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现场 | 艺术与科学对话沙龙暨《蔡文颖》新书首发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2024-07-08 10:29

2024年7月6日,“艺术与科学对话沙龙暨《蔡文颖》新书首发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蔡文颖》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不仅对美籍华人艺术家蔡文颖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动感雕塑创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呈现,还收录了邵大箴、靳尚谊、山姆·亨特、乔纳森·本瑟尔等中外著名学者、艺术家撰写的评论、访谈文章40余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128900d61162bdfaa0b3b75283ded0dd.jpg

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收藏单位向《蔡文颖》一书主编颁发捐赠证书

​活动现场,《蔡文颖》一书正式亮相,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蔡文颖作为艺术与科技先行者、探索者的独特价值,动感雕塑的艺术风格、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对话等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入藏单位代表,为张培蒂颁发了捐赠图书证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e29822058cf755923d98c0c0f040ccb4.jpg

书籍封面

蔡文颖(1928—2013),出生于福建厦门,1953 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在他开创动感雕塑之前,蔡文颖曾在纽约市担任建筑工程师。在此期间他坚持艺术探索,创作了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尝试了用光学建构作品,最后还成为了幻彩荧光颜料的先驱。蔡文颖无私地把他在荧光颜料的研发中取得的成果与其他艺术家分享,其中包括弗兰克 ·斯特拉(Frank Stella)。1965 年,蔡文颖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灵眼”(TheResponsive Eye)展览上展出了几件重要作品。此后两年,蔡文颖利用他在工程学方面所受的训练,将反馈控制系统与电子、机械系统结合,创作出电动感应雕塑的雏形。这些作品由固定在电动铝板上但却能谐波振动的细钢杆组成,在频闪灯照明下,协同音频反馈控制系统来构成整体。1968 年,这些作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 “ 机械时代末期的机器 ”(The Machine Asseen at the End of the Mechanical Age)和国际当代艺术中心的 “电动感应奇缘 ”(Cybernetic Serendipity)中展出。此后,蔡文颖又创作了电动感应喷泉,营造出沉浸式的雕塑观感,并使用电脑来控制喷泉、灯光阵列和彩色翻板显示器。他与戈登·帕斯克、尼古拉斯·舍费尔、罗伊·阿斯科特和爱德华·伊纳托维奇等艺术家一样,都是电动感应艺术领域的先驱。他的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和美国惠特尼博物馆等众多著名国际艺术机构收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7/9a1b7ede63bda9651f97f7e10c5477c1.jpg

现场合影

​本次研讨活动是继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艺术与科学——蔡文颖创作成就学术研讨会”后,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业界对蔡文颖将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先行探索的再一次回望和反思。从蔡文颖的探索中不难看到,一方面,善用前沿发展的科技手段,以新的技术、媒材和语言进行艺术表达,是适应乃至引领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另一方面,无论借助怎样的技术手段,思想、观念、情感的表达,仍然是艺术创作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蔡文颖既是大胆的探索者,同时又是坚定的守正者,重新审视蔡文颖艺术实践的独特品质,对于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快速发展、乃至绘画本身受到质疑的当下,无疑更具启发意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