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她的风情扭动成我的遐思 ——在海口看张智罡作品

像一场风暴吹去了黄沙与尘土,她扭动的身姿在蛛网、麻绳与败絮中竟如此妩媚。


她像是一场人体捆绑游戏的意外,定格在痛苦释放成欢欣的那一瞬间。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5/160013349032157100.pn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5/160013353377913510.png


或许,你觉得她们更像是一次战争的遗迹,抑或是天灾的现场。


但她们每一个都是鲜活的生命,被困在各自不同的境遇中。那些有形和无形的限制与束缚,在她们身上如密布的蛛网和收紧的麻绳。


她们在那里或挣扎或舞动,仿佛还有低低的呻吟。这种遐思带着穿越的感觉,恍惚中,总觉得她就是你、就是我。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5/160013356708634370.png


这是艺术家张智罡的一批综合材料“浮雕”作品。这些用废旧棉布、衣物、麻绳、各种纤维以及亚克力、色浆等材料制作而成的作品,颠覆了我们对雕塑、绘画、装置的理解。作品在2018年刚一露面,即得到法国CFA艺术基金的大力追捧。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5/160013361647418120.png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都会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他们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比如,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基弗,他在表现痛苦和历史追索的作品中,会使用沙子、泥土、石头、模型、稻草,还有大量的铅等材料,使作品的主题和艺术观念更加鲜明而富有触感。


中央美院教授徐冰的作品《烟草计划》,整个系列以烟为主题,引发了人们对人与烟草复杂关系的思考。徐冰说:“我把烟看成一个无属性的材料,思维的触角才可以无限展开,才能发现难得的东西。如果总带着很强的道德、利害关系的判断,就看不到这些材料的真实和价值。”


张智罡的作品则更注重材料固有特征的抽离,赋予材料新的视觉感受,在艺术家对材料进行重塑之后,材料的属性得到有效的消解与重构,并在观者视觉经验系统中得以转化和重新传达。艺术家近乎平静的表达中凸显或诗意、或暴力的多维视觉场景,引发观者对作品主题的深层次思考,乃至仿佛穿越般的遐思……



目前,该系列的部分作品在“张智罡现代艺术工作室开放展”中作短期的对外展览。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5/160013362966529540.png

展览现场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6/160022264810765920.png


(文:七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