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现场 | 世界树·2024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盛大启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1f434225fcc313252d760208484f288f.png

  “世界树·2024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于2024年6月1日盛大启动。本次毕业季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上城区人民政府、西湖区人民政府、余杭区人民政府、萧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协办,浙江美术馆、之江文化中心、浙江图书馆、世界旅游博览馆、全山石艺术中心、西湖天幕、天目里、中国美术学院各教学单位承办,湘湖管委会、转塘街道、良渚街道、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共同支持。

【开幕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86393da9f4da7cbc89c47ed770d713f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fb5945d6d7c3794876f2bbb401cbf27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1c3f48674db6bc6274615ec6d9773b6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75771dc7108f118ff2c35a5ee3c9b92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b97eb116442018453dbfe1f012c62e6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23182ea74b9a0c13b46ae73e19b5dd2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a5fe8e851645a6f45d3bfb5bf627c9e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27507153b43be6dad7a252b8039244c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11deeeab5f76329d8cf8fcf64a6d98a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b19febf7ec93aaf65b6b1dfa5296a03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d881f0db00d668bbeed1560b82a533f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77aedebecfdf0840f65c6ab039c168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5c42b2ea71ae12e4c462f4fab388d61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d35da9fd5329092b0a78b8e1c272e421.jpg

  6月1日,“世界树”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展区、良渚展区、湘湖展区,浙江美术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世界旅游博览馆,全山石艺术中心,天目里八大展区同时开幕,共呈现20个教学单位总计2868位毕业生(本科生1834人,硕博1034人)的毕业创作,在杭城开启一场遍布全市、广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艺术节日。毕业季开幕展演和时装秀于6月1日晚19:28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上演,同时在各大平台线上直播,线上毕业展在“洞天:国美在线艺术社区(CAACOSMOS)”同步上线。

  自2010年开始,中国美术学院率先汇聚所有专业的毕业作品,面向公众集中展示,以“毕业展示周”的全新形式,向社会推荐优秀人才,开艺术学院之先河。2019年,这场全球规模最盛大的毕业展狂欢冲破了学院围墙,走向杭城,凝结起更大的力量,一方面内外打通,形成一所“无墙的学院”;另一方面实现教学成果与社会共享、办学成就与城市同步、青年艺术家与时代同成长,形成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毕业季。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所说:“如今,中国美院毕业季已然成为涵盖视觉艺术、设计、展演、潮流、时装走秀、市集等文化艺术门类的青春盛宴,汇聚了一群最具创新能力和创新志愿的年青艺术家、设计师,他们的作品满城绽放,扎根现实、感悟人间、反哺社会。”

  不断迭代的毕业季,全城的艺术节日

  中国美院毕业季一直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和迭代,与时代和社会同频共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认为,在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中,作为数字经济的中心、作为网络智能社会的前沿,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城市,杭州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场伟大创造。因此,艺术家必须投身其中,尽一份力,发一份光。因为艺术除了创造美,还是社会创新的源动力。我们团结社会各界力量,让毕业展走出校园,满城绽放,形成联动各界、遍布全城的艺术盛宴,打造出一个充满青春气息和创意能量的城市节日。我们的目的,是将杭州建设成为一所“无墙的学院”,让杭州年青起来,活跃起来,时尚起来。

  2019年毕业季以“青春·观·世界”呈现一种开放性和多元性,既是交互的世界观,又是一种年轻人希望“与世界谈谈”的姿态;2020年毕业季以“共同生活”为主题,是对疫情下人类重新思考生活方式的回应,探讨在新冠疫情和漫长的隔离中,人类对共同生活的渴望和如何重新获得共同生活能力的思考;2021年毕业季的主题“现在史”是对“共同生活”的再次思考,感悟日常与无常,时间的无始无终、无尽绵延,发掘“现在”所蕴含的多重记忆、多种未来;2022年,毕业季回应陶行知先生“生活力”的召唤,倡导“向上向前的生活”;2023年,我们尝试着建造一座所有人的“大脑花园”。毕业季所展示的不只是果实,更是未来的花朵,是艺术带给世界的一派生发气象。

