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补发连载】历史脉络,文化瑰宝——我国古玉器发展之战国玉器

2015-02-21 00:00

  玉云纹剑首,战国,外径5.3cm,厚0.7cm。清宫旧藏

  玉镂雕龙形佩,战国,长21.4cm,宽10.9cm,厚0.9cm

  玉镂雕螭龙合璧,战国,直径11cm。清宫旧藏

  玉勾云纹灯,战国,高12.8cm,盘径10.2cm,足径5.9cm

  玉螭凤云纹璧,战国,宽14.2cm,璧径11.5cm

  玉器在战国时期的表现,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玉器数量空前增加,玉器领域空前扩大,玉器工艺空前广泛,成为上古时期中国玉器工艺的黄金时期。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以谋略的兼并,扩大自己势力范围为主要目的的战争,破坏性相对较小,竞争相对激烈,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有利于文化的开展,同时也对战国玉器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其影响如下:

  (1)各诸侯玉器进一步发展,其由于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及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都注重发展玉器。

  (2)玉器成为国家重器,夏商周之国之重器,基本以青铜器为主,特别是青铜鼎,是国家的象征,但到了战国,青铜器虽仍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继续发展,可是做为国家的重器的地位开始动摇,由玉器取而代之。

  (3)玉器成为国家的重要财富。

  (4)玉器成为修复邻里关系的重要赠品。玉器成为传递信息,连结友情的纽带。当时社会活动,玉器均可做代言物。

  战国玉器的用战国时期玉器的特点途空前广泛,已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玉的诸多用途中,可概括为政治用玉、军事用玉、生活用玉和丧葬用玉。政治用玉主要只政治、外交、祭祀、聘贤等与政治活动有关的用玉情况,这类玉器以玉璧、玉圭最多。玉圭型式既多,用途也多,不仅用来祭祀天地鬼神,象征等级制度,也被用于朝观、婚聘等。

  军事用玉较春秋时期多,主要饰玉带钩、玉戈、玉具剑的大量增加。战国玉器礼性淡薄,加上赋予玉器道德观念,同时又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因而生活用玉增加最快。战国生活用玉有两大类:

  (1)是成套玉组佩的大量出现。

  (2)实用生活用具的普遍使用。

  战国的玉佩组,不仅数量多战国时期玉器的特点,结构复杂,而且器型大,趋向成套化而不是组合化。战国丧葬玉至春秋时期有较大变化:

  (1)面幕玉饰数量增加,结构较为复杂。

  (2)由其它玉器改制的玉甲片广为流行,是汉代玉衣的雏形。

  (3)玉龙、玉璧等不仅馈赠、佩挂等实用,也大量用于丧葬,但玉质较次,多用次玉岷制作,雕琢马虎草率从事。

  铁器的发明使用,使玉矿的大量开采,大块玉坯的切割。浮雕、透雕、

  和线刻等综合雕琢艺术的灵活运用成为可能。战国玉器造型,方、圆、几何型器进一步减少,背景是礼玉的进一步衰落。经典造型是S行龙凤玉佩的大量涌现,型式多样,千姿百态。S型艺术语言,孕育着阴阳太极,周而复始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古代宇宙及认识论的形象概括。缕空技艺在战国玉器上大放异彩,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特点是在器物的边廓加以缕雕刻画,或雕龙凤纹,或琢祥云凤鸟纹,装饰韵味很浓。

  战国玉器一改春秋玉器繁缛的装饰风格,向简炼、清新、规范化方向发展。谷纹、蒲纹、精细的云纹成了战国玉器的当家花纹。反应战国玉雕工艺水平标志的另一方面,是镶嵌玉技术的完善,当时琢玉业和金银细工结合起来,将金银铜铁和玉、绿松石、琉璃等多种材料综合使用,创造了错金银镶嵌宝玉新工艺,受当时上层贵族的欢迎。玉器虽是工匠艺术,但战国玉器匠义大减,艺术趣味很浓。

  战国玉器鉴赏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诸侯相争,战事不断,故称这个多事之秋为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百家争鸣,艺术上一派繁荣。冶铁业的发达和铁器的大量使用,使玉雕工具和碾玉技术得到改进,进而使玉雕业飞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一、玉料

  战国时期王侯用玉多使用和田籽料,玉质细腻温润,光泽晶莹,白色较多,还有青白玉、黄玉、碧玉、墨玉、青玉等。中小贵族多使用一些玉质差一点的和田玉和地方玉材。其他玉石类材质有玛瑙、石髓、绿松石、水晶、紫晶、滑石等。

  二、工艺

  战国玉器雕刻技艺和工具比以前大有进步,日臻娴熟的透雕技法、叹为观止的活环技术、走势扭曲委婉的游丝描刻线都是时代特色,最让人叫绝的是打磨技术,许多玉器的抛光度能达到光彩照人的效果,俗称“玻璃光”。

  三、器型

  战国玉器的器型很多,以礼玉和饰玉为主,且增加了许多新品种,主要有玉舞人、玉具剑、玉剑饰、出廓璧、玉羽觞、鸡心佩等。

  四、纹饰

  战国玉器上的线条,包括造型的轮廓线和纹饰的阴阳线,均锋利挺劲,准确流畅。纹饰基本延续春秋时式样,如谷纹、勾云纹、卷云纹、蟠螭纹等。但相比春秋,又有了变化。

  战国玉器创新型纹饰较多,如连线乳钉卷云纹、蒲纹、兽面纹和束丝纹及谷纹(或薄纹)组合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新兴的连线乳钉卷云纹,是由单阴线与淡浮雕乳钉相结合形成卷云状且彼此连锁的纹饰。它的形式,细线代表阴线纹,圆点代表乳钉。这种纹饰的直接源头可能是春秋玉器常见的阴线刻卷云纹。如果将其两端的卷云状变成乳钉形,则与连线乳钉卷云纹相似。乳钉卷云纹的形式特征是:阴线与浅浮雕相结合,丰富了纹饰的层次感、相互连锁的结构增强了纹饰繁复华丽的格调。

来源:中陶文物鉴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刘马三

      学习了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