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后期,浮世绘版画的发展已至高峰,而到了1794年5月,东洲斋写乐在这艺术激流中横空出世。短短十个月间,他发表了一百四十余幅版画,而后骤然消失。写乐究竟是谁?写乐经历了什么?写乐为什么消失?没有人能给出关于东洲斋写乐准确的答复,学界几乎查不到任何可以考据东洲斋写乐生平的资料,只能根据其现存作品的风格特征追寻其创作轨迹,并将它们分为四个时期。《三代目大谷鬼次之奴江户兵卫》 38.1*22.9放大的半身肖像、强烈多变的轮廓线、夸张的五官、饱满的能量,呈现出一幅粗犷而不和谐的画面。东洲斋写乐最开始的多幅大首绘就冲击了浮世绘的传统界限。当时的日本绘画界往往将役者绘中的“女形”(歌舞伎中男性演员扮演的女性)绘画为真正的女性,但在东洲斋写乐的《三世佐野川市松之白人》中,却隐约透露出演员自身的性别。《三世市川高丽藏之志贺大七》36.5*25.1cm在他的笔下,角色不再是美的理想化。通过强调被放大的神态,带来了震撼的视觉冲击,东洲斋写乐的这种刻意将角色表面底下的人物真实性毫不留情地拽到观众面前。许是夸张丑化演员的手法带来的争议过大,仅仅2到3个月,东洲斋写乐的作品发生了巨大改变,迎来了他的第二时期。《初世筱冢浦右卫门(稻荷町立役)之都座口上图》 25.4*36.5cm《三世市川高丽藏之龟屋忠兵卫与初世中山富三郎之新町之倾城梅川》 37*24.5cm构图上大首绘的形式几乎完全消失,虽然他仍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但人物表情的紧张感开始淡化,大部分画作中黑色云母被替换成了明亮的白色。《二世濑川富三郎之大伴家之侍女若草实惟仁亲王》 31.5*15cm第三阶段从1794年11月开始,在这个阶段东洲斋写乐开始采用同时代人的风格,作品中减少了对人物面部的关注,重新开始对背景道具进行细致描绘。坂东光五郎二世 饰演 Soga Gorō Tokimune 31.5*13.5cm1795年1月,写乐到了他在浮世绘历史上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他已经完全将他的风格转变为传统的浮世绘,而写乐本人也如同他作品中消失彻底的风格,他消失在了浮世绘的历史上,再也没人听说过他。然而,一个多世纪后,在二十世纪初期,东洲斋写乐作品的价值却被西方国家充分的肯定,德国学者Julius Kurth将他与伦勃朗、委拉斯凯兹并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肖像画家,并在1910年出版著作《写乐》。著名作家James A. Michener 曾评论写乐的作品“他的力量不在于技术,而在于通过肖像,对人物心理进行的刻画。”如今,东洲斋写乐是日本浮世绘大师之一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但他究竟是谁,或许正如他笔下的歌舞伎一样,观众们只能透过其扮演的角色隐约窥见底下一角。这次年度重磅5D沉浸大展《浮世の梦》诚意展出了东洲斋写乐的代表作,想来现场见证真迹的观众朋友可以扫码下方任意二维码立刻购票哦。当前展览 | Current Exhibition
作者: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