  2024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以“世界树”为主题。世界树,引导我们用生命的眼光看向世界,同时向内探寻。每一次出发,向更高、更远的地方伸展枝桠,或向更深、更专的领域扎根探索,每一次行动,都将是我们迎来新生的微小探索。高世名指出:“‘世界树’曾是联结天地人间的通道,此刻,这个古老的传奇将引导我们重新以生命的眼光理解世界,以自然的眼光理解人。”本次毕业季营造出一场“观照时代的青春宣言,融合汇聚的创想时空;文化经典的传承现场,多种未来的汇聚之地”的广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艺术盛会。

  不断生长的艺术力,深扎时代大地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的背后既反映一个国家对于艺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反映了杭州这座山水城市作为与高校共同滋养艺术的源发地,讲好中国故事的担当,同时也是一所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改革导向的具体展现。毕业季不只是一幅幅作品的展示,它更承载着教学育人的理想,也寄托着家国关怀的诗性。

  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作品在全国性各大展演平台上屡获佳绩,其中,国、油、版、雕传统专业有相当数量的应届毕业生作品入选五年一度的浙江省第十五届美术作品展和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初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52e2c32b7975e96c3fbd08a589eb5632.jpg

  中国画学院以“春山可望”为主题,“值此春中”,中国画学院150位毕业生人生的新春方启方荣,他们即将向更高、更远的地方伸展枝桠,向更深、更专的领域扎根求索,萌发的茁壮绿意必将点滴涓细汇成河流盈漾世界,鼓荡每一个春天。博士应届毕业生卞文学作品《丝路行者——鸠摩罗什》获得浙江省第十五届美术作品展综合画种类铜奖;应届毕业生中共30余人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初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48846d9c69e516d60a07fc345e97b3f1.jpg

  书法学院以“奇花初胎”为主题,呈现53位毕业生的作品。“奇花初胎”是厚积薄发的刹那,是百花齐放的最初时刻,寓意着未来一切尚未限定,无限可能等待着大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5a3dc18cd26dad6965d96c17f2fdcab2.jpg

  绘画艺术学院以“林中路”为主题,呈现254位毕业生的作品。油画系在秉承各工作室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更突显出对于大时代,大生活的关注;版画系以版画特有的方式多角度地对“自我与社会”进行剖析,在人文关怀与本体语言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壁画系依然坚持壁画语言的纯粹性,向东西方古代经典致敬,突出媒介语言的传承拓展;综合绘画注重实验性及多元的语言探索与表现力,在基础语言的把握中寻找更为丰富的可能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304215b03bcc166a2cbbfc2784605668.png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以“层叠的年轮”为主题,呈现167位毕业生的作品。“层叠的年轮”是个体心灵深处的层层累积和叠加,承载社会和文化演变的痕迹,标记过去与此时连接的体悟,记录生命的交织与成长,生命经验的沉淀和凝积,也是寄希于未来的透镜和向度,雕塑和编织了每个人内心中的独特内在景观。其中,东方性工作室应届本科毕业生沈艺作品《我抱住了婚礼上的那只鹅》获得浙江省第十五届美术作品展雕塑类铜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87a8937cee05310c9865ac1d891ad9ea.jpg

  跨媒体艺术学院以“混生丛林”为主题,共展示122位毕业生的创作。实验艺术在物理、虚拟、社会空间等空间形态下探索叙事创作的可能;开放媒体聚焦人工智能艺术,并在展览现场同步进行精彩纷呈的声纳演出;自由艺术呈现非同质化的实践,融汇个体经验感官知觉的考量;媒介展演以历史上的纪念节点为设计驱动,将众多微缩模型和装置串联成为整体叙事;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囊括了八个天马行空的设想提案;硕博板块的众多动力装置将带给观众不同寻常的感官体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03354fcc3a18f0360c0a3487a873341.jpg

