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何海霞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全面展开

  由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文联、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西安长安画院、何海霞美术馆、陕西省美协、陕西省国画院、西安美术学院共同承办的“何海霞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于近期全面展开。新闻发布会于4月29日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本次活动在去年就开始酝酿、实施。并专门成立了以龙瑞等人为主任的组织委员会。本次活动从艺术家个案研究的角度较全面地战士了何海霞的艺术创作成就,回顾了何海霞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思想。这对于当代山水画演进脉络的梳理,对于当代中国画美学思想的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活动是一次立体的、综合的文化活动,主办方将在北京、西安两地逐步开展各项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一、 系统整理何海霞的艺术思想,全面搜集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出版一批能全面反映何海霞艺术成就、艺术思想的文献集,如《何海霞全集》、《何海霞编年表、艺术年谱》等。   二、 推出关于何海霞从事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活动的电视纪录片。   三、 举办何海霞作品展览,其中包括“何海霞百年诞辰画展”(2008年9月,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何海霞不同时期创作的山水画作品200余件,其中包括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国内重要艺术机构的藏品,也有何海霞家人的藏品。2008年12月,位于西安的何海霞美术馆、碑林博物馆等机构也将展出何海霞的作品200余件。   四、 系统研讨何海霞的艺术。2008年9月,将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何海霞艺术研讨会”,国内三十余位知名理论家、画家将围绕“何海霞与中国画研究院”、“何海霞绘画的风格特色与技法特征”、“何海霞对传统的继承及其作品的时代特色”、“何海霞与20世纪中国画发展背景”、“何海霞巨幅作品创制”等学术话题展开讨论。2008年12月,将在西安继续举办研讨会,探讨何海霞的艺术成就。   上述活动互相交叉,互为补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学术性、欣赏性、普及性与提高性为一体,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也在社会上广受关注。   何海霞(1908~1998),是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的专业画家。1908年9月生于北京,为满族人。初名何福海,字嬴,又字登嬴。其父母酷爱文艺,对少年时代的何海霞影响颇深。何海霞幼时即喜爱书画,青年时期曾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其游历山东、四川。何海霞随张大千习画期间,饱览了中国古代名画并大量临摹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真迹。1936年,他与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长春、大连等地举办作品联展。1951年春,由重庆迁居西安。1956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任专业画家。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与石鲁、赵望云等一起切磋山水画创新,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1961年,他曾应中央美术学院之邀,在该院授课两年,培养了一批中国画人才。1976年后,他应邀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创作许多巨幅山水画,为社会瞩目。1983年,他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不久后调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任专业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此间兼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委员会顾问,以艺术为纽带,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   何海霞先生擅长山水画。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饱游沃看,师法自然。何海霞的山水画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他在水墨、青绿、界画等诸多领域均有所建树,面貌多样,既有尺幅巨大的作品,也有精致的小幅作品。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给了他不少灵感,其作品个性鲜明,立意雄奇,骨体坚凝,笔力雄健,墨色浑厚,蔚为大观。   本次活动是中国国家画院本年度的重要活动之一,它与该院举办的其他活动一样,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了力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