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陈许画展序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批写实的作品,同时,又绝对是一批写意的作品。说写实,因为这是一桩世界顶尖级的世纪工程——珠港澳大桥诞生的真实纪录。从九年前工程正式启动开始,作者就一直追踪着她的进展,并且每年都多次深入到工地中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通过用眼睛、耳朵和心灵所获得的丰富印象、所受到的巨大震撼,以及所引起的强烈共鸣,以严谨虔诚的态度,全力以赴投入创作,最后铸就这一幅幅激情澎湃而又雄浑大气的作品。从而再次证明了生活是艺术唯一源泉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面对这种题材的创作,即使本事再高的画家,也决不是凭借走马观花的匆匆一瞥,或者坐在家里翻看几张照片,就能够取得成功的。正因如此,陈许的这批作品也就获得了历史实录的意义,如果在同一时段里,没有第二位画家这样做,那么这批作品更成为珠港澳大桥惟一的艺术实录。事实上,对于每个人来说,历史的机遇往往就是这样:当它来到你的跟前时,你却视而不见,或者无动于衷,它就会一纵即逝,再也不会眷顾于你了!而作为长期服务于公路工程界的陈许,以他为人的真诚踏实,无疑并不是出于功利的考虑,只是凭着他对这一行业的深厚感情和对这项工程由衷惊叹,一下子就陷落其中,忘情其中,而乐此不疲,也因此成为历史机遇的幸运儿。此中启示,值得深思。

  另外,还值得谈谈的是,我总以为:绘画——其实别的艺术也 一样,第一要靠天赋,技术的训练固然必不可少,却是第二位的事情。

  陈许的天赋无疑相当高。他是画油画的,同时也搞点雕塑。就油画来说,物象造型和光、色的感觉表现自然是对画家最基本的考验。但时至今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历数百年的反复尝试探索,可以说已经五花八门,几乎穷尽所能;加上摄影、电脑的冲击,更令人感到危机的紧迫日重。于是中国油画界开始寻求突破。其中,取法国画的写意传统,以开新面,是一种选择。近来亦颇有大力提倡者。然而说实在话,发源于西洋的油画,遵循的是另一个传统、另一套表现方法。要将两者揉合起来,达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如果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批老一辈的油画家也曾就此做过尝试,出现过可喜的苗头的话,那么后来这种探索就中断了。时至今日,画家们所受的基础训练,以及立足的文化根基,与老一辈都大不一样,想沿着当年的路子走,恐怕也难。当然,也并非只此一途,另辟蹊径也是完全可以的。至于今后怎样走,会走出个什么结果,就寄望于当代画家们的才智了!

  对于中国画的写意传统,我倒是觉得最重要、因而也是最可贵的无非两点:一是个性,二是激情。所谓个性,就是与众不同,就是无法复制的独一个。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更忠于画家自己独特的主观感觉,并由此出发,去对待客观物象,重构客观物象,把客观物象改造成具有强烈画家个人色彩的艺术形式。正如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完全相同的画家。因此只要能够自觉地、切实做到这一点,作品就自然而然具有了与众不同的个性。至于所谓激情,这一点对写意创作尤其重要。因为当画家摆脱了既定的成法和规矩之后,构成作品的艺术节奏就得凭借“意”的运行来完成。而产生“意”的唯一动力,就是“情”。可以说,无“情”则“意”不动,“意”不动则“画”不成。因此激情,实在是写意方法的生命。虽然其他艺术方式也需要,但对于写意画来说,放弃了激情,就无异于自杀!

  如果用以上两点来衡量陈许这批作品,我们会欣喜地发现,他在写意油画的探索方面,迈出了相当成功的一步,取得了非常值得重视的成果。具体作品就不一一列举了,读者自可以仔细观摩领会。在这里我只想强调指出,他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有数几位在写意油画方面做出成功探索的画家之一,因此特别值得庆贺!

  2018年5月于羊城蝠堂

  刘斯奋,原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作者:刘斯奋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