  视觉传播学院以“世界投影”为主题,共展示214位毕业生的毕设作品,世界投影不纯粹处于想象的一边或者单纯反射现实的一侧,它介于二者之间,介于视界交织之处,通过投影以及投影描摹测绘的实践,我们才得以获得“现实感”的框架,“世界投影”才具有“世界模型”的意义,一个可以“观世界”的“世界观”。展览涵盖视觉传达、会展设计、综合设计 、色彩设计、硕博研究五大方向、八个组团,涉及平面、色彩、会展、规划、影像、装置、游戏等类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92c371bce483b63ac3ac3555bd9db376.jpg

  时尚设计学院以“‘我’和世界之间”为主题,共呈现101位毕业生的作品,年轻时尚设计师们将迎来幻化蜕变,兼具时尚未来视野和潜心造物的匠人精神,蓬勃的生命力在发问、对话、争执的过程中,在思考共时、当下的沉思中,在探讨身份认同、情感链接、社会责任的探索中迸发升华,以艺术与感知为触手,在文艺的感性修养和科技的理性试验之中汲取经验感悟,探讨“我”与世界的关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572a009fa17cbcffd87733b897505b2d.jpg

  工业设计学院以“万物流变”为主题,呈现122位毕业生的作品。共分为五大主题场域,分别是生活美学·亚谷之果,数智交互·图灵之果,智能制造·偃师之果,智慧出行·奇肱之果,研究生·羲和之果,关注如何平衡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价值观,不断超越传统边界,塑造未来生活图景;同时推出“10×10×10”CAA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包括生活美学、数智交互、智能制造、智慧出行四个板块,是设计美学和数字世界的一次交融,强调新思想、新物种、新场景的建构,进而推动设计发展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联动机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bb72925b8b4d5c8bdada5cfa8915adb9.png

  手工艺术学院以“手·艺·道”为主题,呈现237位毕业生的作品。陶瓷艺术系强调器物的创新性、当代性和艺术性是陶艺系教学理念,展现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工艺美术系探讨了漆艺在现代社会中再生与传承的可能性,强调漆艺与时代的融合和创新;玻璃艺术探索材料语言应用和工艺技术表达的无限可能性;首饰专业以材料与工艺的多元化、首饰与身体的互动性为着力点,建构出未来时空与传统造物的关系问题;设计艺术学系展现理论专业能力特色,呈现“实践与理论三七开”创新教学模式成果;文物保护与修复系充分体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艺的结合,应届本科毕业生尹嘉琪、曹柯研、孙展悦作品《圣果寺西方三圣虚拟修复》、巫平奕作品《九曜山〈弥勒上生经〉摩崖刻经复原》入选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大学三方合作项目子成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06/1e2ad0c91e0fb59339e0c120a68e3975.jpeg

  创新设计学院以“意识矩阵”为主题,展现481位毕业生作品。呈现出创作者深广的关注点,从地球自然升空到行星尺度:太空“光帆”、“深时”地质、生命“模拟”,人工智能技术与辅助优化更多地耦合在人的创作与思考之中。本次展览延展主题“意识矩阵”,通过虫洞装置、灯光设置、虚实展览,形成作品间的意识关联,以具备导览、打卡、信息、分享的AR程序,完成“意识矩阵”空间计算系统的特定观展方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450ae5a2da880c071859a6acf7199f21.jpg

  建筑艺术学院以“建筑四问”为主题,呈现192位毕业生的创作。回应对“在大拆大建的发展阶段结束之后,城市与乡村还有没有可能找回其真实的生活状态?在建筑学已经广泛布景化与装修化之后,建筑还有没有可能回到真实,回到它本身?如果我们认为建筑的最好原型是一个花园,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学知识?如果城市与乡村的更新意味着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这种现代性模式的破产,那么修修补补是否能成为建筑学的一种不同的方法论?”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4ecfea5564cb1a00c72675ecc1cbf451.jpg

