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高继兴“高氏云山”审美内涵述评

  高继兴先生自幼所生活的临沂,地理环境属鲁中南多丘陵区东南部及鲁东多山丘陵南部。此地有浩浩沂蒙,绵延八百余里,重峦迭嶂,千峰凝翠,而其丘陵地带,逶迤蜿蜒,连绵起伏,平原则坦荡如砥,一望无际,土地肥沃,稻麦飘香,其间河道纵横交差,碧水如练,常有渔歌唱晚。继兴先生的山水画,便是这一方山川水土养育而成的最真实写照。
  临沂,古属琅琊郡。这里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众多中国古代文化先贤的故乡。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也出土在这里。这里的文化类型,主要属齐,但也有鲜明的鲁文化特色。战国末期,此地北部属齐,南部属楚,所以,这里的文化战国以后,也融入了楚文化恢奇瑰丽的特色。总体来说,高继兴先生的山水画作,蕴含有以光明正大为特征的鲁儒文化的有法度秩序前提下的浩大、高迈、清新、刚正、和谐之美,也有着齐文化、楚文化因富于诗意化的浪漫想象而充满自由精神的蓬勃生机。他的《山中有朵雨做的云》、《云腾涧谷终日银》等作品中显现出来的雅正和谐与蓬勃生机,便由此得来。
   继兴先生擅画白云山水,别具一格。然他所画的白云山水,虽属他的独创,但本质上仍是地域文化滋养的结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句。诗题一作《别东鲁诸公》。这里的东鲁,即山东省南部,继兴先生的家乡。所以,从地理上说,继兴先生的文化身份,实属李白诗中所说的“海客”,值得敬仰。唐天宝元年,李白被玄宗召到长安,供奉翰林,因不满朝廷腐朽,又傲视权贵,放诞不羁,遭谗毁,于天宝三年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到达东鲁,次年(745),他准备南游越中(今浙江一带),将与东鲁的友人们分别,写了上述诗句。昔日,李白受到东鲁文化影响并留给东鲁地域上的“海客们”的文化精神,今天,只要我们站在继兴先生的作品之前,就依然能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继兴先生的绘画作品,是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但又是超越地域特色的,他的绘画,乃是李白隔代知音对其诗歌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立足现代的图像化显现。
  继兴先生的作品中,齐文化的奇瑰浩渺之态与鲁文化的正大中和之气得到了极其完美的结合。即:继兴先生是以鲁儒的正大中和之气,驭纵了具有道家色彩的齐文化的恢弘奇瑰,故其作品奇瑰浩渺之中,绝不失刚健正大。于是,站在继兴先生的作品面前,我们也就自然而然能够以他的画作为载体,进入到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变成的图像境界,进行具有审美享受意义的精神畅游。
   二
  在当代画坛,继兴先生素有“高氏云山”的美誉。此外,他还独创了一种“山东红”技法,堪称是高水平的继承中国传统院体“青绿山水”基础上的独创。从作品看,他的画确有很深厚的传统功底,但他的绘画,依托于对20世纪以来中国画“写实主义”新传统的深层次理解和高水平的把握,而有许多特殊的创新。譬如,他的画云技法,是一种独特的难以掌握的用水方法。中国画用水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像继兴先生的这种用水方法只有其一人,经多位资深中国美术史研究者考证,继兴先生的这种用水方法古已有之,叫做“沥水法”。宋代以后失传,失传原因一是“沥水法”难以把握用水的量度;二是画成的白云难以固定其型。看了继兴先生的白云山水和其创作过程,可以确定,他的用水法就是古代“沥水法”的再生和延续。他的作品不仅能够在“意在笔先”的前提下,依据预想之形而随心所欲,而且,往往还能显现出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即一以贯之的“大济苍生”式的文化信仰。在美术作品中,不论尺幅大小,凡不是雕琢造作,追求总体气势逼人,能反映出:“天地之心”及其“与天同乐”思想的作品,都可谓之“大美”。这种“大美”可以看作是一种崇高美。商代的司母戊鼎、汉代的石兽、南朝的辟邪、天禄、云岗、龙门、莫高窟的造像,都可视为崇高美的典范。继兴先生的“高氏云山”得天地之灵气,得自然之意趣,含博大精深于一炉,具“大美”之气象。于是,正是这个意义上,周韶华先生才曾说他的画具有“秦松骨气周柏风,夏鼎精神戊母钟”的特色。于是,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继兴先生的“高氏云山”,是“米氏云山”之后另辟蹊径的高水平发挥和传承。
  在创作过程中,继兴先生极为重视绘画的工具材料与笔墨造型手法之间在碰撞时彼此释放出的各自的“能量效果”,即他极为注重材料与手法的互动如何才能表现出动人心魄的美感。所以,他的作品也就因其不违传统的崭新的创造性的特色,而必将于当代人的心灵史有重大影响。他画出了惟有仁者、智者才能画出的境界。风格上,显现出了将孔子的仁正精神和庄子的自由精神融而为一的大美式的特殊美感。所以,他的作品虽有因笔笔生发、气韵贯通而形成的恣肆、自由、放达的美感,但他绝不依靠偶然性来完成他的画面。在他的作品中,章法如兵法布阵,皆似经过精心设计,开合聚散、穿插照应,极为缜密。在造型上,画面的物象,无论是群山云海还是松柏树木,不违自然之形,但高于自然之形,而且笔墨精良,无不是在饱含创作激情,在“笔周天地精神”之中令自然万物之形与心灵所需之形合而为一的产物。其《祖国万岁》、《泰山日出图》,则是大美与天地同和的产物。最终,它们同样都是与中国人心灵中的天人合一之整体世界图像有着同态同行关系的体道之象。在当代画坛,“平庸化”已成一种普遍的流行病之时,继兴先生奇瑰壮观的白云山水,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在原则上,继兴先生的“高氏云山”很难效法。因为,画面那特殊的效果,是包括他的天生禀性在内的个性修养和与绘画技能相关的他的特有的内在理性结构共同促生而成的画面效果。不过,事实上,长期以来,他的“高氏云山”,仍被画坛学人普遍效法。这是因为,一些人虽明知即便效法,也不能够得其精髓,但他们却在研习中知之因此而能够丰富自己的画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继兴先生是位最能够让画面的图像给出和画面的笔墨精神语言产生互动的优秀画家。