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王巨龙
院校:鲁迅美术学院
专业:雕塑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跬步
雕塑 68.50x19.60x30.60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霓虹
雕塑 58.9x54.3x30.6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对影
雕塑 63.2x26.7x27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擎天
雕塑 107.4x27x27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惊鸿
雕塑 54.3x57x38.6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振翅
雕塑 37.5x28x38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心火
雕塑 68.3x20.9x14.7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洪流
雕塑 48.5x49.2x16.1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偏翩
雕塑 50.4x32.3x25.4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绽裂
雕塑 66.5x30.5x20.2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嬗变系列----聚变
雕塑 49.2x21x23.2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感知或者尚未认识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诞生让这个善变的时代更加嬗变,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这个全新的形态并没有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不管是单纯的形体还是复杂的形体,在数字造型的实验中,它们都离不开主体的“理性思维”。利用微妙的规律性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简介:1992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2010——2015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15年至今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攻读硕士学位 中国数字雕塑展 西安 2017 乡村密码公共艺术创作营 西安 2017 记忆与当代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 威尼斯 2017 来自星星的你 公益展览 沈阳 2016 青年倾向双年展 (合作) 上海 2016 中国姿态雕塑展 (合作) 济南 2016 天行意动动态雕塑展 (合作) 北京 2016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 大同 2015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