  艺术人文学院以“同心·方胜”为主题,以线上虚拟博物馆的方式展现110位毕业生的作品。虚拟博物馆由平面的菱形方胜纹样生成3D建模的虚拟博物馆建筑和展示空间,按研究方向分为四个展览单元:艺术史学史、艺术史与视觉文化、美术史论、美术考古,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虚拟展厅,沉浸式徜徉在“知识树”和四个展示单元里,获得深刻的人文思考与审美体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0d916fef14380a20636d2937d9cee61f.png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以“生活力7.0 处处天天人人”为主题,展现123位毕业生的作品。由“艺术管理编辑部——编辑艺术世界”的线索出发,每一位艺术管理毕业生皆以“编辑”为自我定位,用毕业论文、文献汇编与知识地图来构成对艺术世界具体个案的编辑,并用演讲宣告认识与理解,向世界宣告,在处处要求创造的世界中,我们停下来思考以传递者兼任生产者的可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8a7f973505c6534e8472aa7f01264713.jpg

  电影学院以“树的间隙”为主题,展现144位毕业生的作品。如果说是文字语言形成了枝权,那么电影语言需要走向的就是那个“间隙”,世界最原始的光线穿过这个空白之处,在树的间隙中重新打开自己的感知,以生命的视角重新看见世界。其中导演系作品《铁岭河》《甲床》《骑士日记》展现了青年人对日常生活的连接与社会的关照;美术系徐洁钰、吴平实的毕业设计《日暮之时燃烧》基于末世小说,结合废土与生物机械风格构想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以传递对自身、自然及社会的反思与警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0cc82cf99e408463b7e70637f70e6288.jpg

  动画与游戏学院以“草叶集”为主题,展现177位毕业生的作品。莘莘学子正是艺术大地上生机勃勃的草叶,在学院这片一望无际的绿地上集结、扎根、茁壮成长。他们的作品虽稚嫩却朴素,饱含青春之歌,涌动、奋进、呐喊。怀抱对天空和自由的憧憬,从草叶成长为世界之树。其中动画系2024应届硕士毕业生何超弘作品《五十》入围智利动画电影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d525491494138e4bde66c0389fd0ba80.jpg

  专业基础教学部以“依本源而居者终难离弃原位”为主题,呈现34位毕业生的作品。聚焦中西经典造型传统,以美术学科的通识性基础为研究内核,从造型基本规律和审美意趣切入造型艺术中关于形、色、质的研究;并在当代社会、当代技术、当代艺术新语境下,通过相关媒介的实验性探索,探讨造型艺术背后的创作观念与方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49fcf13d695f049b2989322218616a47.jpg

  南特设计联合学院以“跨界·生活”为主题,呈现7位毕业生的作品,旨在表达在当今全球化与可持续性发展并行的时代,设计不仅仅是形式与功能的简单叠加,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的体现。他们的创意跨越了家居、时尚、包装等多个领域,通过巧妙构思与创新技术,将日常物件转化为传递环保意识与文化交融的使者,以鼓励人们反思消费习惯,倡导更加人本性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共同编织一个更加绿色、和谐的世界愿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a926c1818af0e4dbf0019864995597be.jpg

  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以“一树一世界”为主题,呈现136位毕业生的作品。每一位附中学生,每一幅作品,在艺术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经历风吹雨打,沐浴阳光雨露,以岁月的痕迹记录成长,以灵动的画笔描绘生活。校园课堂扎根铸基,渔梁坝傍青徽古韵,舟山海岛风土人情,线上创作一平米阵地……是每一棵树蕴藏的独有能量,生发出自我与生活与世界的画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59e03b1fb6d40a2935d6f0a90e586b9.jpg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创中心以“森林岛”为主题,呈现31位毕业生的作品。以“桦影晚照-人本关照”“古榕回声-文化记忆”“树木年轮-信息解码”“松涛共鸣-感知交互”四个板块展现学生们对社会、文化、城市、生态、技术等问题的系统性思考和积极行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7996d57d7b145756e6eccaf03cee8d33.png

