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陈池瑜(现场速记稿未经本人审阅):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受启发。首先我认为这次展览对我们的美术创作有一种匡正的作用,现在整个创作,特别是前几年这个市场比较好,所以一些画家搞得很热闹,卖价卖得很高。刘知白先生1949年开始一直在贵阳,我刚才看到有一段在家里烧炉子,很简单的,他在那里画画,在这种情况之下,是与世隔绝的,和现在的城市喧闹这些东西脱离开。他能够静下心来做创作,真正的艺术创作恐怕是需要这样一种境界。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刘老进行宣传,对于这种画独到的气氛,的确能提到一种匡正的作用,扎扎实实的埋头作画是很有很大的影响的。
刚才大家也谈到了,我们现在的美术史有一些大画家肯定都要写进来。但是有时候弄不好就成了几个大画家的历史了,但是实际上美术史还不是这样,包括古代的,古代的有一些是文献记载下来的,美术史也是要有作品的,机会好的就写进去了,机会不好的就没有写进去,有名的或者有记载的就写进去了,没有名的就不提,这是不公正的。当代的一些在中国美术史没有写进去,这个不怪他们,有时候大家不知道,或者是知道的很少,或者宣传的不太够。做美术史的,做理论研究的,在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大画家的情况下,还要挖掘出一些不太引人注目,但是确实有价值的,把这些画家也要挖掘出来,我觉得这是我们做美术史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这个时间很短,现在就忘掉了,假如说不是他的公子到这里来做宣传,做画册,搞展览的话开研讨会的话,假如说有的画家他后人没有做这些事情,我们就把他忘记掉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做美术史的,还要去挖掘这些。包括我们李新平(音)一个画家,还要注意挖掘这些画家。而且挖掘出这些画家,挖掘他们的作品,对于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我看了一下,刘老不但作品画得好,而且他很用心思考问题。讲究“法守功化”这四个字,我们写作也好,画画也好,以法来入手,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些画家想走捷径,以为抽象画或者水墨画就是这样,其实不是这样。我1985年的时候,赵无极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在北京饭店开了一个研讨会,有人当时问到说你这个抽象画是不是画得很快?赵无极怎么说的?他说我每一张画都要画两个月,每天早上九点钟画,画到晚上九点多。当然觉得还不行,有很多还要重画,弄一两个月,他的一幅抽象画要画几个月,不是我们说的随便弄两笔。
刘知白先生的作品刚才大家都说了,特别是泼墨或者破墨,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到90年代,最后的一二十年他的成就特别大。这个都是前面有积淀的,如果说没有前面的积淀他达不到这个效果。我们有一些搞当代水墨的人,他之所以缺乏那个内在的精神或者技巧,达不到这样一个境界,就是缺少前期的积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刘知白先生给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不是说我们有传统不要创新,创新要有传统做基础。我看到刘知白先生1949年有几张作品,当时的书法就写得相当好了。他的造型的基础,像笔墨功夫都是很好的,包括70年代有一批比较写实的作品,也有一些好作品。当然前面的作品用笔勾形也是有一些,同时他也是比较重视山和云彩和云雾的画法,他比较注重这种形式。
我看到他自己的一些思想,刚才刘先生的儿子也补充说了,他一个是对米芾比较钦佩,这可能是一种意象,他确实有这种意象在里面,不一定就是一笔一划来学米芾。包括刚才李淞老师谈到的,高克恭也是水墨画里面一个最重要的代表。他对这个功夫的文章,他几十年里面天天临摹一些碑帖,就是要有这种功夫,刘老自己也是非常重视功夫的。另外刚才提到过黄宾虹,黄宾虹是20世纪最大的山水画家,也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就认为黄宾虹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代表作,千篇一律。孙×当时还和他争论,当然我们认为黄宾虹是最重要的山水画家。但是刘老和他不一样,刘老佩服黄宾虹,黄宾虹也是有气势,但是黄宾虹主要是小线条,短的线条,把它穿插或者排列,而且又很透气,弄不好就是一团死墨,他在这个方面确实是造型很好。黄宾虹这样一个笔墨的特征也是很好的,但是刘先生的整个泼墨作品不是小线条一步步组合来造型的,而是用墨的浓淡,比较大的气势来构成的山的主体,或者是岩石,或者是山的气势,他是用这个东西画出来的,所以他和黄宾虹是不一样的。
另外我看到刘老对石涛也是很佩服,他最后说了要有法,手要有功夫,最后还要画,要超出他们,要有自己的东西,最后他就拿石涛做例子来说明。他说石涛就是自己有自己的方法,包括写生等等,最后完成了自己一个独特的方法。所以这一点可能刘老也是受到了石涛的启示,他七八十岁才搞泼墨和破墨结合在一起,他还是想要创新。最后他是综合前面的那些道路,最后达到了他自己的成果。他后来的成就也要和前面的探索结合起来,要和他的思想结合起来,才有这样的成就。
另外我看到他的作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因为我现在自己也写一点书法。我很注重的是他画中的题字,他的书法和绘画是真正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讲书画同源,以书入画,有的没有真正的融入到画里面去。但是刘先生不是这样,他的书和画结合得非常好。我举两张画的例子,一张就是他的《渔歌》,这个草书和画完全融为一体了。还有一幅就是画的荷花,这个草书和荷花的泼墨也是结合得相当好。所以他把书法的用笔和画法结合得相当好,我看到黄新(音)的作品,他用笔的线条的表现力特别强,就是借助于书法。所以真正说以书入画,把书法用笔的表现力量,古法用笔真正融入到画当中去,要起到作用,这个才是书画一体,书画兼上。我觉得这一点刘先生做得是比较好的,不然的话我们有时候看他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泼墨的作品,他的泼墨的作品里面就是比较润泽,一般泼墨是展开的,缺点就是缺乏比例,所以刘先生的作品,我们感觉到没有缺乏比例,所以这个里面泼墨是横向的,破墨有一些是纵向的用笔在里面,所以纵横交叉就很丰富。他这个泼墨里面也注意到一些骨架,形体的力度在这里面也有用笔的内在精神来源。有一些很细的线条表现力都很强,那个线条里面有浓淡,不是一下子一根线下来。所以他的作品的书法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比较喜欢他这幅作品,这是一个横向的作品,有一些立着的作品也是比较好,既有意韵,也有一些层次。另外一种就是他的作品有一部分就是李淞老师说的,他有一些平面的装饰性,或者是看作是抽象画也可以。但是作为山水画来说,我还是喜欢有一些空间的,有空间意识或者是有层次的,这是我们欣赏中国山水画里面形成的一种固有的观念,是需要有层次,有节奏,有远近。他这张作品是横向的,有山水起伏,有浓淡,也有远近,能够把这个远近的空间表现出来,还有虚实。除了油墨的浓淡以外还有我留白,都是结合在一起了,这是他去世之前两三年的作品,要真正达到这种境界。作为抽象画来说,或者现在讲当代艺术或者是当代水墨,这个都可以算上,把它算作传统也行。最后他去世前画的作品,也就是达到了一种无为而为,无法而法,真正达到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
我认为刘先生确实是一位当代的中国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应该写进美术史,要跟张晓凌他们说,要写进去。当然他是不是和黄宾虹一样能够摆在前几名,这个我们还要进一步的研究。他这个作品肯定是有自己的特点,和其他的画是不一样的,而且要达到这个功夫,要找到别的画家,从泼墨的角度跟他做比较,可能超过的确实可能不多。
作者:陈池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