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审美、技法、创作

  我的翰墨之缘始于兴趣和爱好。当碑帖中字的形态和神气吸引了我,心追手摹,就开始了书法的实践。十多年来沉浸笔墨,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始终是动力之源。因此,谈到我的书法创作,包括技法的学习使用,都离不开欣赏与感悟这一前提——即审美先行。

  审美的先行,使我书法的学习与创作始终发端于自我,心动辄取,有感而作,点滴的汇集逐渐融汇,没有临习与创作的分野,也没有“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在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抉择。在临摹方面,我总是选择合于性情的字帖,甚至只对字帖中我特别喜欢的几个字反复摹写,用心地体会与揣摩,把握字的结构规律,反复品味它的迷人之处。这种在碑帖中的畅游很像作家余华阅读,他名之为“温暖的旅程”,我深有同感。这样的临习是间断不完整的,显得松散而不规范,但因为喜爱,字帖和字在我心中是活的,临习就有了实际的意义,不是机械和表面化的废纸三千。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印贴于心,日积月累,终能运用自如。在创作上,我注重美感的捕捉、肯定和创作意义的修正、培养。如果最初的兴趣和爱好是潜意识、不自觉的自然反应,那么经过不断地读帖摹写,审美经验的反复识认,混沌的感觉中生长出一种带专业性的艺术直觉。一方面使已有的美感更加敏锐,促进了风格的追求和形成,另一方面拓宽了视野,从技术性上锤炼了眼光。审美本身蕴含着倾向和选择,一些经典之作,如不领会,创作时就不能再现神采。历代碑帖,大千世界的滋养由审美汇入胸怀,审美的倾向实质上主导者创作的风格。我的审美趋向总在“朴、拙、正、大”四字上,主要在汉、魏碑版中徘徊汲取。审美是在学习中成长开拓的。听说过外一些人专门到音乐学院进修,只是为了学会欣赏,是明智与自知之举。过去我对典雅俊美的法帖作品关注很少。后来开始逐渐沉迷历代法帖,临习起王羲之和米芾及明清人墨迹,走上碑帖结合道路。从审美出发,我书法的创作和学习,不觉暗合了“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古训,先书写情怀,回过头来讲究线条、结构,缺什么补什么,在补习过程中深入传统。当自我依托于传统,我才感到坦途在前,书境愈朗。

  我的书法创作一开始就没有本照某一碑某一贴,但不是说不讲究传统的技法。相反,我一直以“齐于古人”自勉,运用中有一些新意,更多的是不同于古人。我用笔以中锋为主,《石门颂》圆厚纵横的线条是我师法典范,长线条写好了,短线条自然能把握。如“全国第八届中青展”我获奖作品中的字长撇和捺,就是《石门颂》中的线条稍微变化而出。这件作品中有许多笔散开的线条,虽然锋散了,仍是中锋用笔。这些线条不同于传统,我认为,一方面展厅中的大字作品不同于古人小手札,笔尖不能象写手札那样写出滋润精妙的变化。另一方面,锋的散、合增加了一些变化,也易于表达质朴率野的意趣。我的字的结构以方正为基础,得益于《好大王碑》、《张迁碑》等。在方正中经营挤、缩、腾、让的空间变化,“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当风”、使留白和线条的伸展同时表达出大、拙的气象。在表达意味的愿望中灵活运用。这无疑是“匠”与“艺”的区别:与技法相隔,为技法而技法是写字,与感情沟通,用技法去表现就是艺术。

  有了审美的先导和技法的准备,创作所面临的就是:笔墨纸砚和心境。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调节的手段越娴熟,笔墨就越听话,对它们的要求也就不堪苛刻。不同的材质写出不同的效果,尝试倒是一种乐趣,所写总归是自己的韵味儿。至于创作的状态,古人亦多有论述,感触最深的是“先散怀抱,若迫于事虽中山毫不能佳也”。“迫于事”在我看来是现代生活创作中的大敌,如何面对,确乎已超出了书法艺术的范畴,是一个人生的问题。古人“以技入道”,求得无限生机,而我,总在还原一个简单的事实——兴趣与爱好。

作者:张国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