  视觉中国协创中心以“生成之域”为主题,展现13位毕业生的作品。在这里,感受力就是世界之缘起。“世界树”作为一种生长形态的揭示,既隐含着生命生成的螺旋形结构,亦是世界分叉的可能性构成,其形态即是生命的绽放。

  漫游艺树的邀约,汇聚多重未来

  “世界树·2024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开幕式展演和时装秀于6月1日晚19:28(1928年国立艺术院建校)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上演,同时在各平台进行线上直播。

  2024中国美院毕业季开幕式是继2018年之后又一次回归校园内,也是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在2024年正式启用后第一次大规模地向公众全面开放。良渚给我们一个契机、一种启迪,让我们开放视野、壮阔胸襟,让我们在一个大时空的坐标中想象自我、理解世界。毕业季开幕式由视觉传播学院副院长刘益红担任总导演,视觉传播学院教师谭彬担任总叙事。

  “仰观”开幕仪式由谭彬团队《奇点上的树》正式启动。在“参天”启幕仪式中,良渚校区水庭中央的一棵无名之树作为真实世界的附体,从它的枝叉中幻化出漫天星斗,在群星闪耀之间进入深空,直至飞向五千光年外的一颗恒星,在那里我们希望接通上古良渚五千年文明的微光,将这束光邀请到现场,邀请到每一个毕业生的最难忘的生命时刻。

  “在树下”主题展演呈现了中国美术学院青年师生团队的数字影像《世界树之链》《云上事件》及AIGC影像《狄尼奥的一千零一夜》。本届数字展演作品包含中国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师生联合创作、工科生甚至是一年级生的作品,他们充满想象与省思的创作,从宏微轮转之间、时空俯仰之际,给我们带来最当下亦是最远古的世界消息。

  《世界树·零度幻化》时装秀板块是时尚学院成立以来毕业创作的首次亮相,由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凌雅丽担任总策划,借由“零度”幻化这一富含哲学意蕴的主题,强调毕业生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和对社会文化的思辨,时代脉搏的把握和对时尚潮流敏锐洞察的含义。《生溯时链·涟镜》虚拟服装展演将数字艺术与虚拟时尚链接,秉承创造先锋美学遐想代码和算法构建的虚拟时境,践行科技与生态美学在时尚上巍然生长。

  开幕式尾声呈现中国美术学院姚大钧教授总导演的“声纳9.0科技艺术现场”,由两组代表艺术家WH2Y (胡海洋、胡亦杨) 和Phantom Limb 幻肢 (王芃、林诗君、陈鹏帆)分别贡献AI视觉声音即兴表演与实时动捕混合现实即兴表演。“声纳”是中国最早的媒体艺术、科技艺术、声音艺术现场表演,其所建立的高度实验性及多样演出的模式也成为了国内类似活动追求的标规。

  6月1日15:30“声纳9.0科技艺术现场”同时在之江文化中心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Open Media Lab)展览现场亮相。6月2日19:30将在良渚校区水庭进行完整展演,为大家呈现动捕虚拟仪式、抵抗人工智能视觉、次世代 Glitch Audio Visual、实时AI欠拟合、实时动捕傩宇宙、土味社交、手工智能、迷幻微生物智能、蒙古行为艺术、声音诗等现场演出,从实时AI影像表演到身体行为,展现开放媒体系独有的前卫媒介实验传承,探讨人工智能背后的机制与对该技术、平台本身的思考。

  亮点纷呈的艺术行动,构筑多维创意场域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已经成为了杭州城市节日和文化品牌,毕业季期间同时推出亮点纷呈的艺术行动,如艺术市集、探展直播、优秀创业培育项目评选等,为杭城注入新的活力。

