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海戏蟾”吉祥祈福

2018-02-01 21:17

  ■江苏南京 胡剑明

  鸡年岁尾,笔者在南京古玩市场淘得一块直径18厘米大小的“刘海戏蟾”瓷片(见图)。这是一件晚明祟祯年间的青花大盘的底部。图案基本完整,尤其画工极好,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称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瓷画佳品。刘海前额垂着整齐的短发,手里舞着一串钱戏着金蟾,夸张的表情,一脸憨态喜气的神气,使画面平添了十分情趣,寓意来年兴盛吉祥,幸福美好。

  中国民间有关刘海捉金蟾的目的有两种说法。一说刘海以金蟾为食。金蟾是民间信仰中的灵物,刘海以之为食,说明他神通非凡。一说刘海捉金蟾是令金蟾吐金,施济天下穷人。金蟾是传说中能吞吐金钱的灵物。把蟾与金钱联系起来,是由于蟾身布满类似金钱的斑纹。刘海捉金蟾的方法是根据金蟾的“习性”,以一串金钱引诱并钓住它,即民间所说的“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百姓求吉祥,祈福万万年!”

  在明清时代,有许多工匠特别喜欢画“刘海戏蟾”,我们现在可见到“文物级”的瓷碗、瓷盘、瓷杯上这幅图案也不在少数,有青花的,有五彩的,有刻瓷的,可想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不一般。我过去见过,许多民间年画中的刘海是一副欢天喜地的胖小子模样,袒胸露怀,蓬头赤足,双手舞动一串金钱,正向一仰视的三足金蟾抛去。民间左邻右舍的门上张贴这类年画,有祈财求吉之意。刘海形象至今仍以吉祥图案形式出现在年画、剪纸、枕被等工艺品中。

  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著名作家诗人、92岁的俞律说,刘海戏蟾的故事,至迟在北宋时便已产生了。北宋词人柳永《巫山一段云》中有这样的句子:“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可见,当时已有刘海戏蟾的戏曲演出。明朝李日华《六砚斋笔记》说:“皇越石携来四仙古像,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玉色者戏踞其顶。手执一桃,连花叶,鲜活如生。”柳永《巫山一段云》:“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这是最早的刘海戏蟾记载。

  此后,民间还出现了刘海戏金蟾的戏剧和舞蹈,这些都和中国瓷画艺术一样,以美好传说启迪人们的美好愿景,其指向总是一个:吉祥祈福!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