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功力深邃 笔精墨妙

功力深邃  笔精墨妙 《日本川上景年书法展览》观后 川上景年先生已是七十七岁高龄,一生致力于书法研究和教育活动。早在一九四六年,为保存和发展日本书道作出了贡献。一九六五年,他以世界美术教育视察团团长的身份访问了欧美各国。他的书法作品曾在日本三越本店展出十多次,荣获文部大臣赏。然而,川上先生十分慎重,日本每年大小书法展览不下百次,他是从不轻易参加的。因此,在日本也难以见到他的大作。川上先生先后任大东书道会理事长,玉川大学教授,创办大道书学院,现任会长。 这次来沪展出的川上景年先生的八十余件作品中,有三十幅是他最近的新作。展品中、楷、行、草、隶、篆各体均有;立轴、条幅、横披、屏风、扇面,形式多种多样。他的楷书以颜体为主,兼有柳、欧笔意,笔笔健劲圆浑,字字敦实庄重,篇篇雄强飞动。如《魏征之诗》和六曲屏风《寿量品》,得力于颜真卿的《元结墓志》、《颜家庙》诸碑,可以看出他对颜体有精湛的研究和深厚的功力。行书则另具一格,洋洋大观的三只六曲屏风《法华经》,笔致瘦硬而健劲,是从晋代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圣教序》和唐太宗《温泉铭》中蜕化出来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屏风形式,朱红衬底上配以金泥书写,古色古香,在富丽堂皇中显出庄重而又典雅。他的草书笔精墨妙。横披《还源》二字,用笔的轻重徐疾,用墨的浓淡枯湿,结体的顾盼呼应,布局的虚实疏密,真是“惜墨如金”而又恰到好处,形质与神采达到了统一的境界。条幅七言对句:“树头绛雪飞还白。花外青天映更红”,配以淡雅俊秀、自然流畅的行草书,好比欣赏一幅抒情的风景画,令人陶醉。观赏这些精湛的书法作品时,使人联想到川上先生对书法的精辟见解:“书法不光是技法写法的问题,它包括既有技法,又有写‘心’的问题,技法和‘心’融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展品中,有不少用日本假名书写的“和式”书法。有一幅行草书《维摩经》,尤如行云流水,十分秀丽婉畅,疏密和谐而韵律动人。川上先生善写大字,如《无量寿》、《喜寿》、《龙、虎》,都在一米以上,笔墨淋漓,气势磅礴。其中“龙、虎”二字特别引人注目,作者寓以形象,透过粗犷挺拔的点画,雄强飞动的笔势,似乎看到两个威武雄壮的猛兽,一个摆动虎尾,欲静而不止;一个卷起龙尾,飞腾直上,一静一动,神完气足。值得一提的是川上先生的行草“飞白书”,别有一种意趣,“飞白书”相传是我国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帚刷白粉,蔡邕得到启发而创造的一种书体,点画丝丝露白,尤如枯笔写成。据说川上先生苦攻三年,创作了别开生面的“飞白书”。这种钻研的精神使人叹服。川上先生的篆书、隶书,厚重古拙,佳作不少。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观赏了川上先生的珍品,感到由衷敬佩。象他这样书法传统功力深,擅长各体的书家,在日本书法界也是不多见的。川上先生对于那些追求形式上的笔墨飞舞,或以奇取胜,以怪为新,毫无功力的书法流派及作品是很不赞成的。川上先生对中国人民极为友好,他将自己的个人书展称为“回国探亲展”。为振兴中日书法,加强中日友好作出了贡献。   (《文汇报》1980年6月28日)

作者:艺术家自助官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