。

zPyuEQxgcTdwltqtufTkAQSqAkc3rHd7shHJyr78.jpeg

展览现场

2GnJAwv49N8UFMOHCWJEAEND7BMa9RrbqqXkXHxq.jpeg

展览现场

展览以雕塑、素描、绘画、摄影、装置和影像等不同媒介,探索艺术家与构筑的技艺之间的关系。不同媒介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观众在踏入不同展区时实现了时空的过度与内容衔接,也让这些作品在展览中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观众可追随艺术家们所勾勒的蓝图,穿梭于错综曲折的筑梦旅程,探寻艺术家们对于如何用理性的方法将浓厚的个人情感凝结于简洁的形式,或用满怀激情甚至有些疯狂的表达来呈现对真实世界的分析与反思,感受豁然开朗的梦之愿景。

展览现场:一场筑梦之旅

OEwX4DqwWgSjav8zPI2pLNKVFdURzlKgwtzgDbau.jpeg

《谁来测量空间,谁来告诉我时间?(齿轮)》

h6dQR0G12KAoWZ1156abDsloDcom4uI4OtdXTonI.jpeg

《银色的球》

YK4SEQS1HbYgKNOVw8HsLMooTHcN1BZmE3ebedMs.jpeg

《走神》

此次展览分为8个展区,相互连接之间就像是一个迷宫,展览的最开始,呈现的作品都比较有体量感,比如墨西哥艺术家Mariana Castillo Deball的雕塑作品《谁来测量空间,谁来告诉我时间?(齿轮)》,是一根高4.3m的柱子,柱体由多个抽象纹样、几何形式的陶器垂直垒成; 在展览的中间位置,呈现的是与个人记忆、生命体验和私人视角有关的作品,这些作品会更加容易引到观众进入到“梦”的情景与体验中,比如Mona Hatoum的极简装置《银色的球》一簇白发团成的9厘米的球,仿佛是对艺术家个人年龄增长的纪念。展览结尾处,呈现了一些更加轻盈的作品,试图让观众进入到一个更加具有想象力的叙述空间中,艺术家欧文婷的《走神》,将一团蓬松的云朵悬在展厅半空,从云朵的底部伸出一个潜水艇用的潜望镜来。

展览将艺术家们在创作中的思考、情感体验与物质呈现一一展开,观众可以在展览中进行一场筑梦之旅。


策展人:向雪“情境”跨媒介艺术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用艺术建构诗意的情境 释放想象力和生命活力

5月28日,“情境”跨媒介艺术展在重庆时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向雪担任策展人。

M34uhYixZ3Evu58QSntdfV7376gDVghjdI2jCMPf.jpg

展览现场

J2Uq73UNvZzEUm99j4fB5M96pYCJgJUtY499xlB5.jpg

展览现场

yrKn8TMozjzuHHxbwp4Ny8rfnqnlrlCDOXb93mMa.jpg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引“情境主义”为主题,以包括架上绘画、装置、影像、多媒体等跨媒介创作方式,通过有温度的、有触感的日常媒介或身体媒介,试图重新从生活 、身体、身份、情感出发,寻找艺术与生活的答案、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建构诗意的情境,释放想象力和生命活力。

展览现场:感受生命的活力

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很多有温度的、有触感的日常物品被转化为艺术作品,包括艺术家的身体,这些作品促使人们从生活 、身体、身份、情感出发,寻找艺术与生活的答案、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不单单引发观众的思考,同样也感受到艺术家作品形式的强烈视觉冲击。展览中还有许多可交互的装置作品。观众在看展时可以自身与作品互动的方式,“参与”到艺术家的作品之中。

yXXagIZUnwH1lxvuVYyYiuXEu0LIpkPqskNqnQrE.gif

蔡雅玲 《NO》

d2m84laAnRsZmsmdFJa5ELhnSJ74UOlWOYXrPGDK.gif

胡佳艺 《旅行箱》

pT1I6RsXV75fm94805o3O8uuVRyGcpn0ZKNqsxJC.gif

张有魁 《满月》

比如艺术家蔡雅玲用水晶珠穿起的巨大门帘,小朋友们穿梭其中,玩的不亦乐乎,胡佳艺用透明旅行箱创作,张有魁借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仪式等象征物的西服和婚纱来寄托情感;艺术家刘畅的作品《大合唱团》也是一件互动性作品,观众站在台子上,机械手自动的鼓掌。


策展人:王绍强 车建全:一时一刻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借由影像启发观众认识自我与世界

2022年5月28日,“车建全:一时一刻”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王绍强担任策展人。

dsM3mY3GuQ7x9mlZ2LVaPmQPTQop2DGHhau6kiuj.JPG

展览现场

6DU0ApLmuC4YzOi645E5JdvbL5F3l0xsv6bJz9lC.jpg

展览现场

fIhiVWrA1Cnpm6eO6gzgHKNmEm8zqnpzPQQ1MHv9.jpg

展览现场

展览围绕“时间”主题展开探讨,王绍强长期关注摄影、影像等综合媒材在艺术形态和跨媒介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试图从多样的艺术表达中寻找并梳理出属于这个问题的当下回答。王绍强相信通过本次展览,借由影像这一艺术形态能够更好地启发观众认识自我与所在的客观世界。

展览现场:在一动一静中感受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此次展览是艺术家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在探索的记录式呈现,并且大部分影像是第一次展出,因此,是一个需要花时间去感知和体验的展览。同时,展览将绘画和影像作品并置呈现,成为相互的补充和诠释,在一动一静中尽显艺术家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AnNmwRfYdZmzEZZchEIGLcRl9cvxBusILhIinc1K.jpg

小城之春 布面油画 2015 展览现场

IxNb5GQKiltYpR64L5Lx6GUdhsVC4i2ZtPTUDGk4.jpg

《松》单屏影像 3′26″2018年

7woNvd4EyJRjdUQmUArGgj7f2hlUzkwKen4xSmns.jpg

《不确定性的冥想》三屏影像 22′00″2021-2022年

比如《亭》、《松》、《岸》等几个系列作品,通过对景观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时刻的凝视,追溯了东方文化传统中的静观观念,影像画面非常的治愈,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会让心沉静下来;创作于2021年的作品《不确定性的冥想》以特定场所在不同语境下的鲜明对照,探讨了人类生存方式面临的危机和修正的可能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手机用户2824930

      宏观视角👍
      01年前 0
    • 玉生珏

      值得观赏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