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常欢画荷:精神的交会

  我第一次看到常欢画的荷花,就被这种充满精神性的绘画折服了。有幸观此荷花,一生足矣。

  荷花本是象征性非常强的花卉,各种文化都推崇荷花,古今描画者不计其数,而常欢的过人之处,是他笔下的荷花藻雪心灵,有如灵魂在歌唱。

  观荷如观心。常欢称他的荷花为“心荷”,此言不虚。我观常欢的荷花,那种美乃是物我交融、物我两忘时产生的美,一幅荷花乃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让观者为之震撼。从物境到意境,从心境到灵境,他与荷花精神处的交会,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十几年来,他心有所寄,只选择一片宁静而圣洁的荷园,辛勤耕耘,以虔诚的心境与清荷的灵魂进行对话与沟通,人的出尘之思与荷的天籁之歌交相辉映。古人云: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对此,常欢有他自己的参悟,“将自己心灵净化,让心如明镜般平静,笔下的荷方能达到高洁深远、如梦如幻的境界”。用心如此,他的荷花才如此宁静、自然、纯洁、喜悦,如梦如幻,令人动容。若没有生命的守望、心意的贯通、内在的精神,是绝对达不到这种境界的。荷花之爱融进了他的生命,荷花之美写尽了他的内心。

  花语与心语。常欢画荷花,如凡高画向日葵,花语心语,殊途同归。吴冠中先生说,他崇拜梵高,愿听到他每天的呼吸。对于常欢,我更愿听到他与荷花默默相对时的心语。令此心安住,唯有此花。先圣王阳明有一个著名的“花喻”,“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常欢常说,“我如今画荷,并不观荷,荷花已在我心。每天我只要澄澈心境,让荷境与画境合而为一,努力做到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这说明,常欢有深厚的人格涵养,有非常丰富的精神生活。当我看到“暗香”与“无尘”,仿佛看到了我佛的手印;看到“生机”与“抒怀”,又好像听到圣贤的弦歌;看到“仙境”和“听雨”,如同倾听天籁之音。“晨趣”中莲叶田田,“祥光”中清影照人,“微风”中荷花与蜻蜓的私语,″金色荷塘″里热烈奔放的交响……心灵的芬芳,心灵的歌唱,令我想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此情此景,难与人诉。

  荷境与画境。常欢画荷达到今天的境界,有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常欢成名较早,17年前就已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轰动一时,备受赞誉。他是以工笔人物知名的画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但这十几年来,常欢却归于清寂,寻求突破。10年之久,他始终坚持“更高水准的艺术追求是画家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艺术是心灵的产物,人格的境界决定着艺术的趣味,真正美好的艺术,不仅应饱蘸墨痕,而且应饱蘸心灵的血痕。他的确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常人。常欢的荷花,继承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技法与韵致,又吸收了西方油画色彩丰富的长处,工笔与写意,具象与抽象、古典与现代,这种张力使他的画充满魅力,有一种相当特殊的效果。在最细微的描画和最抽象的精神两极间寻找艺术的真义,触摸心灵的边界,表现光色的极限,这是我欣赏常欢画荷的原因。他的画表达的是一个圣洁的世界,好像纯洁的荷花一般,但是,要达到这个圣洁的境界,却要经历心灵的无限苦涩。这是生命给予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L•比尼恩在《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中指出:“最宝贵、最持久的艺术品并不是某些人称之为最纯粹的东西,而是最充分地体现出人的精神中的种种愿望、喜悦以及烦恼的艺术品。”常欢画荷的耐人寻味,正在于此。

  “奉人心荷,手留余香。一生荷求,足矣”。愿世人的心灵,如常欢的荷花,涤尽尘埃,幽香远溢。

原载《深圳晚报》(2009年09月02日 )

作者:韩望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