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比孤独更孤独----速写王斐少年愁


  “看王斐的作品心里总是有一种很特别的滋味,是沉重还是压抑?反正是沉甸甸的……我从这些比自我更自我、比孤独更孤独的画作中领略到了一种武士般的勇猛和精神,还唤起内心不时涌现出那些追寻失落尊严的悲壮和遥远苍茫的历史感……”
  记得和王斐第一次通电话时,他说想寄他的画册送给我。原因很简单,他热爱诗歌,很早就读过我们这些人的诗;除了绘画,他的青春期是和我们这些人的诗一起度过的。
  我当时在想,能够很早就知道我们这些人的人岁数有多大?没两天,我收到了他的画册,里面还夹有一封短信。他说他正在准备自己的个展,他想“以一个少年的情感,从‘耻感’的角度来面对中国人的历史感伤”,来实现他对“现实中国人精神的某种反思”。
  我疑惑并心说,他有多大呀?翻开画册看到他的简历,才知他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他步入绘画这一行当却挺早。从十五岁到北京读中央美院附中,直到中央美院油画系读到研究生毕业并获取硕士学位,到现在已有十一年了。他虽年龄不大,却已经在国内外多次举办和参加过各种画展,还多次获奖,我想他现在已然是个颇有成绩的艺术家了。
  看他的绘画作品,给我最初的印象是感觉很陌生,还从来没见过有人这么画过。他的绘画显得理性又透着冷酷,而且极有气势。唯有一点我看着不太舒服的是,他所塑造的形象大都隐藏着一排整齐而细小的牙齿。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直觉,因为我不喜欢任何牙齿外露,包括人和动物的。我总觉得“牙”这东西还是隐藏着点儿好,一旦暴露出来就绝没有什么好词来形容它。什么“龇牙咧嘴”啦,“咬牙切齿”啦,等等,给人以一种丑陋或凶相毕露的感觉。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指责或贬低王斐的绘画艺术,因为我从对他绘画作品的最初印象中还感觉到了他独特的绘画天赋。他不论在绘画技巧,纵横历史想像力和深度情感表现力上都应该算得上是一位非常独特的画家。
  当然,王斐对自己所画的细小牙齿有他自己的理解。我看到他在接受《瀚海》的采访时说,“我是个精神紧张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像要牙根紧咬来决斗,紧咬的牙根是我的心路思考的一种记录,我们面对现实的痛苦必须微笑,并且要咬紧牙关去坚持心中的一份信仰。”他的这番话使我不由地又想到他的一幅作品《少年愁》,是少年愁,还是少年痛,还是少年恨?由此我联想到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而惟有真正的中国“少年”他自己心里知道究竟是怎样的热血与情怀。
  王斐曾给我看过几篇他写的文章和采访录,使我对这位年轻的画家的绘画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说:“自六岁第一次从古典时代的厚土下瞥见自己祖先美到冷酷的空眸,我就凭着记忆画下了第一张面孔……记得十几年后的黄昏,我只身一人在祖先遗迹奇遇唐古拉山步行而来的疯婆婆问我人生的怪题,我便相信这是冥冥的安排……”他那时大概也就二十岁左右吧。他说的这些我都绝对相信。否则,他就不会在此年岁创作出如此独特的作品并已形成了自己的绘画世界观。
  “劝天借我七百年回到那个古风失落的悬崖边,我想亲身聆听陆秀夫与其殉道者投海的哐哐巨响,就算只我一少年,也要重新清算那个尊严开始失落的时代,也会重新怀念那些死不免冠式的浪漫亡魂。我所真正要做的是把中国人精神图腾的面孔拉回到七百年前尊严失落前的那一刻,让他们在我的绘画世界里重新生长。”这段话是王斐曾在自己的短文《借我七百年》里说的。这就使我们更能够去理解它的绘画了,更能够去欣赏它那些仿佛是历经久远年代如岩石般屹立的杰作了。
  的确,王斐的诸多作品都有种显得很结结实实的压迫感,是如同顽石雕凿出来似的。有的甚至像是大山一般的气魄和壮观,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所以我看完他的作品心里总是有一种特别的滋味,是沉重还是压抑?反正是沉甸甸的。
  我察觉到画家王斐具有一种极其孤独并深陷于自我境界中的深沉气质。这不仅是从他作品的画面中的诡谲气氛,深沉颜色和忧郁构思可以感觉到,也能从他给那些作品的命名中也能够有所领略,如《深渊舞者》、《自己的战争》、《意志决斗意志》、《泪比雨更冷》、《王者孤独》、《山顶猎猎风》等等。我从这些比自我更自我,比孤独更孤独的画作中领略到了一种武士般的勇猛和精神,还唤起内心不时涌现出那些追寻失落尊严的悲壮和遥远苍茫的历史感。
  王斐曾谈到他自己:“关于‘历史’,其实历史本身并没有孤立意义上的价值,而只有一个时代的人在他所处时代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与历史发生一种诡异的巧合与轮回应验的时候,历史的幽灵才真正地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力量,为今天的人发言。我选择的关注点并不是教科书似的仅仅对过去时代作一个中性的罗列,而是一种个人解读历史,一种被反思所选择的历史;而关于‘比较’则是与‘耻感’有关,正因为有一个‘他人’站在你的面前,这种对比会使你真正找到你的自己的位置,我指的是民族之间的对比,人是对比的动物,某些精神是从对比上得来的,羞耻感可以使一个人迅速强大。民族比较的背后是精神的战争,这种较量也许肉眼不易察觉,但其实无处不在。”我想他作为一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年轻人,他对于历史文本的敏感和通透也是他在绘画世界中完成自我追问和反思的独特气质。
  王斐的绘画已不仅仅只是绘画了。我倒觉得他甚至更多赋予了绘画本体之外的另一种生命。这种生命正如他自己所说:“那就是中国‘士’的精神。肉身凡体,却处处充满了神性。”
  “精神的战争,无处不在。”从王斐口中出现的这两句词,我把它们和王斐的绘画观联系在了一起,他在绘画世界中倾注的大量精力与时间都是为了完成他自己孤独的战争和精神的较量,这更能说明他绘画的意义和价值了。
  2007年6月20日于北京
  芒克
  现代诗人。

作者:芒克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