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观察】Google艺术计划 实体美术馆的数字时代?

2015-05-19 03:57

  5月18日,Google文化学院宣布新增5家中国大陆地区的合作机构

  5月18日,Google文化学院宣布新增5家中国大陆地区的合作机构——湖北省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龙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华人当代美术馆(排名不分先后)。自2011年上线至今,共计超过700家艺术机构与Google达成合作,其中85家来自亚太地区,中国大陆地区占15席。

  “艺术是平等的、多样的,这就是我们不仅展示欧洲重要藏品的同时,也需要与亚洲、与中国的机构进行合作的原因。”发布会上,Google文化学院创始人兼总监Amit Sood解释拓展中国合作机构的原因。

  在“国际博物馆日”,Google此举将“虚拟美术馆”的问题放大,这让人不禁试问,Google的艺术计划给实体美术馆带来什么?

  Google,技术还是艺术雄心?

  Google文化学院包括“艺术计划”(Art Project)、“历史档案展”(Historical Moments)和“世界奇观”(World Wonder)。2011年2月,“艺术计划”率先上线,当时线上作品仅1000件。2012年,“艺术计划”进行第二轮推广,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文化博物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成为大中华区中3家“首吃螃蟹”的机构。

  “Google文化学院是非营利的项目,我们的初衷是想要借助技术来改变生活,通过与艺术机构合作,让更多人能够足不出户地领略世界的艺术珍品。” Amit Sood告诉雅昌艺术网。这类技术主要包括“十亿像素”、“小推车”全景拍摄以及嵌入技术等。

  其中,“十亿像素”是Google技术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研发。它能使作品在不断放大的条件下,依然高清还原作品的各项细节。

  据悉,新加入的5家艺术机构上传的1300件作品中,运用“十亿像素”技术的共有7件,比如苏州博物馆的山水《踏雪访友图》。“珍贵的中国古画往往展出在玻璃柜中,观众无法看清它的原貌,‘十亿像素’解决了这个问题。”Amit Sood告诉雅昌艺术网,“若我想看一件由三文鱼皮制造的男士成衣,只要点击放大,皮质的纹理都能清晰可见。”

  另一方面,Google推出的"小推车"能360度拍摄实体展厅。这类可移动拍摄车具有全景镜头,并设有存储设备和电脑,能在大理石、木制地板、砖瓦等质地上进行实景拍摄。此次全新上线的5个机构均拍摄全景内景。通过移动鼠标位置,用户能够在线上“进入”美术馆内部,选择合适的展厅进行观赏。Amit Sood称,这项技术打通了地域的限制,为那些无法亲临展厅现场的艺术爱好者提供“身临其近”的机会。

  与此同时,利用嵌入技术,全景虚拟展厅的页面将同步至合作机构的主页——这无疑方便了中国大陆地区网上用户,即使不登陆Google官网,也能够在机构页面上了解技术革命后的虚拟展厅。“设立文化学院并不是想借此增加Google的点击量,如果用户在线看到喜欢的艺术作品,加大对艺术的兴趣,并回到机构主页浏览更多内容,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Amit Sood说。

  被技术改变的美术馆?

  几家国内机构表示,Google在全球的影响力是他们合作的首要因素——它为馆方打造了一张走出国门的艺术名片。另外,扩充馆藏的曝光机会、保护作品安全、降低运输风险与成本等需求,是最终落成合作的主要契机。

  “由于展厅和展期的限制,美术馆的藏品大多束之高阁,无缘与观众见面。虚拟美术馆能够加大馆藏的曝光机会。”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张坚说道。据他介绍,刘海粟美术馆的500多件馆藏从未面向公众展示,其中包括刘海粟本人的作品,以及他所收藏的宋、元、明、清古画。

  不过,据记者了解到,新上线的5家机构尚未上线未展出过的藏品。

  以龙美术馆为例,加入Google艺术计划后,该馆已上传400多件藏品,主要涵盖了西岸馆开馆展中的展品,以及公众知晓度颇高的《功甫帖》。据悉,鸡缸杯也在之后的上线计划中。

