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制书 | 这本收录了艺术家600张习作的64k小书, “最美” 在哪里?

在202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中,有一本尺寸只有64k,外型却十分抢眼的小书。把它拿在手里感觉就像拿了一块方砖,藏于书盒中的画册生动地演绎了什么叫做“霸气侧漏”:书名“贾涤非练习”五个粗重坚实的黑色方正字占满了整个裸脊,使得这本一眼看上去很迷你的画集,存在感十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012/8f66935200603223b5595089b81655fc/8f66935200603223b5595089b81655fc.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012/e82b0eb74cbb2f3a734ee7475e7a13d9/e82b0eb74cbb2f3a734ee7475e7a13d9.jpeg

《贾涤非练习》

作者:贾涤非
设计:雅昌·北京设计中心 孙文彬
出版:吉林美术出版社
印制:雅昌文化集团·北京艺术印刷公司
荣誉:202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这本《贾涤非练习》是艺术家贾涤非的作品集,书中的作品是从一位上海藏家的一千多幅草稿和画作的收藏中,精心遴选得出。这批收藏全是贾涤非于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创作的素描、油粉彩、水墨和水彩手稿。艺术家最终挑选了近600幅画汇聚书中,这也是此批作品的首次公开出版。
 
 
 作为研究史料的艺术家画集 
 
作为中国表现性画家的领军人之一,贾涤非从80年代开始,就以极为个性化的风格挥写对生命和自然的想象。富于刺激性的色彩、繁密而流动的线条,共同构成了他的画作中那些难以捉摸的奇异场面。


《葡萄树下》,贾涤非,1992

如果你对这些画作感到有些难以理解,不妨想象一下莫言小说中的场景,充满了民间色彩元素和激情迸发的生命形态……这恰是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刚刚恢复活力,创作者们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语言。


《尴尬图—戏人》,贾涤非2009


作为个案,贾涤非的画作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研究颇具意义。而《贾涤非练习》中的作品,既有艺术家自本科创作时期,就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时创作的写生画,也有其成名作《尴尬图》、《葡萄园》、《收获》等系列作品的手稿,更有他对生活片段式、即兴式的速写。作为贾涤非油画艺术起步和始发时期的重要文本,《贾涤非练习》的文献和史料价值不言而喻。


素描草稿与水彩并置


同时,书中除了呈现艺术家的画作,还有他练习过的多本速写集的书影,配上他的内心剖白文字,尽可能还原了一位艺术家创作时的真实状态。


内页中的练习册书影
练习册上的作品


这批手稿之巨,让人不免联想到贾涤非在绘画上的勤奋与练习的数量之多。“练习”自然成为了这本画册主题,设计师孙文彬更是从头到尾、从里至外地抓住了这个词。

从全白的书盒中取出画册,还没等翻开书,贾涤非的“练习”就从内页“溢”了出来——艺术家的画覆盖整本书,包括封面、封底和三个方向的书口都成了他挥洒笔墨的地方!可以说,贾涤非作品中这种极具表现性和扩张性的重要特质,被设计师精准地呈现在了画册上。


覆满全书的画作
 

 设计“小书”来折磨自己 

大约是在十年前,孙文彬结识了艺术家贾涤非,两人常常一有机会就聚在画室,一起聊天、画画、工作,这让孙文彬对这位艺术家及其画作有着十分贴近的了解。

在他看来,贾涤非总是在持续的绘画中否定自己,通过不断的练习让自己进入一种陌生、甚至是不会画画的状态,这种在“自己的感受里”不停寻找的艺术激情,十分动人。


 
做这本自己既喜爱又了解的艺术家的画册,孙文彬无需与对方做太多沟通,对于对方可能提出的要求,他更是了然于心。同艺术家的画一样,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呈现本真。书的外盒因此呈现出全白的状态,书名等所有文字信息以压凹的印制工艺呈现,表达了一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格调。

书盒正面的英文书名“Jia Difei Works”也是孙文彬反复排列、琢磨许久的结果。字母“i”被精心排列在一条线上,韵律感十足。由于三个汉字的拼音中都含有字母“i”,这让他对“i”上的小圆点动了心思:三个小圆点被放大后进行了错位排列,让位于中间位置的圆点被“模切”掉一个,使读者能透过全白的书盒窥探到里面的作品。白色和彩色圆点的对比,在孙文彬看来能够比拟成易学中“阴阳”的原动力,同时还能传达贾涤非“不重复自己”的作画心态。


书盒正面

今年“最美的书”给予《贾涤非练习》的官方评语是“设计轻松而随意”评语中特别提到的一点,就是书中的第1个印页被设计成了一张拼图,由艺术家的一整幅作品裁剪而成,读者可以将这16个页面撕下来,自行拼凑出完整的一幅画。对此孙文彬有些骄傲地说道:“评委的评语就像把我的小心思扒光了似的。”在他看来,书不仅是用来读的,“还要有互动的部分,才比较有“互联网”思维。”

可撕下的书页

虽然贾涤非练习》的体量很大,包含了600多张习作,但孙文彬从没想过要将它做成大书,因为重的大画册很难让人多翻两次,而他希望这本书能够被读者随身携带和翻阅的“就想着做一本口袋书,小小的,宝典类型的,大家经常翻,会看入魔的那种……”



但是做一本“小书”,却并不比大书简单,多达600p的小书要克服的困难就更多了。其中最大的考验是锁线,由于开本小,书本又厚,一般的锁线机难以进行作业,甚至一锁就爆线。孙文彬为此还与雅昌的生产部门开会研究,寻求解决办法。最后在数码打印的车间,生产部找到了一台小的锁线机,克服了爆线的问题。于是,在雅昌细心且专业的锁线师傅的操作下,孙文彬得以实现了自己的设计。



从拿到图片到书最后印刷成品,《贾涤非练习》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孙文彬与艺术家贾涤非分处两国,两人克服了时差,在网上完成了全部沟通。期间,书的形态也改过了无数次,一遍一遍的推到重来,才有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样子,对此孙文彬笑称:设计师就跟艺术家一样,都是‘关起门来折磨自己,打开门来吓唬别人’。”
 
  
《贾涤非练习》正在“锁线”中,即将出货!
🛒扫码进入预购链接🛒


作者:陈素娟
编辑:阿涂


2020中国“最美的书”

The Most Beautiful Books


我们将陆续推出

2020中国“最美的书”的专题报道

敬请关注



往期回顾:
2020年度“最美的书”,超半数由雅昌印制!
想收藏100件吕尧臣大师的传世茗壶?有这本书就够了!
常玉、马蒂斯、达利…大艺术家们的手作书,你见过吗?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