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童振刚“心经肉跳”巡展北京站盛大揭幕

  10月10日15时许,“心经肉跳”童振刚巡回美术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圆满开幕。著名批评家栗宪庭,学术主持王鲁湘,策展人徐刚,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艺术家童振刚等嘉宾莅临出席开幕仪式。展会将持续到10月19日。

  童振刚(生于1959年)和中国大部分科班出身的当代艺术家不太一样,他是“野狐禅”。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上出生并长大,童振刚本来注定是要做一个光荣的产业工人的,他也已经在很小的年纪开始在油田上工作。是他对书法和篆刻的喜爱和天赋,让他转换了职业。虽然他到了北京以后,也受过大学艺术教育,先是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再去中央艺术学院,但是毕竟不是正式攻读学位,而是在自己已经形成艺术观念的基础上进修。这样独特的经历让童振刚成为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当代艺术家,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这次童振刚的“心经肉跳”主要集中展出这些年他书写《心经》的感悟,开创出以画为书法,书法为造像的新式风格。作品恢弘,展览壮观,着实让人“心惊肉跳”。在《心经》系列中,强调了书写性和密集的网状构成方式,在画面中找到了一种结构感,让作为纯粹文本的《心经》具有了画面的感觉。并从水墨本体出发,运用一种新的布本材料,书写构成一种新水墨的艺术方式。在写经画经,从“心经”到“肉跳”,从诱惑到享受“空”的过程,用这种方式来不断加持,既是身体大病以后的身心回归,更是一种幽玄的艺术境界,展现了艺术家对于心灵的皈依以及对于视觉意义的深刻理解。

  据悉,在他的自述中,我们知道他2006年达到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但是2007年摔断腿骨修养半年、2008年摔断脊椎又修养半年、2009年被人骗财,三年中磨难不断。在低潮中他开始反思:“如果说我前半生修行的是外相,是艺术风格上的转变,那么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反观内心和精神相统一的修炼。”而这样的修炼和书写《心经》的实践结合在一起。

  童振刚的《心经》对佛学进行了深刻映射,学术主持王鲁湘在展览中介绍,我们看到的在墙上展示出的一个简单的平面,其实是千辛万苦劳作的结果。这个千辛万苦的劳作跟我们在西藏看到的佛教徒一步一个长头,从千里之外拜到拉萨的那个大昭寺是一样的。他写经的时候也是在磕头,写一笔就是一个磕头,每一笔都是平心静气,排除杂念,把心经抄下来的过程,就是一个心力交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修炼。

  著名批评家栗宪庭说,抄经能够让人平静,但是我从童振刚的作品看到了不一样,作为他的个体生命,能看到生命的痛苦,挣扎,欲望,同时也象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痛苦挣扎的意向,这与以往的平静是不一样的。

  最后童振刚表示,这只是我的一个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好的作品,更好的方式,希望大家能够与他拭目以待。接下来这批作品要送到第二站巡回展地点加拿大,届时将会有更多人目睹到童振刚“心经肉跳”的艺术作品,与他共同迎来关于生命的“心”时代。


重要嘉宾合影


著名评论家栗宪庭发言


学术主持王鲁湘发言


策展人徐刚发言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发言


艺术家童振刚发言


展览现场01


展览现场02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