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兼谈嘉定竹刻:笔端刀下刻竹芳

2017-10-31 23:36

  谈到嘉定竹刻,自然绕不开“文人刻竹”的艺术传统,这也是由嘉定竹刻“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所决定的。被认为是嘉定竹刻奠基者的朱鹤,工诗善画,精于篆刻,以书画艺术融入竹刻,以刀代笔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朱鹤的儿子朱缨,书画全能,有出蓝之誉;朱缨之子朱稚征,也善画,风格接近元代大画家倪云林。

  明代末年是嘉定竹刻的第一个活跃时期,当时的文人学者都十分关注这一雕刻艺术,有些文人自己也刻竹。嘉定四先生中的李流芳、娄坚,书画之余,喜刻竹自娱,他们常学朱鹤的深刻,功夫不亚于朱鹤。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嘉定竹刻发展的高峰时期,而周颢就是这个时期的领军人物,精通诗文,绘画书法篆刻俱精。钱大昕称他“于画独有神解,仿古贤山水人物皆精妙”,王鸣韶也称他“山水与诸大家无所不有,临抚可以乱真”。

  周颢刻竹,精心自律,“其运刀时,若丝发未称意,虽垂成,亦斧以斯之。”在周颢以前,“南宗”正统绘画的风格从来没有在雕刻作品上得到过成功的表现。

  《竹人录》的作者金元钰在评价周颢竹刻成就时特别指出了两点。第一点就是“以画法施之刻竹”,这个“画法”,其实特指“南宗”的画法。这一系绘画注重“以书入画”的书写性用笔,体现到竹刻中,就成为周氏的“用刀如用笔”。第二点即“合南北宗为一体”,则是周颢将“南宗”画的艺术手法引入竹刻必然产生的结果。在自古以来“画塑不分”的传统中,画工或塑匠接受的是李思训一系的,刻画精深、金碧辉煌,被后来认定为“北宗”的山水画传统,而非“水墨渲淡”“平淡天真”的“南宗”山水。到了周颢的时代,“南宗”已成“正法”,“以书入画”亦成为一个画家的基本认识。身为文人画家的周颢,在创作竹刻时必然会考虑如何将“南宗”山水画的丘壑形态和书写性的笔线特征引入雕刻艺术的问题。

  周颢最早掌握的竹刻技法是传统的深刻法,在此基础上,他所作的重要突破就是将阳文浮雕与阴刻组合起来运用。这一手法与以往单纯的浮雕相比,加强了作品的平面感和绘画感;与单纯的阴刻相比,又有着丰富的层次效果。在周颢人物题材的竹刻上,已体现了将二者组合运用的特点。运用阴刻与浮雕结合的雕刻手法,竹上刻竹,真是将文人爱竹的逸兴发挥到了极致。这类作品刻竹叶、竹枝纯为阴刻,一刓而就,光洁劲挺,石头则参用浮雕,用刀高低凹凸,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

  目前比较多见的是周颢仿倪云林风味的山水和古木竹石题材的竹刻,这路作品,都是在大刀阔斧、聊聊数下刻画出树石轮廓后,在山石轮廓线内用圆刀细致地“皴”出石纹,层次丰富而富有质感。用刀劲健中含松灵,刀痕有浅深、阔狭、光毛之变,深峻处如有千钧之力,浅淡处含不尽之意,其中回锋、露锋、藏锋之用无不自然妥帖,如信手书写而成。

  周颢一生经历了清代最鼎盛的康雍乾三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最后的高峰。作为将文人艺术与工艺美术进行融合并取得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周颢的竹刻作品既有洗练的造型与装饰,又有丰富深邃的审美意蕴。

  (作者为上海博物馆工艺部副研究员)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施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