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TANC|Photo Shanghai引发上海影像四大“聚变”,收藏氛围升级与摄影的艺术化趋向

2015-09-12 00:00

  9月11日,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正式开始为期三天的展会日。第二届Photo Shanghai与去年首届相比,在观众、参展画廊、艺术市场乃至上海在地的艺术圈层中引发着怎样的效应?《艺术新闻/中文版》在展会首日,探访了多家参展画廊,探究这一亚洲首个专注于影像艺术的博览会,正引发着怎样的“聚变”。

  上海。9月11日,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对公众开放,正式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展会日。VIP预展日的人潮让不少画廊及初次来到Photo Shanghai的艺术家和观众都颇为感叹,许多画廊也在昨晚达成了成交。在今天的首展日上,虽然未出现去年人山人海的场面,但几乎每间画廊都有稳定的人流,且人群的分布颇为平均,几乎没有出现空档。多数画廊主也反应:虽然可能受到与西岸艺博会同期举办的影响,分散了人流,但真正对摄影感兴趣的公众还是会来到这里,询价的人也很多。

  ▲ 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现场

  聚变一:观众“质量”的提升

  “相比去年,今年观众的质量比较高,是对摄影有一定了解的或是真正想要收藏摄影的人。”今年二度参展的上海全摄影画廊总监黄云鹤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而许多连续参展的画廊主,都与黄云鹤表达了同样的感受。今年首展日的人气虽然有所减弱,但去年“看热闹的人比较多”,观众普遍对“摄影也可以作为艺术来收藏”还没有概念,且由于摄影存在的版数问题,许多观众都对藏购比较谨慎,也会向画廊主发起质询。

  而今年前来Photo Shanghai的藏家沟通起来则比较顺畅,有许多是“有备而来”,如CAMERA WORK画廊的运营总监Benjamin Jager在采访中表示:“VIP日来的藏家表示了比去年更多的兴趣。在去年,我们需要告诉观众摄影是可以收藏的、如何收藏摄影,而今年藏家们已经开始购买,尤其对独版作品兴趣很大”。泰吉轩画廊总监卢骁也在昨天的VIP预展日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今年VIP日一开场,许多藏家就直接询价,比去年的暖场更快。”

  ▲ CAMERA WORK画廊展览现场

  ▲ CAMERA WORK画廊带来的德国摄影家约拉姆·罗斯(Yoram Roth)的3件独版作品,在VIP预展日当晚全部售出,左至右:《Zoi Standing, with book》(售价: 107,000 RMB)、《Nirmala Seated》(售价:42,000 RMB)、《Zoi’s hands》(售价:42,000 RMB)

  观众成熟度的提升,也在昨天VIP日的成交情况中有所体现。德玉堂画廊带来的德国摄影家康迪达·赫弗(Candida H?fer)创作于2011年的作品《杜塞尔多夫本拉特宫IV》以5.8万欧元售出,维克·穆尼兹(Vik Muniz)的作品《鹤》(Crane)也于当晚被订购;上海Vanguard画廊带来了日本艺术家有机·奥诺黛拉(Yuki Onodera)与阿琦路迷(Aki Lumi)的作品,在昨天已售出多件,画廊创始人李力表示:这是她迄今为止售出这两位艺术家作品最多的一次;来自柏林的CAMERA WORK画廊首次在博览会上展出了德国摄影家约拉姆·罗斯(Yoram Roth)的作品,且这次带来的3件罗斯作品均为独版,在VIP预展日当晚全部售出。

  ▲ 康迪达·赫弗(Candida H?fer)创作于2011年的作品《杜塞尔多夫本拉特宫IV》于昨天VIP预展日以5.8万欧元售出

  ▲ 德玉堂画廊展览现场

  在《艺术新闻/中文版》今天探访的近20家画廊中,几乎所有的画廊都表示在昨晚达成了销售。从购买的人群来看,70%至80%的藏家是中国人,这也体现了Photo Shanghai去年所建立的口碑及25000人次的效应,在藏家群体中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基础,也将一些对摄影艺术有所认知的藏家吸引过来。

