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9-22 10:54
▲奥の細道図巻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与谢芜村(よさ ぶそん)是日本尽人皆知的俳句诗人,可能就像李白杜甫在中国一样著名吧。同时他也是一位有趣的画家,与中国古代的悲怆文人相比,岛国文人画起画来总有一种呆萌的感觉。
“所谓学问啊,就像从屁股里飞出来的萤火虫吧!”(学問は 尻から抜ける ほたるかな)这是画面上的俳句题诗。根据日本人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往脑袋里装了多少知识,它们都会像屁一样被放出来,被忘得一干二净……
这种小画被称为“俳画”,由与谢芜村创立。相当于给俳句所作的插图,与谢芜村还创作过很多这样有趣的小画。
捣药的玉兔:
摔跤的人:
手舞足蹈的人:
另一些时候,与谢芜村也是严肃的山水画家。他的“十宜贴”被当成日本国宝,描绘了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景象。以下是其中的两幅。
▲「十宜帖」之一:「宜暁(あかつきがよろし)」
▲「十宜帖」之一:「宜秋(あきがよろし)」
今年是与谢芜村诞辰300年,京都国立博物馆举办了特别展,展出了他的15件作品,包括单幅、系列及长卷作品,其中既有与谢芜村早期模仿中国古代山水风格的作品,也有诙谐幽默的俳画,如果想看到更多的日式幽默,一定不要错过哦!
展览:诞辰300年 与谢芜村展
时间::2016年8月23日~10月2日
地点:日本 京都国立博物館
与谢芜村(1716~1783),本姓谷口,别号夜半亭(二世),画名谢长庚、春星等。生于摄津国毛马村。少年时代即爱好艺术。20岁前后丧失家产,漂泊至江户,拜师学习俳谐,寄寓于芭蕉传人早野巴人的夜半亭,为江户俳坛所瞩目。以后10年间游历各地,致力学画。后名声大震。1757年成家,恢复俳谐创作。1766年与其他俳句作者成立“三果社”,提倡俳句的新风格。1767年继承夜半亭俳号,发展成为一代宗匠。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俳句是中国古代汉诗的绝句这种诗歌形式经过日本化发展而来。同时在日本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来源:凤凰网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