  6月1日至3日将在不同展区同步举办毕业生艺术市集,毕业生们将在这里展销他们的创意作品。其中动画与游戏学院“DONG!游园会”将联合天目里沿山河集推出2024年毕业季特别市集,产品涵盖艺术周边、原创手作、独立出版物、艺术作品、传统好物以及众多好玩好看的艺术生活品牌等。这一活动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也让他们有机会与观众和潜在买家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拓宽了作品的市场渠道。学院旨在挖掘和推荐优秀的毕业生作品,并推动作品的商业成果转化,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毕业季同时也是一个毕业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为了鼓励毕业生创新创业,中国美术学院还将于6月7日至15日期间进行优秀创业培育项目评选,为学生就业搭建桥梁和平台,旨在选拔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项目,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毕业生实现创业梦想。

  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也体现了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展望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资源和平台。同时,学院也将继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如今,杭州不断厚植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特色优势,中国美术学院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多方面强化担当,有责任在这时代最开阔、最前沿的现场铸就艺术高峰,助力文化强国,锻造成一股参与社会进程、推动社会创新的磅礴力量,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开幕致辞中所言:“‘世界树’告诉我们,自我的生命总是与无数他者根系相通,枝干相摩,只有在世界万象中缠绕生长,每个人的自身性才会变得丰满。这需要更加广阔的心胸、更加深远的关怀。我们可以把陶行知先生1931年和1946年的两首诗拼在一起,回应‘世界树’的召唤:

  宇宙为学校,

  自然是吾师。

  众生皆同学,

  共写创造诗。

  创造是生命的甘泉,创造从来不只是付出,它本身就是收获。”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0/15/20日。

  八大展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展区 6月1-20日(9:30-16:30)

  民艺博物馆:手工艺术学院

  3号楼:电影学院

  8号楼: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展区 6月1-10日(9:30-16:30)

  3号楼:创新设计学院

  8号楼:创新设计学院

  13号楼:视觉传播学院

  18号楼:工业设计学院

  21号楼:时尚设计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南特设计联合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湘湖展区 6月1-10日(9:30-16:30)

  7号楼:专业基础教学部

  8号楼: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美术馆 6月1-10日(9:00-17:00)

  2F:天光长廊、4、5、6号厅:绘画艺术学院

  3F:7、10号厅:绘画艺术学院

  8、9号厅:建筑艺术学院

  4F:11、12、13号厅:建筑艺术学院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6月1-10日(9:00-17:00)

  B1文澜展厅:跨媒体艺术学院

  世界旅游博览馆 6月1-20日(9:00-17:00),6月1、8、9、15日开放夜场,工作时间延长至晚上20:30

  即是厅:中国画学院

  非白厅:书法学院

  全山石艺术中心 6月1-15日(9:30-17:00)

  1号楼: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2号楼: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天目里 6月1-10日(10:00-20:00)

  15号楼3、4F:动画与游戏学院

  附:

  世界树 World Tree

  —— 在世界里缠绕生长 Growing in twining

  每个文明里几乎都有一棵参天大树,宛如刻在我们生命基因里的图腾,在陆地尚未分明,语言还未异化,英雄远征史诗暂未启程之际,“世界树”作为母题亦是母体,同构了各文明论述中宇宙之初的原初图景和世界原型。

  在维京神话体系中,世界树(Yggdrasil)上生九国,下延三脉树根接通灵泉,泉下掌管命运的诺伦三女神每日汲泉水浇灌,并织造命运之网。凯尔特神话里,生命之树的树枝与树根紧密连接,象征着平衡与和谐,为世界带来庇护,是凯尔特绳结的原型。在古巴比伦,世界树生长自“世界之脐”,是大地中心的象征。在玛雅文明中,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世界树作为灵魂飞升或下坠的入口和通道展开另一个世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牧师、神明或国王始终供奉着一棵生命之树。在印度《薄伽梵歌》中提及世界树是一棵根植于天界的树,树根在上,树枝在下,代表着生命与存在。《圣经》里,伊甸园树木茂盛、果实累累,有一棵生命树与一棵分别善恶的树。

