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印说林尔

  林尔的篆刻,如“澄莹沁幽”、“步德堂”、“行有恒”等印,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了秦玺汉印及明清流派印风的某些信息,可见他早年学习篆刻过程中扎实的基础训练。然而,林尔篆刻给人的最深印象,是他的“甲骨文印”。近十多年来,他对于甲骨文入印,化了很大的工夫,由最初的两三字印到现今的七八字印,由最初的生涩到现今的日趋成熟,可谓渐入佳境。他的“甲骨文印”,首先是建立在对甲骨文的掌握和运用之上的,他的甲骨文书法为其“甲骨文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甲骨文入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甲骨文通行的时代,玺印尚未“流行”,无法提供现成的印式以供借鉴,这就必须解决好如何将甲骨文“印化”的问题。甲骨文入印更大的难点在于,至今释读出来的甲骨文仅有一千五百多字,除去今天已不常用的字外,可供选择的范围就更少了,用甲骨文组成七八字的印章,或者一副对联,甚至一首诗词,不是件容易的事。甲骨文中没有的字,杜撰肯定是行不通的,常用的方法有二,一是通过文字的通假,这需要具备较深的文字学功底,如对初字的认识,如六书中会意、形声和假借的运用,等等;一是对时代同时、相近的商周金文的借鉴,因为商周金文与甲骨文的结字、结体方法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对于商周金文的借鉴,要解决好如何“契化”即甲骨文化的问题,不能生搬硬凑。在林尔的甲骨文书法和“甲骨文印”中,“契化”和印化的问题处理得都是比较好的。更为难得的是,他对于篆刻艺术孜孜不倦、一如既往地知难行难的追求。

  近代的简琴斋、杨仲子,是甲骨文入印的先行者,比较而言,简琴斋在刀、笔的发挥上淋漓洒脱,更具古意。林尔的甲骨文书法和篆刻,站在前人肩膀和历史制高点之上,通过对传统的消化,通过自己对于艺术和学术的修炼,可谓不让前贤,并始终保持着清雅简洁的格调,引得印坛的关注和好评。今夏,林尔问道于盲拜于门下,我曾对他的篆刻作了较为具体地剖析,他充满求知的欲望,听得仔细,问得仔细,并且能够随即将之付诸实践,在近期的新作中,印证了他的努力和成绩。然而,求索之路,何其漫漫,艺无止境,冀望林尔贤弟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升华!

  印虽小,而存乎道。林尔目前执掌东吴印社至诚戳力,日见起色,我期待他本人的技进于道,更期待印社崛起为当代印坛作出应有的奉献。

作者:韩天衡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