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时间的忠实记录者|浅谈日本概念艺术家河原温


















香港蘇富比 7 ⽉ 9 ⽇举行的当代艺术晚拍将呈献概念艺术⼤师河原温之《MAY 27, 1985 来⾃《今天》系列(1966-2013) 》,此极具标志性的作品参悟时间转瞬即逝的本质。



河原温
《MAY 27, 1985 
来⾃《今天》系列(1966-2013) 》
1985 年作
Liquitex 画布,剪报,艺术家⾃选箱
66.5 x 91.6 公分
估价:6,200,000-8,200,000港币


1966 年,⽇本艺术家河原抵达纽约,1 ⽉ 4 ⽇开始《今天》系列。每天制作⼀幅油画,每幅油画上只绘画当天的⽇期,⽇复⼀⽇记录⾃⼰的⼈⽣。如果他落脚世界不同⾓落,⽇期格式就依照所在地书写⽇期的格式。直⾄他 2014 年逝世为⽌的将近五⼗年,《今天》系列记录着艺术家的⼈⽣,记录着时光的流逝。


河原温纽约⼯作室,1966 年


河原温2015年于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个展现场


时间是⽆形的法则,河原温以纯底⾊为衬托,画下对比犀利的⽇期,借助极简美学,化⽆形为有形。艺术家⾃我规定《今天》系列⾥的每⼀幅画都必须在落笔当天的午夜前完成,任何在同⽇午夜前未能完成的画作,他都⼀⼀销毁。作品不但显⽰创作⽇期,还包括⼀个⼿制盒,盒⾥装着当地的剪报,⼤⼩与当天的画作吻合。


《今天》系列诞⽣于极简主义和概念艺术蓬勃之时,利⽤传统画布为媒介,模糊了绘画、雕塑、装置和表演艺术之间的界线。画作本⾝就是鲜明的意符,象征有限光阴⾥从不间断的时间,纸盒和剪报则为作品增添⼀股⾃传⾊彩。


本作品附盒的剪报


河原温在创作这个系列时,⼀丝不苟地沿⽤相同的步骤。先是⼤⼑阔斧地铺上四层压克⼒颜料,再慢慢收敛润⾊,书法般的精细过程,令画⾯变得光洁⽆瑕。在这片不可穿透的虚空之上,河原温划⼀⽤⽆衬线字体,写下难以磨灭的⽇期。他⽤直尺、三⾓板和 X-Acto 笔⼑,勾勒出每个数字和字⺟,再⽤圆头画笔涂上好⼏层⽩⾊颜料。



剪报的存在有如锚点,进⼀步巩固了作品创作当天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与⽇期绘画的客观冷峻不同,每份剪报都能激发起⽆法预测的个⼈和情感纽带。因此,系列⾥的剪报令作品在川流不息的世界⾥安如磐⽯,在奔流向前、不可阻挡的时间洪流⾥,它们就像地⽅和国际事件的历史烙印。


每⼀件都是已经完成的作品,是历表⾥的⼀点。但是如果考虑到创作这些画作的漫⻓年⽉,我们就能在⽆限延伸的时间轴上,看到作品以外的现实⽣活。它们打破连续不断的时间,挣脱⽽出。


——艺术策展⼈雷内・德尼索(René Denizot)




整个《今天》系列有如⼈类存在的遗迹,仿佛是⼀位宇宙记录员⼯整誊写出来的时间。正如克⾥斯蒂安・施德曼 (Christian Scheidemann) 所⾔:「河原温是⼀位书写⼤师,他⼼志坚定,不愧是这个时代的伟⼤艺术家」。


河原温在⼏⼗年间不断重复相同的技法、主题和颜⾊运⽤,禅意的绘画仪式近乎不假思索,让⼈联想起诸如罗曼・欧帕卡等艺术家,后者同样旨在透过绘画过程,把时间以艺术⽅式具象化。《今天》系列把每⼀天视为时间推移中的个体,艺术家以⽂化⼤环境和个⼈经历,把历表浓缩成⼈为的艺术构思。



拍卖详情

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7月9日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展览厅一


长按二维码浏览网上拍卖图录


 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READ MORE) 浏览更多拍卖资讯




版权所有 @2020 蘇富比拍卖行

作者:苏富比拍卖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