他的画,不仅充满了水墨肌理的特殊魅力,饱含精神意象之美,而且,其画面图像显现出来的画家遏止不住的生命激情与创作冲动,更能够让广大欣赏者通过审美的欣赏,扩大自己精神生活的空间。这应该也是画家创作时一个不容忽略的出发点。于是,也就是这个意义上,他的“高氏云山”,一方面,极具视觉上的亲合力,因乍一观之,顷刻即有沁人心脾的美感,另一方面,则是他的“高氏云山”,因技法上有特殊的视觉震撼力,而在审美心理上,有着特殊的“繁殖力”。   总之,继兴先生在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方面的双向努力,意义是重大的。在方向上,其理念新,在风格上,其技术新。他是在当代文化的“大熔炉”之中,立足沂蒙,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世界意义的。概而言之,五四时期,一位伟大的文化先驱说:“所有一切高等文化、一切宗教、一切伦理学说,都是人类共同有的。”在当代,艺术要在真正意义上面向世界,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如何在木土首先重塑它的辉煌。继兴先生的画,因具有鲜明的齐鲁文化特色,而最终会以它特有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为全世界的人们所欣赏、所接受。因为他的作品首先反映出了他对家乡山河云水的最深沉的爱,其次,便是他的作品,虽是极有文化内涵的,但他的作品仍然极鲜明体现了“艺术的本质是形式”这一原则。
  三
  继兴先生作品蕴含的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上述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中国人的“自然哲学”关照下的天地精神和圣人境界。所以,在创作中,他常以诗词意象排比的方式,即通过作品,以中国书法意识中的“意在笔先”而“笔笔生发”的方式,把中国人的自然哲学中的文化精神,转化成可视的图象语言,以此导引欣赏者的心灵,能够在他的作品面前,以审美的方式,进行情感的操练和心灵的升华。
  面对继兴先生的作品,我们能够发现,他总是能够在“师法造化”之时,通过特殊的具象之“私”,上升到不一般的抽象之“达”;而在具体的创作运思之时,则又能通过不一般的抽象之“达”,类归特殊的具象之“私”,即他能通过传统画理所说的“大道”,形范特殊的作为画面意象的具象之器,从而,使欣赏者能通过他那以意象为表征的特定画面语言,体悟到不一般的抽象之道,并因此而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精神的升华。所以,可以说继兴先生的绘画作品,在终极价值指向上,指向的是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文化境界”,追求的是一种超然于日常平庸人生需求之上的纯粹的审美体验。于是,他的作品,也就成为追求审美活动无功利,即不以满足人们的实际要求为目的一种纯属高尚而无物欲杂陈的纯粹的审美体验有了特殊的人文意义。
  继兴先生作品,是文化的,也是艺术的。他是通过中国古人“道法自然”语境中的“时间观”,而把文化与艺术这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的。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曾说:“形态的实际存在仅仅就是因为运动”(中译本上卷第38页),“物的实体有着一个绵延不绝的现实”(下卷第19页)。因此黑格尔曾指出“物质的本质”,乃是“思维与时间的统一”。(同上第270页)黑格尔之后,海德格尔同样深入探讨了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他在其《存在与时间》一书中说:“一切存在论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植根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时间现象以及它如何植根于这种时间现象”(中译本第24页),“只有着眼于时间才可能把捉存在”(同上),所以“应从时间来理解存在”(同上)。基于如上分析,海德格尔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展开状态是此在的基本方式(第265页)。由此,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才有可能说:“由于运动,空间在时间中产生”(中译本第289页)。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人“道法自然”语境中的“时间观”,经过现代阐释,无疑是具有现实性的普世而普适价值的。在继兴先生的作品中,画面上的图像,譬如他的《升腾九霄触龙门》中的流云、山、树及霞天,并不是通过物理时间的流程而在创作过程中被静态定格在纸面上的,在他的作品中,图像本身一方面是时间流逝记录的产物,另一方面,画面图像本身,看上去,其实就是具有时间绵延性的活跃的生命存在。这正是中国人立基“赞天地之化育”前提下的以“周而不怠”为特征的时间观导引下的必然产物。这就表明,正是在如是时间模型干预下,画家对自然物象动态意象的如是表达,才最终使得我们的眼睛对画面意象的生命存在随之而有所见觉,我们的心理情感,也即因之而随之被不断触动,于是,我们的心理情感也就因之而能随着图像的动态时间发展而绵延。这就是继兴先生作品审美魅力生成的最基本的原因。在他的作品中,物理意义的图像时间运动,已然转化为心理意义上的以“比兴”为特征的心物关系建构了。
  当前,中国画坛许许多多的优秀画家,都自觉投入到新一轮的学科研究与理念调整之中。当代中国画的美学的建构,也逐渐走出了传统的专重技法的研究范式,而进入到新型的道技一体的文化学研究范畴。于是,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继兴先生的绘画创作,依托于他的地域文化土壤,并立足于具有当代性的文化创新,而超越了传统的中国画的审美样式,且在当代文化思维语境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的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正是适应了合乎学术逻辑发展的当代中国画必然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

2009年6月6日于北京鼓楼东大街 
 

 

作者:傅京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