  聚变二:凭借品质与口碑“汇聚”画廊

  对于这样一个好的开场,许多画廊都对Photo Shanghai的专业性表示了肯定,且认为它的品质在不断上升。第二次参加Photo Shanghai的See+ Gallery艺术总监画儿认为:“Photo Shanghai去年首届就做地比较专业,市场推广也做的比较好,VIP预展日邀请了很多嘉宾,这是很专业的一个做法。”CAMERA WORK画廊的运营总监Benjamin Jager也提到:“这一届Photo Shanghai在活动组织上——尤其是在活动项目的类型及数量上——比去年好很多。”

  ▲ See+Gallery此次主推的捷克摄影家弗兰蒂泽克·德瑞提科的作品《躯干》,已售出,售价6000欧元

  而今年首次参展的大部分画廊,其实从去年就对Photo Shanghai有所关注,是在感受到了良好的氛围及品质后才决定参展。香港刺点画廊创办人秦美娜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我们是第一次参加Photo Shanghai,但去年就对这个专注于影像艺术的艺博会有所关注,来看了看,我觉得Photo Shanghai办的不错,整体氛围比较活跃。所以,对这边的摄影收藏市场很有期待,因此选择过来参展。”

  ▲ 香港刺点画廊展览现场

  刚在上海成立一年的德玉堂画廊首次参展即拿下了50平米的展位,创始人刘燾表示:他去年曾多次到访Photo Shanghai,感到气氛很好,人气很旺,也询问了与他相熟的几位去年参展的画廊负责人,都对Photo Shanghai表示了肯定,表示还会参展。这些个人感受及其他人的正面反馈给予了他此次参展的信心。

  在上海设有画廊的MD Gallery创始人Magda Danysz强调了Photo Shanghai在学术上的专业度,这在她看来是衡量艺博会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她在采访中说:“Photo Shanghai的组织方对摄影有很深的认识,影像展总监亚历山大是伦敦的摄影专家,他能深入地同每个画廊就作品进行探讨,这是展会品质的所在。”

  ▲ MD Gallery展览现场

  聚变三:藏家“养成”

  在访谈中,许多画廊多次强调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新生的摄影艺术市场而言,这样一个艺博会的诞生对观众的教育与对藏家的培养作用。

  ▲ 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现场

  Magda Danysz在受访时说:“在去年PhotoShanghai举办之前,如果我与周围(中国)的人说这件作品是第8个版本,他可能会不以为然,认为艺术家可能做了100个版本。所以,我们需要很多的画廊来一起告诉人们什么是专业的,告诉人们摄影艺术是什么,艺术市场是什么,这很重要。摄影作品不是海报。这是我参与第一届展会的重要原因。”

  成立了10年之久、专注于当代影像艺术的上海本土画廊全摄影画廊总监黄云鹤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在这个人人都在拍照片、使用图片的时代,这样一个综合的影响力会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即摄影是艺术而不是拍照。”

  在去年的首届Photo Shanghai落幕后,摄影评论家顾铮曾点出整体参展作品缺乏“当代性”,认为“有些画廊作品只有纯摄影,纯粹形式感的多,但如果更开放点,在当代现实中间的复杂性、多面性可更多一点,摄影本身的多元性也可以因此呈现得更充分。”

  而本届Photo Shanghai的作品在总体面貌上所显现的“当代”风格,显然对上一届的这一问题有所回应。此次参展的画廊,只有少数专注于影像艺术,大多数均为当代艺术画廊。在与这些画廊主的访谈间,他们均表现出了自身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并希望将自己的这种理解传达给公众。同样在上海扎根10年之久的本土画廊M97画廊即是一个推崇当代摄影的画廊,此次带来了韩磊、阿斗、邵文欢、王宁德、董文胜5位艺术家的非传统摄影作品。

