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31 18:41
编者按:近日,《当代艺术新闻》杂志总编辑郑乃铭先生在北大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新闻媒体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声”的主题讲座,其中郑乃铭先生举例阐述了媒体在当代艺术中的推动力量,分析了媒体在当代艺术生态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将自己在艺术媒体行业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讲座现场 主讲人:郑乃铭
我们杂志选择报道的艺术家比较偏向于绘画性格较强烈的,有时候当我们在选他的时候,可能艺术家的知名度还没有那么得好,但开始跟媒体产生一些合作的关系的时候,媒体在他成名的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因为我个人的好恶的关系,我们杂志花了很多篇幅在讲当代摄影。我也感觉到摄影其实在收藏跟市场上没有那么的受欢迎,它的价格也没有办法非常高,但在一年12个月的杂志里面,我一定有一期选择是摄影的东西,以摄影专集的形式来做整个内容的介绍。我相信一本杂志在如果能够对艺术有一些特别的坚持,你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影响。
我们花了一些时间在做日本、韩国还有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因为我们觉得当代艺术开始在启动的时候不应该只局限于中国的艺术家,而应该把整个亚洲系统纳入这个考量范围里,所以我们就开始用记者直接现场报道的方式,直接做访问,再把东西带回来。我希望有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的特派记者就在那个现场,他可以及时把现场的消息传回到当月的杂志里面,而不是说透过一个翻译的文章或者是二手传播来做一些信息加工的稿子,所以我们在这当中做了很多不同的规划。
《当代艺术新闻》这个杂志已经过了一百期了,其实这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个当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记者,我刚刚提到采访,采访对当代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呈现是非常有意思的,这里也可以提出来作为媒体跟当代艺术互动的一个范例。
我记得我2007年左右有一个画廊叫环碧堂,他们那个时候在推艺术家熊宇。那个画廊老板他在想说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系统地帮助我们的艺术家,也许位艺术家安排的的展览在今年年底,可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能够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持续不断地来推广这个人。那时候我每个月一定会到北京来工作大概一个礼拜或者十天的时间,可是有时候很难抓得准时间,我的老板跟画廊老板就想到用网络的访问来做,有问有答。然后我就每月固定跟熊宇约一个时间,比如说礼拜天早上或者礼拜六早上几点钟,确定好时间之后用一个钟头或是一个半钟头的时间开始对谈,可是通常熊宇不太会知道我在问他问题,我总在最后要结束的十分钟或者五分钟开始问到他某件作品。结果我们就这样连续做用网络通讯做了六个月,每六个月很完整,每一次最后谈到的作品就能够上到杂志版面,连续有六个月的内容全部出现在杂志当中,固定在一个版面,固定多少篇幅,所有的东西都很完整。有人说我们这样的方式开始了一种新的实验,就是不一定要针对某一个作品或者是创作,可以从生活开始谈论到艺术家的作品,我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开始跟熊宇谈的,从他的生活再到创作的细节。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