  “龙美术馆的收藏中,有部分是购自海外的中国文物,若进行实体展览,需要通过保税借展的的方式,展期一般维持3个月。若能够进行线上展示,能够让更多的爱好者看到。”龙美术馆相关负责人告诉雅昌艺术网。

  不过,在线上传藏品只是建立“虚拟美术馆”的第一步。Amit Sood表示:“很多人认为虚拟美术馆只是将实体美术馆的场景3D化,藏品数字化,但这远不是我们的雄心。线上美术馆能够做更多的内容铺设。”

  面对“更多内容”的缺口和机遇,众多艺术机构“跃跃欲试”。

  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曾透露,在草间弥生展期,曾有北京的公司提议将展览全线数字化,最终由于日方尚未及时答复就此搁浅。对于主要以办展览和活动的民营美术馆来说,如何在线上展示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是比较实际的发展方向。

  以古代乐器藏品见长的湖北省博物馆则表示,在与Google合作之前,馆方已实现部分作品的数字化,观众能在线上用指尖“弹奏”作品。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第一批上线的作品是郑和下西洋的明代瑰宝和古代乐器,之后会进一步展示长江中游流域楚国等地的漆器和青铜器。”

  据他介绍,与Google合作后,机构可以免费在线上进行藏品上传、虚拟策展等,这样可使更多资金流向丰富藏品上。“Google提供平台,内容还是机构的。”

  实体美术馆是否被虚拟空间取代?

  不过,当艺术机构日益晚上线上的数据建设,丰富用户线上观展的体验,那么Google的技术将为艺术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对此,尤伦斯当代艺术馆副馆长尤洋指出,Google技术首先改变的是观众的观赏习惯。在传统线下展览,作品的摆放和策展人的路径是固定的,策展人具有某种权威性。但在线上,观众有更多个性化的体验,能够根据数据检索自己喜爱的艺术品,那将打破传统策展下的单一指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表示,Google的技术研发将催生出新的行业——虚拟策展人。这类复合型人才将颠覆传统策展方式,具有数据化线上整合、处理、研究、比对等职业素质。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张坚则认为,伴随技术革新,美术馆内部将进行一批人员洗牌。“目前美术馆核心人才趋于大龄化,如何能引进专业型人才将是机构的重点。”他总结了虚拟环境下的潜在问题:“首先,藏品要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它不再是纸质的记录和印花,而是建立专业的数据结构;其次,要保证数据的合法性和数字版权的处理。”

  对此,Amit Sood回应,所有在Google平台上传的作品的数字版权,归馆方处理。

  不过,Google的技术革命是否会使实体美术馆的影响力“倒流”线上?

  Google文化学院项目经理倪若雯(Lauren Nemroff)认为,实体美术馆和虚拟美术馆是“互相成就”的。“我们合作伙伴通过数据检测表示,线上展览的成功并不会影响实体美术馆的人流。相反,用户在线上能够看清更多作品,它们找准了自己的偏好,进一步加大了去实体美术馆参观那一部分作品的意愿。” 倪若雯称。

  王春辰则表示:“虚拟美术馆不会取代实体美术馆。”他认为,虚拟美术馆主要方便了无法前来观赏作品的人群,或者看到那些展厅里无法呈现的孤品和真迹。“虚拟图像无法和真迹比拟,观展的体验不同。”

  技术与艺术好似双生花。究竟是科技革命改变艺术生态,还是艺术发展推动科技新潮?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点肯定的是,科技的确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拉近了时空的距离,得以让作品“近在眼前”;不过,那些最伟大的艺术真迹,还静静地躺在一个个实体展厅,其中部分作品可能永远无法借出国门。若不亲自走访,恐怕只能留下观赏“大师级影像展”的唏嘘。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