  在东方,扶桑树是《山海经》中通往天界的神树,它由两棵桑树互相缠绕长成,供太阳栖息,扶桑树“通天”的属性促使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神性,成为华夏创世神话的经典图腾。上古巴蜀先民崇拜建木,它立于大地中央,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相传有桂树生于月亮上的广寒宫外,高五百丈,犹有吴刚无休止地在月宫伐桂。此外,道教传统中桃树上摘下的仙桃能使人长生不老,佛教传说中即将生产的母亲在花园里举手攀一根无忧树的树枝,悉达多便从她的右肋生出,也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世”和“宙”的计量单位里,生命演化以树状结构容纳下令人惊叹的漫长历史,而人类仅是树上的小分支。语系进化图亦以树状结构分叉出不同语种,衍生出多元文明。笛卡尔以树描绘哲学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将知识描绘成一棵树。“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之树”以知识结构树状系统使我们得以窥见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在计算机科学中,树也是常见的抽象数据类型,通过节点蔟与枝叉分形构建数据集。

  世界树亦是一座时间之寺,博尔赫斯称作“一条直线上的迷宫”。我们每一个人是大树上的一段分叉,同时是一颗完整的生长之芽,芽苞内又是一幕幕生命世界。树上的男爵柯西莫说:“我活在树上,但树林深厚地根植于这土地,我在树上,我也在世界里。”自我总是与世界在根源处相通绵延,通过直觉,我们进入了整个世界的绵延,“我们自己特殊的绵延包含在世界活生生的、运动的永恒性中,如同振动包含在光中一样。”(柏格森,《创造进化论》)

  树(tree)与真实(true)在古英语中共享一个词根(root),从雕版印刷到ChatGPT,摄影的诞生到Midjourney,距离人类第一次接触电影也不过百年,Sora已经应运而生。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技术对“真实”的重置,自然人的概念被彻底瓦解,我们已然成为技术化感官集成的存在。世界树,引导我们再次用生命的眼光看向世界,并同时向内探寻。生命作为感知之本原,首先意味着感性灵魂的感知(sensation),然后成为智性灵魂的认知(perception),进入感知的社会化循环,从而掌握生命技术。

  世界不断重启,疫情的暂息和洋流的轨迹迫使我们重新反思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每个人都在细心浇灌属于自己的小树,在意外和不确定性中镇定但仍在燃烧,平稳却更加浩荡。正值毕业季,我们时刻期待着收到第一份鲜美的果实,但树是有机体,它既强大又脆弱,世界树因诺伦三女神每日以泉水浇灌而枝繁叶茂,也会因树根被啃食而招致诸神黄昏。当“我仅保护我自己”成了一种普遍的自觉,我们是否又能带着对远方和世界的关心重新审视世界树,将“我”与“世界”的根茎紧紧缠绕在一起,保卫自己,并改变世界。

  《说文解字》中“树”从“木”, 其中“尌”为手植树之形,“寸”则指向法度规矩。以树为动词,一切劳作均可从中统摄。树者,亦“立”也,大地上直立者皆谓之树,扶植新芽意味着“树木”,而培养人才则为“树人”,这意味着我们既可以亲手种植(to plant)一株新绿的树苗,又能树立(to set up)一棵参天的楷模之树。学院的任务是“立人”,手把手帮助我们埋下新苗,用遮天的树冠创造纯净的生长土壤,并教习我们以手艺浇灌自身,扶持我们成长为参天大树,正如同马一浮在《旷怡亭口占》中描绘的“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希望我们受到庇护的同时,仍然在意雨后初晴时土壤中萌发的茁壮绿意。

  向上,或是向下——当我们站在树枝分叉的节点,看着眼前冗杂分叉出的多重世界,哲人和神谕无数次劝导时间的结将如何才能展开,如果说面前的戈尔迪乌姆之结是肉身必须承受的烦扰,那么每一次出发,向更高、更远的地方伸展枝桠,或向更深、更专的领域扎根探索,每一次行动,都将是我们迎来新生的微小探索。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