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王音,以及镜花园里的语言效果

undefined王音:友谊》展览海报©维他命艺术空间

undefined《王音:友谊》展览布展详图。©维他命艺术空间

王音,以及镜花园里的语言效果
文 / 臧杰
用“语言”去诠释一个艺术家及其创作,要比诠释一个写作者要难很多。

因为这很容易被理解成“技术”层面的问题。

但,对诠释作为画者的王音而言,抛开这个词,我个人还很难找到一条另外的路径。毕竟他的工作,多少年来都围绕于绘画系统本身。他所呈现出个体的价值,是对这个系统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如同一份语言实践。

与大多数成名艺术家不同,作为八五新潮出场、有“圆明园经历”的艺术家,王音在语言上始终保持了一种未完成性,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尚未被当代艺术经验史归位的画家。

近三十年来,他通过自己延绵不断的个体实践,一路裸露了自己艺术胎记、成长经验、审视角度、对位思考和表达实验。在当代艺术行进的层面上,可以从王音的工作里,找到很多的对应性。但吊诡的是,这些对应性一直没有稳定下来,成为一个规定意义上的王音。

及至2014年“唐人”个展之后,我部分看到了王音的语言习惯,并和他探讨过个体景观化的问题,王音的态度是他对景观化一直心存戒备。

显然,王音是在期待用一种连续性的方法呈现自己的工作,以保持自己的在场。

因此,王音与油画中国化的线索实践,会生发出很自然的联系。他把自己的工作,视为这个线索过程的一部分,他的部分停留,只是部分经验的归纳总结。

2016年,王音的“尤伦斯”个展,包含了些许后“唐人”经验的完整。但“赤脚画家”的本色和“诗性”,还是让人有了诸多意外。仅从图像学的情态看,我分别找到了一份试图下沉的暗示,和一份试图飞升的暗示,而在这二者之间,王音在用极简化的方式,对形象和形式作了处置。

而这之间,是否巧合地裹挟了他潜在的深踏传统以谋求提升的心理,无从得知。

但可以确认的是,此间挥发出的叙事氛围和“语言”诗性,却迹近明显。

如果放诸于写作领域,可以将之比附为——用简化的语辞,制造尽可能外溢的叙事场域,并使之离奇与多义。

但这离奇与多义,又不是漫无所附。它附着在一些情感、知识甚至当代问题的记忆之上,又恰好在似与非似之间。

王音在“镜花园”的这场新个展,则又是后“尤伦斯”的提炼,更加精炼的出品,显现出自然成诗的结构。

从空间与作品的展陈看是如此,从光线的采纳方式看也是如此。

这场叫《友谊》的展览,试图以精确的自然光,搭建观看的诗行。

然后,让作品成为语句。

作为替代性的展览空间,维他命画廊在番禺搭建的艺术生态现场,暗合了它一直以来在全球化视阈下强调“东方”文献观察的学术特质,而王音的本土绘画线索探求本身所隐含“文献”生成意味,使得这场展览有了不期然的思想遇合。

对现实展览空间的判断与分割,对作品陈列的掌控与布局,是王音将专业的、甚至是职业化的艺术诗学经验,放诸于镜花园场域的一次尝试。

也或可以说,在这整个展览过程中,镜花园变成了一个有基因的叙事场;而王音,顺着基因的肌理,放下了他的诗行。

就作品本身而言,《友谊》所透出的图像暗示更加中心化,更多关于“手”和“腿”的表达信息,在把弄和行走着;在描摹对象的选取上,知识化的谱系甚或在向“低端人群”倾斜。“友谊”所生发的对位关系,在切近着与生存的距离。

这种视角似在说明,王音几近纯粹化的绘画实践,并没有断舍现实的思索,只是因为隐喻色彩更浓,而增加了不确定的模糊。

遮蔽确定性,成为了一种修辞,也生发出隐约在别处的语言效果。

于是,我们看到,在2018年1月13日这一天,在“镜花园”现场上的王音,更接近于一个在吟诵中的诗人,或者说是一个歌剧舞台上的咏叹者。

他在铺陈诗句的同时,更在意何时是最好的顶光,何时该鞠躬致谢拉上幕布……

undefined《王音:友谊》展览现场

undefined《王音:友谊》展览现场

undefined《王音:友谊》展览现场

undefined《王音:友谊》展览现场

undefined《王音:友谊》展览现场

undefined《王音:友谊》展览现场

undefined《王音:友谊》展览现场

undefined维他命艺术空间:“镜花园”

undefined通往“镜花园”的小径。©维他命艺术空间



王音:生于1964年,王音成长于山东青岛,198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在他最初的艺术学习生涯中,王音受到苏式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这段经验在日后成为王音深刻反思的资源之一。对于王音来说,绘画是持续思索历史与意识形态问题的载体,这种思索的核心在于王音对中国美术史,特别是中国油画现代史的稔熟。王音把个人的情感经验、思想脉络贯穿于自己对近现代绘画史的认识中,把外缘的影响内化为纯粹个人化的身体经验,以便于从中找出一条被“粗糙的思想与观念的杂草所遮蔽的‘内在理路’”。王音笔下这些色调内敛、沉静的事物往往传达了处于遮蔽下的当代生活之内在精神。在王音的《友谊》个展中,绘画遵循着自然光在一天中的规律,找到各自在空间的位置。这些绘画既不从属于特定的主题,也不编织空间中的叙事;它们随着一天的自然光线而浮现,隐没。光线作为看的基本条件,既是物理空间的要素,也是内心空间的折射。漫射的光线,平淡了对意义的聚集,进而弥散、敞开我们所身处的时刻。
©维他命艺术空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