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七夕 | 看画中鹊桥,许暮暮朝朝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现代人难见银河,牵牛、织女星傻傻分不清楚,但每年的七夕总免不了要好好过的。


七夕亦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最初是妇女们用于祈福、乞巧的节日,后来有牛郎织女的传说融入其中,这个节日便渐渐与爱情有了联系,成为中华文化和大众心中充满爱意的日子。


清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 桐荫乞巧


作为我国形成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传说,“牵牛织女”的故事早在先秦时期就在民间成型,《诗经·小雅·大东》有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那个时候的牛郎织女还不是情侣,没有任何暧昧关系,甚至最初牵牛星都不叫“牵牛”,叫“河鼓”。

《晋书》:“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


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星神有着无上的崇拜和想象,将牵牛星和织女星想象成人间男女,这才有了后来的牛郎织女。


清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局部)》 七月乞巧


中国的民间传说多是世俗与神话的映射,牛郎织女也免不了拥有人的悲欢。牛郎和织女的情感纠葛开始在战国末期、秦国初,到了汉代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夫妻分离两地的悲惨爱情故事,魏晋时才拥有相会的机会,简直是异地恋的模范。


唐宋以后,牛郎织女的传说成了我们如今所知晓的样子,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于银河之上,喜鹊搭桥、星云作伴,在天幕中完成一次次重逢,谱就一曲亘古的爱情篇章。


清 姚文瀚《七夕图轴》


要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里,老牛是神助攻,但功劳最大,那肯定非喜鹊莫属,年年牵线搭桥,堪称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使者。在这个爱情当先的日子,奉上一波牛郎织女的爱情使者,愿有情人天长地久、眷属白头!



明 边景昭

春花三喜图

·亲密接触更增进感情哦~


元 佚名

丹枫鸟鹊图

·去哪儿约会好呢……


明 吕纪

四喜图

·去约会吗?

·对啊对啊!


南宋 佚名

古柏归禽图

·快点快点,约会不要迟到!


明 边景昭

三友四喜图

·今天,牛郎织女的爱情使者也要成双对~


南宋 林椿

十全报喜图

·鹊桥走起~


探墨,一个链接生活的艺术平台!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编辑 | 栖迟

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侵权必究

商务战略合作/艺术作品/文章投稿 

 请投邮箱:business@tanmo798.com

或联系微信:TANMO19866169068

探墨艺术媒体支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