  ▲ M97画廊带来的作品:韩磊,《竹子之一》,2015年

  ▲ M97画廊带来的作品:阿斗,《草叶集》

  ▲ Vanguard画廊带来的日本艺术家阿琦路迷(Aki Lumi)的“花园”系列作品,也是一件非传统的摄影作品,已于9月10日VIP预展日售出

  创始人Steve Harris说:“我之所以选择将这些作品带来Photo Shanghai,就是希望展示现在摄影的新方向、新潮流。这是让人们对艺术摄影建立起更广泛的认知和品味的重要方式。如果我们只是为了销售而一直做传统的、人们熟识的东西,就不那么有趣了。于我而言,得有这样的信心,相信我们展示的东西会对人们有教育的作品。”

  在《艺术新闻/中文版》的访谈中,多数本土画廊都与Steve Harris有着相同的观点,他们对销售的心态似乎比较放松,而真正关注带来的作品所传达给观众看待摄影艺术的视角、观念是怎样的,如Steve Harris所说:“我觉得到目前为止,第二届的销售比去年好,但这里指的不是作品数量,而是购买的人数,这在我看来才是好的”。

  ▲ 高古轩画廊在这一届展会中以博物馆级的展览展示了美国艺术家泰伦·西蒙的“西印度群岛之鸟”系列作品,图为高古轩画廊展位的现场

  ▲ 沪申画廊在这一届展会中带来了冯梦波2012年的作品《始祖鸟》

  ▲ 在Photo Shanghai中首次登陆的游牧展览系列LEAP Pavilion,在“图像新潮”展览中展出了艺术家陈天灼2014年的作品《亚洲男孩》

  聚变四:正在发生的上海影像生态聚合

  ▲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从颗粒到像素”展览现场

  自去年的Photo Shanghai 举办之后,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一股影像艺术的暗潮在上海正渐渐升起。2015年上半年,从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开幕到8月底刚刚结束的英国摄影美术馆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至本届上海艺术影像展前后的“从颗粒到像素”群展、台湾摄影家陈传兴的个展以及杨福东的“南辕北辙”等一系列影像展的举办,都将上海与影像艺术串联在一起。

  ▲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在举办的台湾摄影家陈传兴的个展

  当被问及影像艺术在上海的势头似乎正渐渐升起的这一现象时,黄云鹤说“我有这样的感觉。在这两年以前,国内的美术馆并不会专门举办专门的摄影展览,从这两年开始上海的美术馆会举办摄影展了,而美术馆的加入,同艺博会、画廊等联动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影响力。”

  CAMERA WORK 画廊的运营总监Benjamin Jager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我去了刘香成和Karen Smith创建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感到那里的建筑和展览都很棒。在欧洲,已有不少专门的摄影美术馆,而重要的博物馆也会展出摄影作品,因此在公众的认知里:摄影就是艺术。而在上海以及全中国,正需要这样的摄影中心,对观众了解摄影艺术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

  #FormatImgID_20#

  ▲ 今年5月成立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北京画廊See+ Gallery的艺术总监画儿也感受到了上海不同于北京的对影像艺术的接纳:“在摄影方面,上海的生态似乎比北京更活跃一些,而且我会觉得上海这个城市跟摄影的关系更亲近,北京的气质更硬朗,上海有点像巴黎,整个城市对摄影的认知和亲近程度会更浓一些。”

  Magda Danysz则表示“上海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影像艺术之城”:“上海是国际化的,它总对外界抱有十分开放的态度,也因为上海的电影工业及在时尚方面的领先地位,这多个方面让上海在摄影的发展上占有优势。”然而,“上海虽然有这样的潜质,但还需经历很大的挑战,因为这不仅是艺博会和画廊的事,博物馆的参与至关重要。”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成立及在各大博物馆中陆续举办的影像艺术展,正使得整个城市的影像艺术生态渐渐形成。

  撰文 | 汪汝徽

  本文图片由各画廊提供及本刊拍摄

来源:艺术新闻中文版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