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苍老古拙今尚存 ——评王雪樵先生的书法成就

苍老古拙今尚存

——评王雪樵先生的书法成就

原榆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延增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759edb04a44df5a30c3a5c65b170f668.jpg


王雪樵先生矢志书法,遍游大江南北,搜求揣摩,集名家之长,篆、隶、楷、行、草各体都熟,尤精魏、隶。自成“魏隶参合体”的独特风格。从现有百幅作品看,有以下一些突出特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011867e353e8eb9f20cbaaf0f2cdb22b.jpg


其一,以北魏为基础,渗透汉隶的笔法,形成“魏中有隶,隶中有魏”的新特点。魏碑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在我国书法史上,魏碑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风韵。古往今来,很多有成就的书法家都从魏碑汲取营养,打好基础,如近代书法巨匠康有为、于右任,都是如此。一般说,魏碑大都具有汉隶笔意,结体严谨,笔画沉着。康有为赞赏魏碑魄力雄健、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十美”。而王雪樵先生的书体正是汲取了魏碑的这些特点,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如他三十年代书写的“黄鸡白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欲上青天揽明月,更倾东海洗乾坤”等幅幅珍迹中都可以看到:字形端正大方,松姿柏态,刚柔并济,行空走马的魏隶参合体。

魏碑用笔大起大落,提按轻重幅度大,关键在下笔直落,迅起直收,空中运用。而雪樵先生书写一般都是席地而坐,手腕自然悬空。所以他在运笔、结体上都做到了控制得法,提按适度,时快时收,不板不轻,突出地表现隶楷之间这一特色。

其二,在布局上也独具匠心,做到了意在笔先,得心应手,行气自然妥卓,或密或疏,有轻有重,笔趣不凡。晚期之作,更为精湛,确实称得上质朴而不呆板,洒脱而不轻浮,豪放而不犷野,典雅而不矛盾,达到了气韵生动,形美笔简,质朴自然的境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100146f84ce10f44da4ce24ff761881b.jpg


其三,既能刻苦师法,又能大胆创新。清代著名书法家何子贞说:“书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只有这样,既能入乎古,又能出乎古,能入能出,才能超然入化,推陈出新,达到“创”之目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b0f7c00ae5371b4eece596e40bac0aa7.jpg


雪樵先生创造出“魏隶参合体”犹如嫁接各家之长绽出一朵鲜丽的艺术新花。无论从他的楷书、行草,还是篆、隶书体中都突出地表现出似魏有隶、象隶有魏的体势和笔法。应该说,这是王雪樵先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和重要贡献。说他在书坛上是一位勇开新路的人是恰如其分的。他从《张黑女墓志》里汲取精美绝伦,体兼隶法而不嫌其古的优点;从《华山碑》的雍容,《乙瑛碑》的典雅、《张迁碑》的浑朴到气象万千的《石门颂》,反复临摹,苦练不辍,兼收并蓄,采撷精华,汲取各家之长,都为王先生日后书法风格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功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7b6843aed7af93233ec912dc55a4c609.jpg


雪樵先生字如其人:厚道、诚恳而不失倜傥、洒脱。从大量遗迹中看到,他放笔直书的时候,心头潮涌着无限的沧桑感慨,他驾驭着的毛笔“凛之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